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丽丽
摘 要: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收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长期实践表明,有效提问是引领有效课堂的关键,它同时也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有效提问;有效课堂;金钥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89-1
一、预设问题时要找准关键点,让主干问题直贯语文课堂
这个关键点,对课文而言,要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
教学片段一:《我的叔叔于勒》
师:“课文中的人物是怎样评价于勒的(包括怎样称呼他的)?”
生1: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好心的于勒、小子、那家伙、贼、要饭的。
师:还有吗?
生2:还有“我”对于勒的称呼:先生、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评价或称呼按时间顺序分一分类,然后按照这个分类,看看你是否有所发现?
生3:我发现于勒去美洲前因为糟蹋钱,所以大家对他评价很坏,说他是全家的恐怖、流氓、坏蛋;后来去美洲赚了钱,大家对他评价变了,他变成了全家的希望了,和正直的、有良心的人;后来十年后再遇时,于勒是个穷水手了,他就又成了流氓和贼了。所以,我发现文中的人物尤其是“我的母亲”对他的评价或称呼的变化完全是因为钱。
师:好,本文作者就是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来表现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展现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执教老师就是抓住了“文中人物对于勒的评价和称呼”这个关键点设计问题,重锤猛打,第一个问题是:“课文中的人物是怎样评价于勒的(包括怎样称呼他的)?”通过这一问让学生发现文中人物对于勒的评价或称呼前后有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二、第三个问题是:通过“文中人物对于勒的评价和称呼”的两次分类,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小说的主题和对主要人物形象的认识,一招一式于不经意间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的,真可谓妙哉!
二、呈现问题时要掐准时间点,让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时机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在“愤悱的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最佳“火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握好发问的时机,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促成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教学片段二:《天上的街市》
执教老师在课上先让学生来说一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一环节既起了激趣的作用,又为下面的提问作好了铺垫。在朗读的基础上,老师要求学生思考:①诗中牛郎织女生活得如何?作者为什么要改编这个故事的结局呢?
生:他们生活得很自由、幸福,我从诗句“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推出的这个结论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改编这个故事的结局呢?
(生陷入沉思状态)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PPT显示)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统治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
老师巧妙地抓住矛盾,设置疑点,让学生形成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实在高超。这种时机正是“心求通而未得”的时候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师在这时及时地插入了写作背景。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对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这样,老师在前铺后垫中,适时提出问题,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完成了对诗歌主题的把握和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这种掐点提问,实际上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合适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这一情境下,回答问题,自然是得心应手了。这也正是语文有效课堂的一个体现。
三、回答问题时要抓住错误点,让错误资源促成课堂有效生成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合理的因素,因势利导,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或将错就错,让“错误”暴露无遗,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改正错误;或将“错误”和“正确”加以比较,让学生自行判断,自己得出结论。
教学片段三:《曹刿论战》
一位老师在教学《曹刿论战》时,自然离不开对成语“一鼓作气”的讲解,然而,当默写课文时,却有好多学生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了。怎样才能让学生避免错误的产生呢?于是该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能否用课文中的知识,来帮助同学们“改邪归正”,不把“一鼓作气”写错呢?果然,一会儿时间,纠错办法就有了:“一鼓作气”原指在战场上决胜的关键是士气,古代用击鼓法指挥进军,只有在第一次击鼓时才能振作士气,后面几次效果就弱了。所以,成语“一鼓作气”中的“鼓”是击鼓的意思,“作”是振作。在使用中发生错误,大多是因为不理解成语意思所导致的。这个教学小插曲是无法预设的,但老师正是利用了学生出错而设计的问题,才让课堂教学的“生成”之花不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