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

2015-11-24 06:01周健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5年11期

周健

摘 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不仅有着深远的文本立意,作者遣词造句也精湛巧妙。教师可以通过置换词语,在细微的差别中辨析;删除词语,在瘦身的意蕴中辨析;调换顺序,在认知的矛盾中辨析;整体联系,在纵向的升级中辨析,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

关键词:辨析体悟 置换词语 删除体悟 调换顺序 整体联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21-02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定位于引导学生悉心品味文本语言,感知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洞察文本表达的密码,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有效发展。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不仅有着深远的文本立意,作者遣词造句也精湛巧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良好范本。如何才能让学生徜徉于文本精妙的语言世界,品味语言的魅力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行悉心辨析,是最佳之道。

一、置换词语,在细微的差别中辨析

中国的汉字表意功能非常丰富,即使意义再相近的词语也有极细微的差别,如果在运用中不能细心甄别考量随心所欲,表达效果会不尽如人意。文本创作过程中,作者非常重视“炼”字,根据表现内容选择最为切近的词语,从而使得文本表达日趋完美。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有推敲文字的优秀品质,王安石改“绿”字,贾岛“推敲”的故事,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以意思相近的词语替换文本原文,给学生提供辨析对象,在辨析对比中感受原文表达的精妙。

例如,在《理想的风筝》中“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此处的“漾”就是神来之笔,生动形象地展现刘老师看到风筝翱翔于蓝天后,发自内心的欣慰和满足,既是源自内心的真诚展露,又不至于陷入忸怩的尴尬,表达的精确和分寸感十足。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尝试用“露、现”等词语进行替换。学生在深度辨析之后,觉得替换的两个汉字过于生硬,无法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的波动。如果使用“绽放”会显得过于矫揉造作。

以替换词语的方式,为学生辨析语言搭建逐层迈进的阶梯。学生对这些替换的词语,在对照探析中,明晰差距,悟得意蕴,从而在两者效益的落差体悟中,深切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精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鉴赏品析。

二、删除词语,在瘦身的意蕴中辨析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此文用语精妙,甚至连一个 ‘的‘了 都不能随意删除。”可见,每一篇文本任何一句话都不是作者随心所欲想当然写出来的,都是作者潜心揣摩、细致打造的成果,其中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都承载着作者的匠心独运,决不能轻易删除。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文本中的关键词语,逆行而上,通过删除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删除之后的语句,会形成语境的丧失、语义的窄化,明显变化的表达意蕴则是被删除语言的表达效益,这就为学生在辨析体悟的过程中感知原文表达效益的丰实广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巴金先生写道“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其中的“终于”一词从表面看似乎并没有深刻的意蕴,如果不能细加探究很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但如果将其删除,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对比中就能发现,其中的韵味顿时消除不少。教师紧紧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辨析,不难发现:删除“终于”就无法再现巴金克服重病,艰难提笔的场景,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怀自然打了折扣。

教材课文中蕴藏着众多的神来之笔,没有高超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语感意识,往往在初读中无法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文本解读中,选准富含价值的语言训练点。

三、调换顺序,在认知的矛盾中辨析

文本根据内容的特质和表达的需求有逻辑认知条理。因此,汉语的表达不仅讲究文通字顺,也注重文理的疏达与畅通。词语的置换和删除,会对原意的表达造成严重的影响,而词语先后顺序的调换会影响表达的效益。这不仅体现出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也对创作过程中言语的合理组织搭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黄河的主人》中这样描写艄公的表现:“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其中“小心、大胆”与后文的搭配契合当时的情境,对于表现艄公的精神品质作用鲜明,可谓相得益彰,堪称精彩。如果将两个词语调换顺序,表达效益立马骤减——“注视水势”时“小心”,可见艄公严谨细心,求真务实,身系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正是一个职业摆渡人应有的职业态度;而“破浪前行”时的“大胆”,凸显了艄公的自信勇敢,展现了艄公艺高人大胆的特点。两个词语交融聚合,将艄公沉着机智、冷静勇敢的特点彰显得淋漓尽致。一旦调换,让艄公在注视水势时“大胆”,显得人物无比毛躁,而在破浪前行时的“小心”则又是畏畏缩缩,不仅不能起到表达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落得个贻笑大方。

如此辨析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依托词语感知了人物的形象,明确了作者遣词造句的高深技艺,让学生在切实体悟中明晰了习作表达必须将最准确的词语放在最适当的位置上,对于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也是一种极好的滋养。

四、整体联系,在纵向的升级中辨析

为了表达的需要,很多文本会反复运用相同的词语,这不是作者词语储存量的逼仄,而是有意营造的一种表达效益。这些反复运用的词语承载着不同的价值意蕴。此时,学生对词语的辨析就不能就一论一,割裂文本内在联系的单独理解只能将词语的感知与体验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教师应该以发展的视角引导学生在彼此联系中进行词语质感的辨析,借助文本的整体意境和故事内在的逻辑力量,从而深入地感知作者词语形成的表达意蕴,体验作者的表达意图。

例如,《一路花香》一文中“美丽”一词前后出现了5次之多。

第一处,鲜花虽然“美丽”,但不能引起破水罐的关注,淹没在破水罐的心灰意冷之中,暗喻其自身价值被遮蔽。

第二处,破水罐感受到花儿之美,但仅是视觉刺激,并没有作用于其内在心灵,破水罐认知自我、明确自身价值尚需要一段过程。

第三处,破水罐意识到鲜花之美源自自身漏掉的水分,甚是欣慰,是破水罐内心明朗的心情写照。

第四处,以“美丽”的鲜花点缀环境,凸显破水罐的价值巨大。

第五处,“美丽”再度出现,是对破水罐价值的高度赞誉,对破水罐存在意义具有点睛作用。

可以说,在整篇文章中相同的“美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不同之处蕴藏着迥异而丰富的价值,其内涵也在不断升级。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随着故事的发展逐个击破,而是在整体感知了故事的基本大意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细节感知“美丽”形成的不同意蕴。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反复运用的词语如果教师置之不理,或者单一品味,其内在彼此辉映、螺旋上升的特点就会消失殆尽。只有以整体的视角关注文本,以发展的动态思维把握文本,这种反复出现的词语才能彰显独有的价值。

总而言之,一篇文本值得品味探究的精彩之处很多,如果事无巨细逐一品味不仅时间有限,也不符合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学生收获甚微。如果蜻蜓点水般认知体验,必定会造成浅尝辄止的教学尴尬。只有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关键处、核心处悉心辨析、比较鉴赏,才能促进其言语生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阮珠美,莫国夫.语言文字训练呼唤“到位”[J].小学语文教学,1998,(11).

[2]唐晓芳.确立语言文字训练点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江苏教育,1999,(3).

[3]陈绍倩.此处练笔正当时[J].江苏教育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