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顺卿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依赖于人力资本成长的内在联系日益加深,区域人力资本变动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模式以及竞争力状况的影响日益显著。同时,人力资本又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稀缺和最具流动性的资源,其成长和优化依赖于多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支持,有其特定的发展条件和路径。因此,优化人力资本的成长和配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课题之一。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是通过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所成。因于此,人力资本的测度问题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目前常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教育投入(成本)法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存量)法。
舒尔茨、卢卡斯等的人力资本理论表明,人力资本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也表明,经济增长已被赋予新的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主旋律,而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高质量人力资源的数量和比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后来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都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1960年,西奥多·W·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协会年会上作《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并且,“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
第一,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并且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的作用。现代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必须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成分,以此来代替原有的生产要素。
第二,经济结构改善需要人力资本的合理积累。经济发展既表现为经济的增长,也表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结构是否优化,不只取决于自然资源的禀赋,更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结构是否优化。在静态上表现为人力资源结构能否与经济结构保持协调一致和相对平衡;在动态上表现为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能否与经济发展所需经济结构相适应。
第三,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收入的增长和个人收入差别缩小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教育能够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状态。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还可以使物力资本投资和财产收入趋于下降,使人们的收入趋于平等化。
第四,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方式与路径: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产业和就业吸引等。在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投资是关键。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包括学校教育费用、在职人员培训费用、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等。这些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在很长的时期内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根据人力资本评价的基本理论,目前杭州市将人才资源数作为测定人力资本收益产出的基本指标,将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作为辅助参考指标;同时将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占比情况作为人力资本投入参考指标,对杭州市人力资本发展现状、投入情况及未来发展进行评价与分析。
近年来,杭州十大产业①杭州十大产业指的是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这十大产业。发展迅猛,2012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杭州实现十大产业增加值3511.85 亿元,增长13.6%,高于全市GDP 增幅4.6 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45.0%,较上年提高2.07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67%。同时十大产业对两区五县(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于主城区,2012年前三季度,主城区中十大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前三位的是拱墅区(14.8%))、高新区(13.8%))、西湖区(12.2%))。两区五县(市)区(14.8%))、高新区(13.8%))、西湖区(12.2%))。两区五县(市)十大产业增加值全部保持两位数增长,前三位分别是余杭区(18.5%)、临安市(15.7%)、萧山区(14.0%)。两区五县(市)平均增幅达14.9%,高于主城区3.9 个百分点。
十大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人力资本在数量和结构上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根据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杭州市推进十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联合开展的杭州市十大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并编制的《2013—2014年度杭州市十大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杭州市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呈现出很大的缺口。
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两年杭州十大产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积极的+69%,表示杭州十大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招聘需求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企业预计在2013—2014年度增加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其中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软件、金融服务等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净雇佣指数达到了80%以上,显示出十大产业对高层次人才极大的需求态势。[1]
具体到各类人才的需求缺口情况看,调查结果亦反映出杭州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的状况。
第一,企业高层次人才招聘需求持续增长。在参与调查的样本企业中,预计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的企业有765 家,占总样本的比例为75%,预计高层次人才数量不变的企业有198 家,占总样本的比例为19%,预计高层次人才数量减少的企业有63 家,占总样本的比例为6%。
第二,从不同岗位类别的人才需求情况看,样本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技术研发类人才,占了34%,之后依次是市场销售类(22%)、生产运营类和高技能类人才(11%和7.5%),而综合管理类和信息化管理类、投资管理类人才需求相对较少,均为7%至3%左右。
第三,列入需求目录的岗位中,样本企业中高层岗位需求较大,占比达到了58.4%。如表1。
表1 中高层岗位的需求比例
比较分析本次调研与2012年调研结果,近两年,十大产业的企业对市场销售类岗位的人才需求比例从17.69%上升到了21.23%,增加的市场营销岗位、高技能类岗位的需求由7.73%上升到了13.23%,这些岗位的激增,显示出了信息软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优势产业由“点”到“面”发展的强劲势头。而对综合性高管类岗位的需求由2012年的10.78%下降到了7.43%,财务管理类岗位的需求由8.20%下降到了4.32%。
(1)人力资本总量发展指标
第一,基本评价指标——人才资源总量变化情况,见表2。从2007年开始建立人才资源监测以来,杭州人才资源的增长呈现良好态势。2012年全社会人才资源总数为170.5 万人,与2007年相比年均增长7.8%,高于全市常住人口年均2.38% 增幅5.42 个百分点;占全市常住人口数比重19.4%,比2007年的14.52%提高5 个百分点。
表2 2007—2012年杭州市人才资源情况表
第二,辅助基本评价指标——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变化情况。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杭州“六普”,每十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为18881人,比2000年“五普”的7206 人年均增长10.1%,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增幅。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8.9%,比2000年的7.2%提高了11.7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17 个百分点。从单位从业人员学历水平看,2012年杭州市每十万含规上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为32139 人,比2007年有该项统计以来的27832 人年均增长2.91%。占含规上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比重为32.1%,比2007年的27.8%提高了4.3 个百分点。
第三,辅助基本评价指标——平均受教育年限变化情况。2010年“六普”杭州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9年,比2000年“五普”的8.18年提高了1.61年,年均增长1.8%,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6年,比2000年的9.09年提高了1.57年,年均增长1.6%,但两者均低于全市常住人口年均2.38%的增幅。
(2)人力资本结构、素质指标
至2012年,杭州市每10 万人口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1.89 万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1.32%、45.33%、43.35%;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7.32 万元/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
第一,人力资源素质结构。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2年,杭州市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从49.56 万人增长到170.5 万人,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12 位;每10 万人口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从7206 人增长到1.89 万人,位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17 位。同时,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天津等重点城市相比,杭州的人力资源规模相对较小、受教育水平不占优势,尤其是中高端人力资源仍供应不足。
第二,人力资源产业结构。从2000年到2011年,杭州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从28.78%下降到11.32%,而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从35.16%和36.05%提高到45.33%和43.35%,从业人员呈现持续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但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天津等重点城市相比,杭州人力资源第三产业的分布上相对弱化,第二、三产业人均GDP 较低,人力资源效率较低。
第三,人力资源区域结构。近年来,杭州市五县(市)人力资源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各类人才的数量都有所增加。目前,五县(市)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市81.5%,户籍人口占全市37.2%;但生产总值只占全市20%,人才总量只占19.9%,人才密度仅为全市的63%。五县(市)人才总量偏少、层次偏低、队伍老化是人力资源建设的短板,这成为了制约五县(市)持续发展的瓶颈。
(3)人力资本投入指标
近年来,杭州的公共教育支出总量有了显著提高。2012年杭州市公共教育经费支出为146.98 亿元,占GDP 比例为1.88%,比2007年的1.53%提高了0.35 个百分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基本维持在17%左右。如表3。
表3 2007—2012年杭州市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
杭州近几年来人力资本发展较快增长,一般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增长率都基本保持了二位数的增长,增速较大地高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人力资本投入方面,主要如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的投入支出占GDP 和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都连年保持了稳步的增长。
根据2006年中国人事科学院“五普”后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中所做的关于中国47 个城市人力资本综合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杭州在人力资源数量指数、人力资源质量指数、人力资源配置指数、高级人才获得便利性等方面,排名都在前四位,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专业人员指数、人力资源投资指数、人力资源潜力指数等方面则只居中游水平。[2]
总体上看,杭州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目前处于较为优良的状态,在人力资源规模、人才总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以及近十年人力资本增长率等方面,杭州都具有相对的优势,人才的增速明显高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人力资源竞争力位于副省级城市第四位。但在人力资本的一些发展领域和高层次发展方面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国际高水平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匮乏;科技研发人才总量不足,尤其缺少领军人才;技能型人才总量不足,专业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高新技术、金融、财务、法律、电商等综合性、市场化的管理人才存在较大需求缺口;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不强,制约人力资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消除;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引进人才、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支出远未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流动和集聚体系尚未形成。
首先,杭州的人才队伍分布不均衡,尤其缺乏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研发人才和国际化的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虽然杭州的人才规模在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三(“六普”数据),但人才的质量与重点城市却有非常大的差距。以北京来看,杭州的人才规模约为北京的45%,(2011年北京人才总量大约是纽约和伦敦的3 倍、东京的1.5 倍),但从人才质量来看,北京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科学技术领域)活动力数量为204 人/年,而杭州则为82 人/年(2012年,纽约、伦敦、东京分别为664 人/年、410人/年和795 人/年);北京25 岁以上劳动力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为10年,杭州为9.12年(纽约则为16年)。另外,杭州在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两院院士人才等方面都较大幅度地落后于成都、武汉、南京、广州、苏州等地。据杭州市人才服务局2013年的调查,杭州技术研发类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某些新兴行业的人才更加短缺,每个产业都是技术研发类人才的需求位于前列,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软件等产业的技术研发类人才需求甚至占到该产业总需求的一半以上。
其次,杭州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型人才总量与结构缺口较大。在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生产与营销管理、金融、财务、法律等综合性、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方面供给不足。
根据《2013—2014年度杭州市十大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的数据,杭州市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呈现出很大的缺口,未来两年杭州十大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就各个产业来说,75%的企业在2013—2014年度对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软件、金融服务等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净雇佣指数达到了80%以上,显示出了十大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极强的需求态势。又如杭州滨江区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急需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推动产业升级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发展梯队,人才缺口很大。
第三,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相对不足,引进人才、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支出远未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在人才投入产出方面,与国内重点城市及国际城市比较,差距非常之大。
在公共教育投入方面,2011年杭州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为1.9%,高于苏州(1.41%)、广州(1.41%)、成都(1.70%)、深圳(1.71%)、武汉(1.26%)、大连(1.57%)、长春(1.8%);低于宁波(1.94%)、西安(1.93%)等;但是这一数据却大幅度低于北京(3%),纽约的财政投入占GDP 比重为6.1%,伦敦5.6%,东京3.54% (均为2009年数据)。2003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7%,以色列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为7.31%,美国5.86%,加拿大5.24%;发展中国家巴西4.15%,韩国4.62%,印度3.26%。
在公共卫生投入方面,杭州的财政投入占GDP比重为0.73%,低于宁波(0.78%)、西安(0.87%)、武汉(0.84%)、长春(0.85%),高于大连、广州、深圳、苏州、成都等同级城市;大大低于北京的1.4%,纽约的15.4%,伦敦的7.7%,东京的6.7%。另外,在人文环境方面,杭州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与国内重点城市和很多副省级城市比较,居于极度劣势,目前仅有一所国内一流的大学以及为数不多的普通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杭州人才的招聘、引进方式、渠道单一,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流动和集聚体系尚未形成。
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是其规模聚集和高效率配置的前提条件。杭州在人才交流和配置方面目前仍主要依靠行政组织和网络搭桥,缺少市场化、社会化、乃至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和高层次人才供需交流的平台,难以满足企业的引才需求,难以准确地评价人才,难以形成一个适时的、常态化的、开放性的人才市场。如企业反映人才渠道的问题仍然位居几大难题之首。大多企业反映他们在招聘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中缺少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和信息平台、缺少与高层次人才接触的机会,大多只能通过熟人介绍或猎头推荐等方法进行寻访,企业招聘成本较高。
(1)传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职(事)业环境制约了人力资本集聚、增长和高端发展。
杭州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虽然已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新兴产业正迅速成长,但杭州经济的主体结构并未根本变化,各类传统产业的经济规模仍占杭州经济总量大部分比重,传统中小企业仍是杭州经济的主要微观主体,产业优化升级、企业经营转型的进程相对缓慢。这较大地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增长和中高端人才的配置运用,影响了区域人力资本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市场的规模发展。
(2)公共教育、专业职业培训和医疗卫生投入不足;人才产业发育不良,人才市场发展滞缓,制约人力资本积累。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5)测算了我国过去25年的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人才与普通人力资源相比、人才投入与物质资本投入相比,前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较高于后者。
我国在人力资本要素的建设投入和改革发展问题上长期迟滞,杭州也未能例外。教育、医疗等投入水平长期极大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开放型、社会化、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体系、人才产业和人才市场的培育发展长期受制于诸多体制机制的困扰,在人力资本积累的三个支柱——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与建设方面迄今是滞后的。这些方面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投入不足情况严重。杭州在人才产业、人才市场的改革发展滞缓,长期实行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的、非市场化、非常态化的招才引才模式,也使杭州难以持续地、成规模地、国际化地获得人力资本投入与转移中的“后发利益”。
(3)社会生活环境不完善阻碍中高级人才吸引与集聚。
杭州生态优美、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具有很多就业、生活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引才、留才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生活环境缺口,如住房问题、子女入学问题、交通不便及拥堵问题等等。其中高房价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人才的引进和发展。
另一方面,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较低,“进入性”差,城市功能缺陷是大问题。与香港、新加坡、上海比较差距巨大,香港、新加坡、上海的常住外国人各有52.55 万、75.6 万、14.32 万人,杭州仅有0.78万人。杭州常住外籍人口不到常住人口的0.1%,与国际化大都市10%左右的平均水平差距巨大。目前制约国际人才落户杭州的主要瓶颈是交通、教育、医疗及居住等相关生活配套。因此,建设和完善城市的国际化配套设施,提高国际性人才的“进入性”,是杭州促进中高端人力资本增量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基本思路:首先,要更大地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和调节作用,逐步消除体制障碍,大力培育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专业化社会培训服务组织,放开放活人才产业和人才市场,充分激发各个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其次,实施“高端引领,基础强化,创新创业,产人互动”的人才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招商引资和引才引智引项目相结合,以产业创新升级加快集聚高层次、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以创业引导推动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和人才就业,不断提升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集聚规模和配置效率。第三,坚持环境优先,以一流环境集聚一流人力资源。要以权益保障为中心,机制转变为重点,建设完善规范、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和人才公共政策。第四,进一步加大政府教育投入,进一步释放社会和民间的发展潜力和活力,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化、企业化和国际化。[3]
实现杭州人力资本的规模和结构、数量和质量快速成长的主要路径:(1)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财政和全社会的教育、培训投入,强化公共基础教育和缺口人才培训,加快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增速。(2)产业、就业、创新和社会生活环境吸引,完善和强化工作、事业和生活引才。(3)拓展引才渠道,创新招智方式,运用特殊政策,支持对特殊人才和高精尖人才的商业化流动。(4)加强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完善与发展投入,不断增强人力资本的素质能力水平和运用效率。(5)扩大城市对外开放,建设和完善城市社区化、国际化配套设施,提高国际人才的“进入性”,拓展国内国际人才资源。
第一,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及医疗保健的投资力度,争取到2020年杭州市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达到4%,公共卫生支出占比达到2%,接近或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到2020年,杭州对人才供求的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政府应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公共教育投入,升级杭州的公共教育: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体制,快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非正规高中阶段教育;根据杭州重点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扩大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以快速提高杭州人力资源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水平,加快弥补稀缺专业人才的供求缺口。
第二,深化改革开放,更大地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本作用,促进社会人力资本投资总规模的快速增长,创造杭州经济发展的人才“红利”。
对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国际资本逐步开放教育和培训,鼓励社会办学、企业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及股份合作办学,鼓励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同时根据人力资本的社会、市场需求,对基础教育、专科教育、技能培训、科技培训等,在制定准入标准,完善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对教育培训机构“放开一批,新建一批,升级一批”;制定激励政策,鼓励规范管理,鼓励品牌建设,努力形成多层次、社会化、产业化的教育培训体系。
第三,进一步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提高人才政策的激励力度,尊重人才权益,强化事业、就业、生活等各方面在引才、聚才,缓解甚或消除人才流动上的后顾之忧。
政府和企业需着力改善人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政府要进一步支持、鼓励十大产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加快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产业以夯实引才、聚才、留才的基础;要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现有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中高端人力资本流动的激励力度,在户籍、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实行更加切合实际的制度和政策;提高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补贴水平,提升人才的福利待遇满意度;对十大产业贡献突出人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申购人才限价房、专项经济适用房时适当放宽申请条件。
第四,强化杭州国际社区建设力度和外籍人士居留制度的创新,快速提升杭州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国际性人才的“进入性”,创造国际化高端人才规模流动和聚集的条件。
杭州要建立系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制定有竞争力的海外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薪酬、税收、社保、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同时,杭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人才投入制度和人才投入回报机制;重点引进、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与办学团队,建立国际化教育体系;加大医疗市场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服务机构、医学专家,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机构,逐步打通国际医保和社保,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议在之江新城、之江旅游度假区等自然环境相对优越的区域建立教育、医疗等资源相对完善的国际化社区,让外籍人士和留学回国创业人员真正在杭州安居乐业。
第五,根据杭州十大产业发展战略,对重点产业实施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教育培训政策的定向激励和综合配套运用,尽快解决比较突出的高层次、研发型人才的“短板”问题。
针对杭州高精尖、技术研发类人才短缺,专业人才与产业不尽匹配的突出问题,应当加大招才引智的政策力度,大力引进创新性高端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加大政府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激励,加快实施十大产业人力资本集聚工程,在全球范围内抢抓引领十大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及其配套团队,重点招揽国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领军人才和团队。另一方面,企业是高层次人才创业发展的主战场。要注重支持企业积极发挥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科技研发、创新等事业平台吸引吸纳高层次专业人才;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市校企合作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鼓励和引导产业园区、大型企业开展定制化培养、专业定向吸纳等人力资源培养措施,尽快构建与十大产业匹配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第六,拓展和创新人才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建立创新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绿色通道机制;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成果,加快建设国际人才交流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国际人才交流信息平台。
首先,积极鼓励国内外各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到杭州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合作、技术入股和投资兴办实业,以更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资源。对我国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则可开辟绿色通道,采用直接考核、特事特办的方式,经审核同意后办理进入手续。其次,依托国家“金智工程”,加快建设杭州的国际人才交流信息网络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系统,加快建立全国和杭州的国内外人才信息系统网络、人才资源总库、外国专家库和引进国外人才成果库;同步建设国际人才网上市场。发挥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等民间组织“第三部门”的作用,拓宽民间引进国外人才渠道,多方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再次,借助人才流动的商业化机构和机制,实施猎头战略。可运用政府行政、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人事等各种有利资源和手段,跨区域、甚至跨国招引、吸纳、聚集杭州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发展紧缺的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
总之,要根据社会、产业、企业的发展需要,运用财税、金融、科技、人才、住房、社保等多种政策工具,开拓多种“招引”渠道和方式,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研究发展所需要的开拓型、创新型、管理型、融资理财型等的领军人才、专家团队提供快捷便利的对接和方式多样的专项支持,从而推动杭州重要发展领域的高端人力资本和研发突破力量的快速形成。
[1]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杭州市推进十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2014年度杭州市十大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Z].2013.
[2]潘辰光.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王金营,贾少萌.中国区域人力资本集聚路径和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