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华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材则是他们共同的剧本。课堂提问是课堂讲授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获得学生对所授知识掌握程度这种反馈信息的重要形式。提问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教师对千差万别、瞬息万变的学生思维的动态驾驭。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41-1
一、合理地设置课堂提问情境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必须要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创造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具有深刻性,另外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共同思考,尽量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有所收获。
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应当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应当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并达到会学的境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给学生以自由。例如,在学了等差数列之后,再学习等比数列,许多同学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此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等比数列中公比是否可以为0?是否可以为l?(2)若等比数列的公比大于1,是否该数列一定递增?公比小于1,是否一定递减?(3)结合定义,判断由等比数列各项的相反数、倒数、平方数分别组成的数列,是否仍为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所对应的各点是否均匀分布在指数函数的图像上?这几个问题,看上去并不难回答,每个同学都有想尝试的愿望,给他们提供了机会。通过强化联系,比较不同之处,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既强化了学生的参与,又做到了及时地反馈和矫正。
三、提高提问教学的目的性
课堂提问要体现出四个基本作用:促进学习、评价学生、检查效果、调控教学。简言之,课堂提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提问,是要达到复习新旧知识的联系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又或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迁移与发展过程。而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追求一种表面的繁荣,也可以说,课堂提问要有准确的针对性,应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个大前提出发,落实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
四、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提问的启发性是提问艺术的精华。从信息论角度看,启发性提问能创造信息差,易于调动学生接受信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又来自于提问形式的创造性,问题应力求富有创意,即使对同一问题,也有多种提问方式。许多教师“于不疑处生疑”,“问人之未问”便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例如立体几何中涉及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等一类题目时,对球心位置如何确定、点面距离如何计算、画出截面圆等问题,完全可以提出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内切圆的相关性质问题,这样便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相应问题。事实上,类比推理的思想对所有学科都有重要意义。
五、教师的提问要通俗易懂
应当指出,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尤其是文学基础的限制,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含义的理解往往达不到期望值。此时,学生对“问题是什么意思”都弄不清,更别说如何回答问题了,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通俗易懂,数学课之所以让部分学生发怵,很重要的原因是数学语言的枯燥与抽象,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必须“翻译”,先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描述定理、公理、推论,达到一定阶段,再将其提炼成标准的数学语言,提问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便于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六、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虽然课堂提问总是由一个或几个学生来直接回答,但提问的目的却是希望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这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使问题处于大多数同学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使问题的答案成为跳起来可以摘到的苹果,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提问固然不能过浅、过易,如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但也不能过深、过难,使回答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甚至只能由教师自问自答,成为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应让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入手,都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
七、按一定层次提出问题
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因而必须根据教学要求与学生认知水平,按一定层次提出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养成深入探究问题本质的好习惯。对同一数学问题的提问应尽量从不同角度进行,这就好比电影艺术中拍摄时,除了一台机器从一个方向拍摄的传统方法,也可以采取多台机器,从不同方向甚至从空中拍摄的手段,实际上,后者的效果更具立体感,更有震撼力。数学提问也是如此,同样一个问题,除了代数法,用几何法是否可以处理?另外是否还有办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如果经常这样提问,便可以使学生窥见知识的全貌。
八、对学生回答问题作积极性评价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从积极一面对学生作出评价,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问后应对回答的学生及时评价,对于回答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仅有的一点)应大力鼓励和表扬,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首先肯定其积极思考,再帮助其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评价中不应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不应将其与学生“是否聪明”、“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