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建
塔山阻击战纪念塔背后的故事
●李星建
位于辽西走廊的塔山,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山与海之间最狭窄的一段仅有12千米宽,为关内外交通的咽喉。在过去的岁月中,这里发生了诸多令人感怀、惊叹不已、影响或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
辽西走廊的塔山,说是山,其实不过是一座微隆的丘陵,海拔仅为42米,原来也没有塔。山下有一个村庄,史称塔山堡,连接关内外交通的102国道和京沈铁路分别从村中间和村东面通过。
塔山堡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明洪武十二年 (公元1379年),朱元璋下令从山海关至辽阳设置驿站。这里从此繁荣起来。驿道上终日车水马龙,来往官员、商旅、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明宣德三年 (公元1428年),为了防范北部少数民族骚扰,加强辽东防御,于曹庄、汤池之北置宁远卫 (今兴城),统五千户所。后又于城东五十里塔山,别置中左千户所。宣德五年 (公元1430年)建塔山城,当时城周围三里一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设三座城门,南为海宁门,西为安平门,东为义仓门。嘉靖四十二年 (公元1563年)重修塔山城,在原基础上复又加高三尺。明清战争期间,这里为重要的前沿阵地,清兵入关的几个决定性战役在此进行。明末军事战略家、兵部尚书孙承宗曾亲自出关视察,制定防御战略。崇祯十五年 (公元1642年)三月初十,皇太极率领清军在攻破松山,俘获明蓟辽总督洪承畴,锦州总兵祖大寿投降后,对塔山城展开围攻。四月初八,7000塔山城军民冒着红衣大炮的袭击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最后与城池同归于尽。皇太极下令:毁塔山城。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1948年10月时,这里发生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塔山从此名扬天下。
1948年10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围攻锦州,为阻挡国民党军队由葫芦岛增援北上,所属第二兵团的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和热河独立四师、六师及炮兵旅,奉命向葫芦岛至锦州的必经之路塔山地区集结,组织坚守防御。
10月10日至15日,担任塔山阻击战正面防御任务的四纵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在8000米无险可守的阵地上,主要依靠短兵器,与拥有飞机、军舰、坦克等的国民党11万大军殊死搏斗6个昼夜,寸土未失,以伤亡3570人的代价,毙伤敌6549名,俘敌667名,使敌前进不得,确保锦州城破、国民党在东北的数十万军队成为瓮中之鳖。战后,蒋介石气急败坏地大骂其将领 “坏了党国大事”。国民党军事学者长叹:“党国之败,败于塔山。”远在西柏坡指挥战役的毛泽东欣慰地给东北野战军发来贺电道:“四纵在,塔山在!”寥寥数语,给予了四纵全体指战员最高的褒奖。
1949年3月25日,四纵 (此时已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连以上干部,以及分别荣获 “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称号的全体官兵,列队于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领袖们的检阅。
塔山阻击战为解放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为残酷的阵地防御战之一。其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被收入了美国西点军校等许多国家军校的教科书。
当年,塔山阻击战进行时,当地党组织发动和带领人民群众开展 “支前”活动,积极为部队探送情报、筹集粮草、做军鞋、挖战壕、运送弹药、送水送饭,抬担架、护理伤员等,演绎了一幕幕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不仅解决了部队的急需,而且鼓舞了部队的战斗意志。解放军指战员激动地说:“守不住塔山,对不起辽西人民!”
塔山堡村的村民和战士们一起修工事,挖交通沟8000多米。当他们发现修工事材料缺乏时,主动拿来了家里的桌子、门板,甚至房梁。有位老大爷拆了自己的房子,把木料扛到阵地上。一位周大娘在往阵地上送水送饭时壮烈牺牲。穆文珍老大娘看到解放军一名排长因脚大没有大号鞋,用木板绑在脚上当鞋用,脚磨出了血,她一夜未睡,赶做了一双大号布鞋送上了阵地。
塔山英雄团
战后统计,锦西县 (今葫芦岛市)出动民工3万余人,担架2622副,大车158辆,毛驴33185头;筹集、运送粮食436万公斤,马草182万公斤;支援铁镐4428把,麻袋1500多条;慰问品有猪肉2594公斤,鸡蛋3312公斤,烟卷630条。救护伤病员5800人。
锦州地区 “支前”立功的达756人,获得奖旗 (奖状)83面。当地人民群众给部队写慰问信1000多封,送慰问袋3900多个,有的新婚妇女把陪嫁物装入慰问袋,送给亲人解放军。荣获 “支前模范县”称号的北镇县为慰劳伤员,献出肥猪118头,大米1000多公斤,鸡250多只,鸡蛋5000多公斤,花生500多公斤。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纪念塔山阻击战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弘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经有关部门批准,于1963年10 月15日,在当地群众称为 “东楼台”的明朝天启年间烽火台遗址,当年 “塔山英雄团”前沿指挥所的位置上,建立了一座纪念塔。塔山终于结束了没有 “塔”的历史。该纪念塔高12.5米,全部由白色花岗岩方石筑成,内用钢筋水泥浇灌,平面呈凸形。塔身为正方形石柱,象征人民军队如擎天之柱,拔地而起。左右辅以连体副碑,象征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支援和扶持。塔座正面镶有石雕花圈,以示对烈士的永远祭奠。塔顶雕有云环纹饰,象征烈士们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塔两侧上方高悬着军功章浮雕,永久记载着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塔的背面镌刻碑文,讲述了战斗经过和英雄事迹,供人们瞻仰和缅怀。塔身正面的金色大字为原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的题词 “塔山阻击战烈士纪念塔”。在纪念塔的四周建有短墙,四面有台阶和甬路相通,塔前是宽阔的广场,场外是2万平方米的园林。1971年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林彪的题词被用水泥抹平。一段时间,该纪念塔成为一座 “无名塔”。尽管如此,来此扫墓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
1979年,该纪念塔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当地政府在纪念塔前的广场东侧建起了一座面积为200平方米的革命文物陈列馆,馆名由原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党委书记,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程子华题写。1984年,当地政府把该纪念塔正面刻过林彪题词的32块花岗岩撤下来,换上了原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副政委,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陈云的题词 “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这时的塔山,虽然有纪念塔和陈列馆,但是没有烈士的陵墓,更没有墓碑。
当年,塔山阻击战结束不久,解放军参战部队就奔赴了新的战场。大量善后工作留给了当地的党组织。当时,解放军牺牲的烈士被分别移葬在塔山附近的老官堡、高桥镇、颜家屯和沙河营子乡等地。在后来的岁月里,烈士们的墓地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呵护,逢年过节都要举行祭奠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地各界关于建立塔山革命烈士陵园,将散葬的烈士归葬一处的呼声,一直没有中断。
1997年,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决定以塔山阻击战纪念塔为中心,修建一座革命烈士陵园,将分散的烈士遗骨集中合葬在陵园内。
1998年3月24日,新落成的塔山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了纪念塔山阻击战胜利50周年暨烈士陵墓建成仪式。那天清晨5时,当受领迁墓任务的1300多名官兵来到分散的墓地时,看到那里早已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的数千名胸戴白花,手捧花圈,为默默相伴了50载的烈士送行的群众。其中有很多老人当年曾亲手将这些烈士掩埋。当听说市里要将这些烈士的遗骨迁出重新进行埋葬时,他们在儿孙的搀扶下,带着锹、镐、脸盆、毛刷,一大早就赶来,要亲手为烈士 “搬家”。所有人在挖掘过程中,无不小心翼翼,惟恐因自己的不小心 “伤”了烈士。每取出一块遗骨,都要用刷子和白布擦拭干净,然后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红布兜中。
在迁移烈士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历史地再现了人民对塔山英烈的无比热爱。人们发现,当年用于装敛牺牲烈士遗体的除少数是棺材外,其余全都是那种近两米长的农家大木柜。一口农家大木柜,对于今天的塔山地区百姓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然而当年的塔山地区就那么几个稀稀落落的小村庄,就那么几百户贫困的老百姓,一口大木柜,也许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但是,为了掩埋牺牲的烈士,塔山人民一下子捐献出700多口大木柜。
经过3个多小时的小心挖掘,743名烈士的遗骨被装上9辆灵车,由警车开道、军车护送,缓缓驶向塔山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塔的正面台阶下,烈士遗骨袋被摆放到6具特制的纸棺里,然后分别由36名战士抬着缓步走向位于纪念塔后的陵园。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广州军区,中共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塔山英雄团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为烈士合葬墓填土、封顶。
烈士合葬墓为花岗岩石砌成的圆形墓,四周有汉白玉雕成的围栏,墓前立着屏风式石碑,黑色大理石碑身上刻着国家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字 “塔山英烈万古流芳”,碑身后面刻着按姓氏笔划排列的741位英烈名录。
50年过去了,那场战争的见证人相继逝去,要在墓碑上刻下英名录,核对名单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当时,葫芦岛市民政局派出人员,到辽沈战役纪念馆查遍了三大本《东北解放战争英名录》。书中记载在塔山阻击战中牺牲的共有1300人。因当时参战的第十一纵队已被撤编,第四纵队现编在广州军区。他们把经多方查实的738人打印名录后,寄到广州军区请求核对。广州方面反馈回的信息又在英名录上增加了3个人,同时还改正了两个名字。在迁移烈士遗骨时,又发现位于高桥镇的烈士墓地有两块残碑。至此,查实了743位烈士,但仍有20多名烈士不知姓名,也无法查证。
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英名录
纪念塔后面是一片高地,高地正中立有一道碑墙,黑色的花岗岩墙面上刻着张万年将军于1998年清明节题写的“塔山英烈万古流芳”8个金色大字。
吴克华、莫文骅、胡奇才、欧阳文、李福泽、江燮元、焦玉山、江民风等8位当年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开国将军生前不约而同立下遗嘱:死后归葬塔山,与牺牲在那里的烈士长眠在一起。遵照他们的遗嘱,在他们逝世后,其骨灰 (全部或部分)先后安葬于塔山革命烈士陵园内,其墓的样式、规格、材质等完全一样,墓碑正面镶嵌着烤瓷的半身彩照和红五星,背面为生平简介。如此众多的将军把同一战斗 (战役)处选定为自己的安息处,实属罕见。
塔山阻击战时任四纵司令员的吴克华是第一位魂归塔山的开国将军。他生于1913年,江西省弋阳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四十一军军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乌鲁木齐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当年,吴克华在战前召开的纵队师以上干部会议上神情严肃,慷慨陈词:我们要准备打硬仗、恶仗、苦仗,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也要守住塔山!我们誓与阵地共存亡,决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在那硝烟弥漫的六天六夜里,吴克华满眼布满红丝,体重减少十余斤。10月13日是塔山阻击战最激烈的一天,很多连队伤亡过百。林彪得到报告后的痛心回答是12个字: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此时,作为锦州战役和塔山阻击战总预备队的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奉命准备增援,他打电话给吴克华道:老吴,有没有把握?不行我们上吧!吴克华笑答:此战役我们四纵包了,绝对不会有劳老大哥了!果然,一仗下来,四纵队没有 “麻烦”兄弟纵队帮忙。
晚年的吴克华常思念战争年代牺牲的战友,常与来访者屈指数之:第四纵队在解放战争中,有1名师级干部,10名团级干部,30名营级干部和6047名连以下指战员牺牲,3000多人在塔山阻击战中伤亡。1987年1月13日,吴克华在广州病逝。他在生命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在塔山上,让我和牺牲在那里的同志长眠在一起!”遵照他的遗愿,其夫人张铭率子女于1988年8月1日将吴克华的骨灰撒到塔山这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
1998年11月2日,是辽沈战役胜利暨东北解放50周年纪念日。原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参谋长李福泽、第十二师师长江燮元、塔山英雄团首任团长焦玉山等四位开国将军的骨灰安葬仪式在塔山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
胡奇才,生于1914年,湖北省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辽东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赴朝参观团团长兼志愿军第六十八军副军长,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顾问组组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7年7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胡奇才能征善战。曾在东北战场上率部于新开岭战役全歼国民党军精锐第二十五师,首创解放军一役歼敌一个整师的战例。从来没有发过点将上前线电报的林彪,在塔山阻击战刚打响就急电四纵,点名叫胡奇才立即到前沿的第十二师协助作战。塔山恶战6天6夜,胡奇才坐镇那里5天5夜。期间,他及时改变了原来只守村后小山的部署,同时不断组织步、炮协同下的反冲击,大量杀伤敌人。战后,林彪专门邀胡奇才做客,请他说说塔山阻击战的体会。
解放后,胡奇才曾4次重访塔山,每一次都长久地站在当年的前沿阵地沉默不语。他对夫人王志远说:我是塔山阻击战的幸存者,做梦都梦到这地方,死后我一定要回塔山,这样我的灵魂才能够安稳。
李福泽,生于1914年,山东省昌邑人。曾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参谋长,安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四十一军副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国防科委酒泉基地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兼酒泉基地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当年,李福泽在塔山阻击战时,协助纵队司令员、政委指挥部队浴血奋战,成功的进行了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及纵深布置。
1996年12月24日,李福泽因病在北京逝世。家人按照他的遗嘱,把他的骨灰分成了3份:一份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份安葬在塔山;另一份日后与夫人梁山合墓于酒泉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江燮元,生于1914年,江西省永新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曽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四十一军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5月6日,病逝于广州。
当年,塔山阻击战打响前,江燮元当着全师官兵的面,标出自己在阵地上的指挥位置,豪迈地表示道:我的位置就在同志们身边,为了保障锦州作战胜利,准备献出我最后一滴血!决不后退一步。在战斗最艰苦的时候,林彪给十二师发来嘉勉电道:“你师在友军配合下,5天来英勇作战,顽强抗击,打退了95师、8师、198师、197师、151师、暂60师在海空掩护下连续猛烈进攻,大量杀伤了敌人……保障了我攻锦部队进行充分准备,因而取得了对锦州的顺利突破。你们这种英勇顽强的防御战,是模范的,值得赞扬的。”
焦玉山,生于1914年,安徽省阜阳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曽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团长,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三师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公安总队副政委,守备第十师师长,第四十七军副军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1990年10 月9日,因病于广州逝世。
当年,塔山阻击战打响后,焦玉山率领第三十四团守卫的塔山堡主阵地遭到了敌军一个梯队接着一个梯队的进攻,敌军大炮发射的炮弹和飞机呼啸而下的巨型炸弹,使我方主阵地成为一片火海,一天的阵亡和重伤高达300多人。但是,焦玉山率领官兵众志成城,硬是没有让敌军迈过防线一步。
2003年7月1日,塔山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了原四纵政委莫文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二位开国将军的骨灰安放仪式。
莫文骅,生于1910年,广西南宁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曾任辽东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第四十一军政委,第十四、十三兵团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南宁市市长,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院长,装甲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著有 《百色风暴》《回忆红七军》《英雄塔山》《回忆解放北平前后》等回忆录,2000年5 月31日,在北京逝世。
塔山阻击战中牺牲战士的合葬墓,碑墙的背面刻着烈士的名字。
欧阳文,生于1910年,湖南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政委,第四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委员兼广东省军区政委,解放军报社总编辑,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政委、院长,中共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院委员会书记,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3年6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按照欧阳文的遗愿,其骨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安葬塔山,另一部分于2007年4月5日,同苏振华、傅秋涛、吴信泉、钟伟等22位平江籍开国将军的骨灰集体回乡,安葬在平江县人民公园。
塔山英雄团首任政委江民风在新中国成立后,数不清有多少次,独自或由家人陪同来到塔山凭吊先烈。他多次对儿子说:“我死后,就把我埋在这里。”
江民风,原名姜湘厚。生于1920年,山东省黄县人。曾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四十一军政治部主任、政委,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工程兵部政委、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当年,塔山阻击战中,江民风与团长焦玉山密切配合,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全团阵地上,到处可见写有 “寸土不失,誓与阵地共存亡”等战斗口号的木牌,许多战士将决心书贴在了枪托上。在战斗最激烈时,他果断带领预备队出击,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他在生前从来没有对外人说过自己在塔山的功劳。直到他逝世后,许多人才知道他也是塔山阻击战的战将。
2003年11月27日,江民风因病在北京逝世。按照他的遗愿,其夫人刘光复率领家人于2005年清明节,护送他的骨灰来到塔山革命烈士陵园。安葬过程中,刘光复老泪纵横,不住声的念叨着:老伴啊,你来塔山啦!与战友团聚啦。
200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塔山革命烈士陵园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