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5-11-25 09:16孙加兴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肺脏平喘肺气

孙加兴

(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沭276711)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孙加兴

(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沭276711)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疗法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如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营养支持、扩张气道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3%,明显优于对照组(79.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

0 引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患病率、病死率较高,患者的肺功能衰退会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1].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喘病”、“咳嗽”范畴,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尤与肺脏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探讨中医辨证疗法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的临床疗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9/2014-01我院肺病科收治的10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4(男29,女25)例,年龄49~71(平均57.2± 9.3)岁,病程6~21(平均14.2±3.6)年;对照组54(男28,女26)例,年龄47~72(平均58.4±8.4)岁,病程7~23(平均14.6±4.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中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3]中的相关标准.

1.3 纳入标准 中西医诊断明确者;近期发病,未采用相关治疗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肺脓肿及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患者;肝肾功能障碍者;中药过敏者;未按医嘱完成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实施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持续吸氧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分为实证五大类(风寒壅盛证、痰浊中阻证、痰热内盛证、表寒肺热证、肺气郁闭证)和虚证三大类(肺气亏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不纳证).风寒壅盛证临床表现为喘息咳逆、胸部闷胀、痰色白量多而呈泡沫状,伴或不伴发热,恶寒,无汗而不渴,苔白滑,脉浮紧,临床治疗当宣肺散寒平喘,以麻黄汤和华盖散加减;痰浊中阻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痰质粘稠而色白,咯出不利,喘息而不得卧,苔白腻,脉滑,临床治疗当宣肺祛痰,降逆平喘,射干麻黄汤或二陈汤主之;痰热内盛证表现为喘咳上逆,胸部闷胀,痰多质粘稠而色黄,伴身热,烦躁,喜冷饮而多汗,面赤口干,咽痛,小便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治疗当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表寒肺热证临床表现为喘息,咳嗽,胸痛或胀,呼吸粗重,咳吐不爽,痰质粘稠,伴形寒肢冷,烦闷,身热,或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而边红,脉浮数,治疗当清热解表,宣肺平喘化痰,麻杏石甘汤主之;肺气郁闭证,遇刺激而发,发作时突发呼吸急促,胸闷痛,息粗气闷,且平素多忧虑或抑郁多思,苔薄白,脉弦,治疗当以开郁降气平喘为治疗大法,五磨饮子加减.虚证中肺气亏虚证临床喘息短气,声音低微,咳嗽声弱,痰质稀薄,自汗,畏风,面部潮红或苍白无华,食欲不振,动则劳倦,舌质淡而红苔薄,脉细弱,治疗当益气补肺,滋阴养血为治则,以补肺汤加减;脾肾阳虚证表现为喘促日久,纳呆,浮肿,畏寒肢冷,恶风,小便清长,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细弱,治疗当健脾益肾,扶阳纳气,方以真武汤加减;肾虚不纳证临床表现为喘息,动则加重,呼多吸少,形疲神倦,易汗出,口唇青紫,舌质淡而苔白或黑,脉微细,治疗当补肾纳气,参蛤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中药一剂/d,早晚服用,10 d为一个疗程.

1.6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4]中,显效:无咳嗽或偶有咳嗽,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偶有咳嗽或咳痰,但不影响睡眠,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79.6%,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n=54)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且病因较为复杂,易复发,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5].因而必须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因虽然复杂,但可归为两大类,即外因及内因,且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故而临床治疗当分清虚实邪正,实则治肺,当以祛邪利气为主,分析寒、热、痰、气的不同而分别实施温肺、清肺、祛痰、理气的治法,以祛除外邪,邪气去则病自愈.虚则治其脏,以培补纳摄为治疗大法,或补肺,或补肾,或健脾,或多脏并补,阴虚则滋补,阳虚则温补.

风为百病之长,其邪轻盈而善袭上焦,且可通过毛皮入里,或夹寒、或夹热,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脏则影响肺气运行.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则肺气不宣,致喘咳诸症;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而外寒未去则致外寒内热之证;邪热之气侵袭肺脏,影响肺气运行,且阻滞肺脏津液运行,蒸液成痰,则痰热壅盛,相互搏结,致使肺失清肃,痰热诸症而生;肝为刚藏,主藏血,易受情志影响,若肝气郁结,上逆犯肺,则肺气不降,郁遏胸中.实证治疗当把握致病邪气,对证用药则病愈.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且为娇脏,外感邪气最易侵袭肺脏,导致肺气宣降失职,肺气上逆则为咳嗽,郁遏胸中则满闷不适;脾主运化,为机体后天之气形成的根基所在,若脾脏虚弱或脾阳亏虚,则运化不利,水谷精微不能被吸收利用,后天之气形成乏源,而肺气不能得到后天之气的补充则易导致宣降功能失常,司呼吸功能受阻,肺气不足或郁遏胸中,则喘息、胸闷;肾为先天之根本,主纳气,主藏精,若肾气亏虚则纳气功能失常,导致气机逆乱,上下之气不能交换,致使肺气失其根本,固摄不足,故而喘咳上逆.因而,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虚证当从此三脏辨证,补益得当则喘息自愈.同时,本研究也证实,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1]蔡 达.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4):78.

[2]陈 荣,曹校校.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695-696.

[3]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4]吴建武.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7(26):3496-3497.

[5]巢强华.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213-214.

R259

A

2095-6894(2015)05-101-02

2015-03-15;接受日期:2015-04-02

孙加兴.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常见病.E-mail:2747635362@qq.com

猜你喜欢
肺脏平喘肺气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不张 肺实变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猪屠宰检疫中肺脏病理变化与处理分析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人到中年补肺气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