白丽梅
摘 要:文章在阐述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惯例的同时,着重强调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在不断完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基础理论和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加主张管理工作需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准,不断改革创新,注重细节,让员工成为国有固定资产的义务管理员,充分实现国有固定资产使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自我提升 改革创新 切合实际 注重细节 全员参与 效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074-02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固定资产部,成立于2013年,筆者是2014年由财务科调到该部门工作,从该部门的建立和抽调主力人员进入该部门,体现出医院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高度重视,更让我们这一新部门工作人员身感责任重大,通过近一年多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笔者逐步总结出,要做好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相关概念
初入这一行,难免用惯性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总简单地认为固定资产就是那些买回来的东西就是固定资产,对那些东西的管理无非就是统计下数量,知道在哪使用和存放就可以了,在实际工作中我逐步的认识到,固定资产的管理远不止这些,包含了诸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要想真正做好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使自己在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
固定资产是有严格的定义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单位的劳动手段,也是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财会方面又将固定资产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从固定资产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固定资产是需要具备一些特定条件的,主要体现特点是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生成经营类物品和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超过两年的非生产经营物品,这些就是确认固定资产的基本要素,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要点,那么就会给工作带来诸多的麻烦和严重错误,也将给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掌握固定资产的个性与共性
当然,了解并熟知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和要点还远远不够,这才是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接下去还要不断学习和总结实践,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比如有形资产和使用超过一年是固定资产的特征,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是要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和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同时,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些知识需要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运用,并不断的将工作心得进行总结,达到逐步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能力。
固定资产的主要共性是磨损和折旧。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自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设备或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失。按其损耗的发生分为两类。A类有形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中,因磨擦、腐蚀、振动、疲劳等原因造成的设备的损坏和变形。针对A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在设备使用的同时,降低其磨损速度,减少和消除非正常损耗。要合理使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检修。B类有形磨损是设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造成设备实体锈蚀、风化、老化等的损耗。这类损耗与设备的闲置时间有密切关系。针对B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加强管理,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做好闲置设备的养护工作。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是设备或固定资产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贬值。按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同样分为两种。A类无形磨损是由于设备制造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具有原技术结构和经济性能的机器设备,再生产费用降低而引起设备贬值。这类磨损不影响其使用性能,也不影响其技术性能。要防止和减少这类损耗,应注意:一是合理购置设备;二是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设备;三是合理提取折旧。B类无形磨损是由于设备制造部门生产出新的、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贬值。此类磨损使设备的技术性能相对落后,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和减少这类磨损,应注意对设备加强管理,及时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限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持和修理等。
三、熟知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区分
固定资产的确认是一项十分细致和至关重要的工作,当然首先需要符合固有的定义,同时还要符合固定资产的相关条件,也就是与此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极有可能流入企业,同时,此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进行有效地计量。
我们要管理好固定资产,使其能最合理地利用和最有效地运转,合理的分类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将固定资产分为8个大类。
1.建筑结构类(房屋和建筑物)。建筑结构类是指产权属于本企业的所有房屋和建筑物,包括办公室(楼)、会堂、宿舍、食堂、车库、仓库、油库、档案馆、活动室、锅炉房、烟囱、水塔、水井、围墙等及其附属的水、电、煤气、取暖、卫生等设施。附属企业如招待所、宾馆、车队、医院、幼儿园、商超店所等房屋和建筑物,产权是单位的。
2.日常办公类(一般办公用品、设施)。日常办公类是指企业常用的办公与事务方面的设备,如办公桌、椅、凳、橱、架、沙发、取暖和降温设备、会议室设备、家具用具等。一般设备属于通用的,被服装具、饮具炊具、装饰品等也列为一般设备类之内。
3.专用设备。专用设备,是指属于企业所有专门用于某项工作的设备。包括:文体活动设备,录音录像设备、放映摄像设备、打字电传设备、电话电报通信设备、舞台与灯光设备、档案馆的专用设备,以及办公现代化微电脑设备等。凡是有专用于某一项工作的工具器械等,均应列为专用设备。
4.文物和陈列品。文物和陈列品是指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种文物和陈列品。例如,古玩、字画、纪念物品等。有些企业后勤部门内部设有展览室、陈列室,凡有上述物品的也属于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是指专业图书馆、文化馆的图书和单位的业务书籍。企业内部的图书资料室、档案馆所有的各种图书,包括政治、业务、文艺等书籍,均属国家财产。
6.运输设备。运输设备是指后勤部门使用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包括轿车、吉普、摩托车、面包车、客车、轮船、运输汽车、三轮卡车、人力拖车、板车、自行车和小轮车等。
7.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主要是企业后勤部门用于自身维修的机床、动力机、工具等和备用的发电机等,以及计仪器、检测仪器和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有些附属生产性企业的机械、工具设备也应包括在内。
8.其他固定资产。其他固定资产是指以上各类未包括的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划分,也可将以上各类适当划细,增加种类。
四、医疗机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改革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1.作为一家三甲省级医院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者,在了解和熟知固定资产常规分类的情况下,就要根据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框架型分类,并在框架型分类后再进行细分,为了便于工作和管理,笔者将单位的固定资产分为医疗专业类固定资产和非医疗类固定资产两大类,并在这两大类的基础上进行细分,逐步形成了一套适用又实用的医院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这套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初步显现出其简单高效的作用。
2.其实无论医疗专业类固定资产(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类国有固定资产),还是非医疗类固定资产(间接产生经济效益类国有固定资产)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是给单位创造着经济效益,因此管理好这些国有固定资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不得半点马虎。
3.国有固定资产从选购产品我们就应介入其中,根据市场状况和实际需求和现有类似设备充分对比,为采购部门提出合理的选购理由作为参考,杜绝产品选购的滞后和不适用性,从而避免给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已购入处在使用状态的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更是一门科学,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管理也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4.国有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我们不注重或忽视了对设备科学合理的保养与维护,将给单位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一般来讲一个高效运行的单位为,设备日常使用率无疑也将是极高的,特别是那些高负荷运行的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设备,产生故障的几率就会明显提高,这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同样因高故障产生高额维修费用将是难免的,单位的运营成本将明显增加,单位净利润将随之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收入,因此,尽可能的降低或减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故障、损耗是我们管理者的责任和必修课;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要将保养和维护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中,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养维护时间表,能够有创新的保养与维护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这样不仅能提高我们对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这无疑为单位延长了设备的再够周期,也就是为单位节约了大量的设备购置费用,是单位持续良性发展、长期健康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需要我们每一个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取,改革创新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我们要在工作细节上多下功夫,制作一些科学合理使用和保养设备的短语和顺口溜,制成册子发放到使用者手中,并在设备醒目处张贴科学合理使用设备顺口溜,要求具体使用人员掌握和执行,同时出台设备管理使用相关奖惩规定,杜绝不合理及野蛮操作设备等措施,同时我们有责任号召那些具体使用设备的员工们也加入进来,成为一名义务管理员,这样管理和使用就不再脱节 而是让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在全体员工中。
说了这么多关于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个人心得,其实简单说就是,首先要熟知国有固定资产相关概念与国有固定资产的确认、区分和计量。其次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和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管理和使用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管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保持活力,只要不断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单位的大管家。
参考文献:
[1] 苍立巍.莲花水电公司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13
[2] 李晶.論固定资产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10)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