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为己与成己之说

2015-11-25 14:38张慧霞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内圣王守仁修己

张慧霞

摘要:早年的王守仁就对哲学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十二岁时,就有志于“读书学圣贤”。后来随着思想的逐渐成熟,王守仁讲“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以成圣为价值目标走向成己,个人自我由对外的迎合转为内在的自我挺立。儒家的这种内圣之境更多地是一种内在潜能的展开过程,而非一种外在强加,也非形成于逐物进程中。王守仁的成己之说直指成就自我,但是成就自我的过程中,自我个体的存在总是与他人共在,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儒家在个体修己成圣的同时,始终都将他人也纳入到自己的理想规划当中,以积极的入世心态修己为人。圣人的内圣之境不单单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更是一种具有内在性的品格。成己,为己不仅仅是修己,而更多的与身处的社会现实有着关联。

关键词:成己,为己

宋明理学家对于原始儒家道统学统的继承极为看重。无论是朱熹还是王守仁,都有豪言称自己上承于孔孟二圣、继往圣绝学,以此扶正自己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原始儒家也讲为己之学。在孔子那里,为己是自我的完善与实现,直指成就自我。《大学》也讲“壹是以修身为本”。王守仁对儒家的这些传统理论上认同,更进行了引伸。为己,在他这里主要也是指自我的充实与进一步的提高。以成就德性为目的的为己最终指向了成己。以为己之心克己,方能成己。成己在这里不是自我的否定,而是一个造就自我的过程。为己之心,就是在道德上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而非耳目口鼻之欲。

群己之辩 为己到成己具有一定的排外性,群己之辩则是他处理自我与群体关系的大前提。以成就自我为价值目标的成就,并不是要建立一種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为己之学的内在意蕴绝非猎取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而是人的自我完善,肯定了人作为主体的独立精神的确立。王守仁讲的成圣与成己,不是自我封闭的道德沉沦,而是在自我与他人共在的现实状态中不断的成己。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与万物共同存在于整个社会中。基于在这点认识之上,成圣就必然离不开世俗的生活圈,立足于世俗,又超越世俗化,达到圣贤之境。同样,儒家的内圣还隐藏着另一方面的含义,内圣必须要走向外王,独善其身,成就自我之余还要兼善天下。这一点原始儒家就有讲到,孔子讲“修己以安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群体价值,修己要达到安人目的。这种为己的内圣之学,就将为人与为己置于一种矛盾之中。成己以自我的成就为价值理想,在这过程中主体就会趋向于关注个体生存、沉浸于内向的精神追求。成己只有在认识与变革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具体而丰富的内容。群己之辩,对自己及其自己所处身的世界达到清除认知,抑制自身由成就自我转向以自我为中心,肯定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认同社会群体价值。基于此,王守仁还批评了释氏的外人伦、遗事物的处世价值观。以他成己的角度来说,立志成圣,超越沉沦,对盲目崇拜权威与自我思考作了区分。自我也不仅仅是一种人格境界,更是一种具体的生命存在。自身处于现实社会中,面对各种社会责任与义务时,不应当无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更不能否定个体的生命存在。

为己,成己的内在依据 儒家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之一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即只有内圣才能开出外王,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学者在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论证。王守仁继承发展了原始儒家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观点。每个人内在都有成圣的本源,为每一个普通人成圣的可能性给予了说明。这种可能性指向了致良知,即每个人对先天超验的内心良知的不断体认,终会将其导向圣人之境。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是人之所以别与动物的根本,而这种良知是每一个体都具有的。良知的普遍性就使得成圣具有了可能性。将人们成圣的门槛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普通人也在先天层面上获得了成圣的入场券。

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人与人相近的性为个体的为己成己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到孟子那里,又讲人性本善,继而以本善之性作为达到内圣之境的发端。王守仁提出了良知说,致每个人内在的良知,方能成圣。良知自家具足,各有自性,这就为每个人的成己提供了内在的根据。作为普遍存有的良知,需要个体的不断体知和感悟,内心才能达到对其的明觉。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之教将他的致良知学说展开来了讲。对内心先天良知的自觉意识是每一个体成圣的必然之径。知行合一,要求对知的不断体认应落实到行,以行来衡量与判断所知的是否为真知,主张在意识领域就应该将一切不善的念头去除掉,来保证行的正确性。对知与行二者界限的消除,以行为知,内在德性推行于外,以知为行,良知体认于内,拒一切恶念,修己成圣。王守仁对于知行关系的辨析,具有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的同时,重要之处更在于对个体的内在德性的培养和如何成圣的问题上。用行来诠释知强调了德性的外在展现,用知来诠释行,对不善之念的拒绝,强调了对人的内在人格的净化在成圣道路中的重要性。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方能成己。人要有为己之心,但是要杜绝个人中心主义。克己,即对自我的抑制。克己的终极目标讲的也还是成己,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个体存在是不能被蔑视的。成己要以立志为前提,以立志来超越世俗沉沦,继而根据个体材质的不同来进行引导培养,走向成圣。

王守仁的为己成己并非个人主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多元发展,价值观念的多元取向,使得个体私欲不断膨胀,为己成己演变成了个人的利己主义和人的工具主义。科学的实证与实用性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人们的工具理性而使人本意识丧失,个人的生命存在被迫受到了忽视,为己成己的内在德性的培养在追名逐利的世俗生活中不断的被侵蚀,人在物欲横流中丧失了自我或对自我灵魂与精神的关照,处身于这样一种现实中,我们不得不思考儒家为己之学传统文化精神。儒家为己成己的德性主义价值观注重对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内在幸福的关怀,注重对修德成善和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追求。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灵魂和道德的关切, 追求内在价值和自我完善, 才能由內圣之境而开出外王之道。

参考文献:

[1] 沈顺葵译注,传习录/[(明)王阳明著] [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2]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01

[3]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4] 杨国荣著,杨国荣讲王阳明北京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5] 杜维明著,儒家思想新论——— 创造性转换的自我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1

猜你喜欢
内圣王守仁修己
王守仁的“胆小”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浅释
“修己”与“安人”——“中庸”内涵辨正及其伦理原则探析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