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非连续性文本的“语用”教学策略

2015-11-24 20:50王永林
关键词:概括非连续性文本表达

王永林

摘 要:非连续性文本是关联语文与生活的一种常见的实用媒介。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教师可以借助它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根据它的跳跃特点培养学生多样的表达能力,利用信息关联发展语用思维,反向运用培养概括能力。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语用;兴趣;表达;思维;概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49-1

非连续性文本是关联语文与生活的一种常见的实用媒介。除了常见的数据、表格、图表、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等,流行的个人空间、博客、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等都属非连续性文本。它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与以往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阅读方式。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可巧借它的特性,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把理解、分析、解释、推论的过程用言语表达出来,使内部思维外显。这样,在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力的同时还能发展其语用能力。

一、在生活情境中激发语用兴趣

非连续性文本呈现形式往往是图画、文字、符号等相结合,甚至加入声音、动画等元素,直观、简明、生动。把非连续文本作为学习资源引入语文课堂,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教师可以巧借非连续性文本很强的生活化、情境化、实用性的特点,在引导阅读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口语交际、习作等教学的素材。这样,既能检验阅读成效,又可发展言语智慧。例如以最快的速度到超市找到想买的商品;看说明书,开展商品推销会;看药品说明书,模拟病人看病;阅读车船时刻表,开展志愿者行动;欣赏公益广告,举行最佳创意评选……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能够体验各种角色,在交流和互动中获得表达的成就感,就能产生参与听、说、读、写的兴趣。

案例一:每日播报活动——生活快讯

阅读素材:《苏州日报》、《姑苏晚报》。

活动形式:课前三分钟“生活快讯”播报。

报纸资讯丰富,教师可以此为资源,让学生精选一些设计精妙、构图新颖、主题鲜明、图文并茂、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利用口语交际课、课前三分钟,开展“生活快讯”播报活动,模拟记者播报新闻。高年段有一定能力的学生还可以阐述自己的看法。

小学生的说、写训练是需要情景、媒介等诱因的。借助生活中的资源,以非连续性文本为素材,有效补充了课内口语交际、习作等教学资源,避免了照着课本循规蹈矩设计的单调。

二、在信息跳跃中学习多样表达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其中相关联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连缀起来,信息载体多样、零散而无序,具有较强的跳跃性。但正是非连续性文本这样的特性,为学生的多样化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作为学生练习同一素材多样表达的资源,开拓言语思维,丰富言语形式。阅读一份非连续性文本,视角不同,关注点有别,表达所得的切入点、语言组织形式也会富有个性。生活中可供学习的素材触手可及,有意思的广告、图书的封面均可为我所用。

案例二:

推荐《鲁滨逊漂流记》

请你仔细阅读,用三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进行新书推荐。这是一位学生的三种介绍:

A.同学们,你们喜欢笛福的作品吗?我向你们力荐他的《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他在荒岛上生活了24年,他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在沙滩上看见奇怪的脚印》《发现吃人的野人》这些故事一定会深深吸引你。杨红樱阿姨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生存的智慧和力量。

B.同学们,《鲁滨逊漂流记》这个书名你们一定不会陌生吧!没错,它已风靡世界多时。看看目录,《在沙滩上看见奇怪的脚印》《发现吃人的野人》还不足以吊起你的胃口吗?再来看看它的作者——笛福,怎么样,如雷贯耳吧!心动不如行动,快快拿起书本来吧!

C.《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关于冒险、勇敢、生存能力的书籍。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汲取生存的智慧和力量。这本书是著名作家笛福的力作。封面上的这张照片就是鲁滨逊,看他那深邃的目光,坚毅的脸庞,你一定想了解他。

书籍的名称、作者、主题、内容、影响力等信息,以及透过封面的猜测,都为学生所用。他们还能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介绍,清楚明了。教师可通指导学生分析、筛选、提炼、整合文本信息,在不同类型的表达中培养学生言语思维的创新、言语形式的多样。

三、在信息关联中发展语用思维

“关联性”指的是非连续性文本中,信息表面上看是零散、无序的,但实际上有着很强的内在关联性,逻辑和组织都很严密。信息之间的关系或并列、因果、承接、递进,或相互解释、互为补充。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重点在于从图文组合材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读者能看出信息之间的关联,并进行分析、解释、说明,最终得出结论。因此,将非连续性文本引入课堂,能让学生在整合信息的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分析、推论等过程,是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的极好素材。

四、活用非连续性文本培养概括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不知不觉地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展示文章内容、表达思路、文章主题等,如提纲、板书、版画、思维导图、表格等。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提取和整理信息,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利用图形、线条、符号等将文本内容可视化、直观化、图形化,以提高学生梳理文脉、探究内容、概括要点、把握文意、聚焦文旨的能力。运用结构图学习,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自主读文、理清表达顺序、弄懂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

生活需要决定了非连续性文本存在的价值和教学价值,而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又决定了它的语用价值,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言语表达等能力。

猜你喜欢
概括非连续性文本表达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整体观察的习惯
油画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情感表达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