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丽
摘 要:问题的设计必须以教师广博的知识面、学生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学气氛为基本条件,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迸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有所提高。
关键词:化学课堂 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58-01
设计问题是把头脑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组合,在事物的现状和科学的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并使认识超出现有水平,从而达到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境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成为我们教师思考的主题。
一、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之一,人类历史上,水蒸气冲开壶盖,司空见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把这当回事,可是瓦特就此激发求知欲发明了蒸汽机。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利用生活中较为奇特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讲到《铁和铁的化合物》一节时,可以设计问题“为什么苹果削皮后不久,颜色会变化呢”?如在学习甲烷时,学习一节优质课的设计法,可以以歌曲《天然气》引入,“别轻易挑逗,太靠近我小心你抵挡不住诱惑,无色无味又无害无影踪,偷偷钻进你的脑中,你没准备好就已经中了咒,想躲已不是时候,只要给我一点火苗,照亮全场热力在闪耀,天干物燥小心被我辣到,天然气笼罩……”可将此视频歌曲用于情境创设,甲烷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是否具有可燃性?激发学生探究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化学的主要内容有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的特点是知识点零碎,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好多学生学习化学感觉很烦。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知识结构理清,使学生能够明白所学知识的整体性、从属关系以及相互联系,这样学起来就有条理而且很轻松。比如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笔者采用框图的形式把主要物质联系起来。通过框图,学生能把这些物质很好地识记,同时它们之间的联系及相互转化也能一目了然。
三、设计问题,拓展知识面
课堂教学中,应设计合适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像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讲到甲烷的可燃性时,采用辨证的思维给学生分析“对比煤炭和汽油,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甲烷分子中氢含量高,因此燃烧后CO2排放量低,又没有铅汞等重金属污染,因此现在好多汽车都加装‘油改气装置,同时好多居民使用煤改气,据报道,煤改气后北京各项环境指标均大幅提升。但如果空气中甲烷含量达到5%~15%,点燃就会产生爆炸,许多矿难事故就是瓦斯爆炸的原因”。例如,在学习蒸馏和萃取时,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李继勇提炼玫瑰精油,带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玫瑰精油采用什么原理提炼?(2)生活中沏茶、煲汤运用的是什么原理?(3)“雷雨发庄稼”这句谚语流传已久,它有什么科学依据?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化学是和生活生产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生活走入化学,又可从化学进入生活。
四、设计问题,培养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好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做好学生实验还远远达不到高考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实验过程、验证实验结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问题,培养类比思维
将定势思维形成的经验,有机地抽出一部分重新组合起来,通过类比、求同、求异,使已有的知识巩固,并能迁移发展,触类旁通。
例如,在讲完电解池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以惰性电极分别电解氯化铜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分别写出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以及电解池的总反应方程。学生积极性很高,每组学生选出代表,互相评价,统一答案。教师层层推进,继续提问,如果我们把阳极改为铁棒,那么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池总反应方程又如何来写呢?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很快得出了结果。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该反应能不能自发进行,我们能否将其设计成原电池?学生回忆原电池理论,马上得出结论,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原电池装置。
设计问题有多种形式和做法,以上只是一点粗浅的体会,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总之,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灵活运用,使学生会观察、会分析、勤思考、勤动手、敢质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张淑华,赵娟,于爱华.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