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赵蕤

2015-11-22 07:16岳定海
剑南文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岩洞隐士嵇康

■岳定海

今人提到隐士,多不以为然。“隐士做啥子的喔?没吃了没穿了?躲在那些山旮沓头做啥子嘛?”好象隐士多没出息一样。

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用二十年光阴在中国阴暗的山林寻找隐士,在道教源头靑城山在修道场所终南山,均留下比尔的辛勤足迹。他壮硕的身材,一把花白络腮胡,加上一本用心血凝成的《空谷幽兰》,立马在中国掀起了寻找隐逸之士的风尚。以至于靑城山狭窄岩边有人探头探脑,终南山寒冷的茅屋门前俗人痴痴张望。比尔笑了,一个闲适的下午,这位慈祥的花甲老人在成都望江楼茶园愜意地喝着盖碗茶,微笑地讲:“修行人一定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面对自已,想淸楚自已真正的生命追求。隐,是独处一些时间,在心里面找到一个地方,真正地安放自已。”

比尔的话引起共鸣,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似懂非懂。

在古老中国,“隐”这个字,似天上彩虹,拖得很长很远,壮丽而缥缈,清晰又模糊。

我们追寻历史的山林,总会闪现出几个若隐若现的神秘面庞。

晋代陶渊明扛把锄头踏月而来;陶渊明在官场混得不自在,他性格刚强,眼晴容不下一粒沙子,对黑暗社会深恶痛绝。老婆叹气,几个娃娃饿得有气无力;一天陶渊明怒气冲冲回到家,老婆指望他提几斤米回屋煮饭,以解少儿之饥。谁知陶渊明憋出一句话:“这鸟官不当了,走,回乡下去种田。”

老婆嚎啕大哭,哭累了饿着肚皮牵上娃娃回老家。

这一走,陶渊明磕磕绊绊地回到九江乡下,他走得坦荡,走得快活。

中国有幸,名作《桃花源记》横空出世;这一狭小的世外桃源入口,迷醉了多少好奇心重的士大夫与小市民。

陶渊明隐出了人生的骨气,也隐出了对世俗社会生命的拷问。

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名声太响亮,以至于后来的我被这群竹林边走动的人晃花了眼。

阮籍爱酗酒,喝醉了就驾辆马车边吼边哭,一直到穷途末路才返回。向秀打铁是把好手,这人懂得起嵇康在想啥,不多说,锻铁的点子恰到好处。丑陋的刘伶心地善良,他背个酒葫芦边暍边喊“天呐,地吶”,惹得林子上黄雀“叽叽喳喳”地回应不歇。山涛那阵子不错,他象大哥呵护着这群任性的兄弟。王戎与阮咸常静默,或突然长啸,或翻着跟斗,或伏下身子与蚂蚁对话.....整片广阔的竹林,飞扬着追逐自由的心灵。该讲嵇康了,他是个美男子,与潘安相比毫不逊色;这美男子有1.89米高,形容他如岩松挺立:也就是讲,嵇康不仅漂亮,而且气节高雅。

嵇康两件事最为后世看重:山涛想推荐嵇康出世入官,这件大好事被嵇康骂得个狗血淋头,愤愤不平后还疾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以示一刀两断!为啥?你山涛侮辱我嵇康啊,我在民间打铁打得上好,你荐我当狗屁鸟官,这叫羞杀士大夫,是可忍孰不可忍!还有一件,嵇康押赴刑场被行刑时,想的是如何能奏一曲天籁之音《广陵散》,获准许后,神曲余音袅袅,日头血红,嵇康随即被斩,其精神已遨游九天之上。

所以讲,中国的隐士水很深,且又最明亮;在粼粼波涛之间,跳跃着美得让人窒息的魂灵。

扯远了,该我们绵阳境内自古以来第一隐士赵蕤出场了。赵蕤是盐亭两河镇白虎村赵家坝人,也就是今天盐亭大力建设“西部花都”的所在地。赵蕤于唐高宗永隆(公元680年)出生,在赵家坝上搓泥巴玩耍。赵蕤的祖上也荣耀过,他的祖先是西汉宣帝时蜀中有名的易学家赵宾;跌宕二十余代,赵蕤其父经商是把好手,已在赵家坝上升为殷实大户,并在嫘祖故里东关(今金鸡镇),永泰等地广置田产。

赵蕤饱读史书,然几次科考不第;便放下入仕之心,想写一部教化皇帝与官吏的著作服务社会。

他与娇妻辗转来到梓州(今三台)长坪山找了个荒草掩盖的岩洞住下,这一住便是四年多,至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赵蕤用半生心血写就的《反经》亦称《长短经》问世了;当天夜晚,赵蕤望着汗水与泪痕融合的九大卷书稿,轻声哭泣;夫人也不多讲,她提来一壶温酒,拌了一盘自家洞前种的嫩胡豆,请夫君下酒。赵蕤一口喝干烈酒,抱住夫人喃喃自语:“苦了你了。”夫人亦是垂泪。

是的,赵蕤夫妇蹲的是岩洞,这岩洞在远古时期为猿人栖息,近人所住大多在院落茅屋;而赵蕤在岩洞里写就的是与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齐名的《反经》;此书备受后世如淸代朝乾隆皇帝赞赏,并题诗一首溢美《反经》。

我曾去踏访过“赵岩洞”,它位于三台城郊长坪山安昌岩。我去的那一天,已近朔冬,沿途霜雪连绵,草茎枯萎;站于局促之赵岩洞前打量:寒冷、潮湿、生硬、浑浊,我不禁潸然泪下——我的先哲啊,我们的思想家,你如何在这眼粗糙的洞子里,写出不朽的《反经》?

赵蕤是个奇人,他的奇表现在远离世俗,专心著述;更体现在他的生活情操上。

他驯养了上千种鸟儿,鸽子的飞行、鹦鹉的饶舌、鸳鸯的忠贞一一在洞前草上树下展现;赵蕤写作累了,看夫人搂柴做饭,观西山夕阳隐没;赵蕤快乐了;他吹个响亮的口哨,那些聪明的鸟儿齐扑扑飞落他的肩头手上,上下翻飞,翩翩起舞,把来客都看呆了。

没错,这个客人便是慕名寻访山林高士的匡山人李白。

李白找赵蕤找得辛苦,他从江油匡山出发,奔陆路、赶水船,一路风尘仆仆,就为的是早日拜师赵蕤。听到客人喝釆,赵蕤放下心爱的鸟儿,与来宾互致问候。

此时李白刚满18岁,骨子生性高傲,赵蕤建议用亦师亦友关系相处,李白欣然同意。

一年多的光阴,李白向赵蕤学习剑术,帮助赵蕤整理装订《反经》,并请先生彻夜讲解《反经》的帝王权术、哲学思想。这李白的天赋很高,在赵蕤熏陶下,他增长了安邦治国的知识,一种“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人生抱负在李白心中涌动。

在安昌岩处久了,这赵蕤与李白成了忘年之交;以至于二十年后,李白遭长安朝廷排挤游历安徽一带时,还含泪写下思念赵蕤的诗文,托路遇的进士王文灿带给远方的赵蕤先生呢。

在小山丘隐居两位大师级的人物,不免惊动了地方官吏;梓州刺史和广汉郡太守先后临洞拜访,对二位隐逸之士表达仰慕之意,并索要《反经》几册订正稿献于朝廷。

赵蕤深知李白非“池中之物”,不可能同自已终生隐入山野;便力劝他不走科举路,在荐举或制举上找门路,在自已的人生道路上大鹏飞举。这一席彻夜长谈,两人酒喝很多,土碗中没剩几滴,洞前釆下的菜蔬也被赵夫人细心烹制,两人吃下不少;到曙光初现,两人沉沉大醉。

李白在一个昏暗的上午与恩师泣别,他接受了赵蕤亲送的《反经》,赵蕤送至山口,挥袖作别。

李白走后不久,益州大都督长史苏颋上任途中巧遇仗剑出游的李白,对李白考察后便有推荐起用之心;同时苏颋早已耳闻隐士赵蕤的高风亮节,他感叹:“白与赵蕤为蜀中二杰。”上任不久,苏颋向唐明皇写了《荐西蜀人才疏》,称赞“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对蜀中人杰大为赏识。

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唐明皇收到苏颋的奏表后,又将献于皇帝的《反经》细细阅读深思一番,认为是“一部奇书”,随即下诏召赵蕤入京供职。

皇帝下诏可了不得,梓州刺史命人牵上高头大马,披红挂彩,前往长坪山赵岩洞前传达圣旨。接下来的事儿出人意料,赵蕤夫妇长跪不起,婉言谢绝,拒不接旨。赵蕤给出的理由是,用今天大白话讲叫“喝土酒醉了,吹山风多了,自由散漫惯了”,去不了朝廷;恳请刺史转告皇上“吾隐没山林,其志不变,万望成全”云云。梓州刺史传旨不受,怏怏而归。到把看热闹的百姓惊了,齐声喝采,送赵蕤个雅号“赵征君”四处流传。

赵蕤是高寿而终,大约活了80多岁。在这个小小的山洞里,从盐亭白虎村走来的隐士赵蕤,继承了晋陶渊明、魏晋“竹林七贤 ”的隐逸之士风尚,其人其才其志,回荡在中华大地辽阔的天地之外。

赵蕤,我古老绵州的第一隐士,出没于山野草莽的高人!

猜你喜欢
岩洞隐士嵇康
隐士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嵇康
“岩洞女孩”:生活虽然不容易,但我从未自卑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随波逐流还是齐物逍遥:隐士文学的批判性阅读——以对渔父形象的讨论为例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