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策

2015-11-21 21:30马伟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砀山县

马伟杰

摘 要:该文对砀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进行了总结。从农民合作社指导机构、人才、经营条件和融资渠道等四方面分析了砀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农村经管服务指导体系、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建立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民合作社;经营主体;问题探讨;砀山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14-03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传统的农业体系相比,主要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逐步形成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以及农业产业化企业等组织形式,并将这些组织形式逐步作为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对农业的投入逐渐增大,农村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以单个家庭承包的生产方式逐渐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现出巨大潜力和生机,适应了现代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现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砀山县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承包农户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单位的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笔者综合统计了砀山县各种农业经济指标,并对砀山县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践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砀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1.1 砀山县基本情况 砀山县隶属于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与江苏、山东、河南3省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砀山县主要以平原为主,多为沙土土质,适合种植酥梨,故砀山县有“中国酥梨之乡”的美称。为了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砀山县加强酥梨产业建设,将砀山酥梨产业做大、做强、做细、做精和做高;并以“砀山酥梨”为基础,打造“粮食、畜牧、果木”多元化发展格局。近年来我县为了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积极对农业经营体系进行创新,转变农业经营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和扶持种植大户、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如2012年安徽强英鸭业集团公司与砀园果业集团、砀山汇金木业公司在砀山开展了联合体建设,并在2013年全面启动了联合体建设,目前已经建设了15个联合体,主要涉及木材、粮食、畜禽和果树等4大产业。目前砀山县已经被安徽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领导小组评选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

1.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砀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在农民合作社方面,砀山县以“积极鼓励、大力扶持、分类指导、逐步规范”为原则,大力推动合作社发展,截至2014年底,砀山县农民合作社达226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0家,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6家,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49家,省信息化建设试点农民合作社119家,为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家庭农场方面,自2013年以来,砀山县即重视其发展,经过两年的扶持和发展,砀山县家庭农场数量高达464家,其中22家家庭农场为大型农场,中小型农场442家。在农业龙头企业方面,砀山县重点扶持市场竞争力强、开拓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共同发展,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2014年,砀山县拥有农业龙头产业8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8家,市级64家。

2 砀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合作社缺乏指导机构 砀山县农民合作社缺乏指导机构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缺少县级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机构,不利于对县内的农民合作社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同时也限制了相关单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规范和建设。二是缺少涉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如果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可以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集中各部门和经营主体的力量解决问题,而且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还可以让各经营主体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它们共同发展。由于缺少相应的指导机构,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仅仅存在技术服务和生产等方面,缺乏资金、劳务和土地等方面的合作,没有建立真正的合作机制。目前砀山县合作社指导体系主要以县农技推广中心对各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但是由于合作社较多,无法做到全面指导,所以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2 缺乏相应的人才 砀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缺乏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人才,目前砀山县经管站有5名工作人员,平均每个人需要联系和指导15家示范级农民合作社,450家普通农民合作社,缺乏指导性人才不利于砀山县农民合作社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缺乏管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人才主要包括财务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等,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相应的人才配置还没有完善,限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三是缺乏从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近年大量的青壮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留守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大;而且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不愿意到砀山县来,无法及时的补充人才资源,限制了砀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2.3 缺乏相应的经营条件 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相应的经营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调查显示,目前砀山县还没有实现村村通,有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场所还是泥土路,交通条件较差;县内部分主干道年久失修,路面不平,不仅限制了农产品走出去,也减少了收购企业走进来的机会;二是缺乏相应的交易市场。研究显示,在农产品销售旺季,砀山县农产品销售主要是就近销售和占道收购,缺乏相应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三是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主要包括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以及消费标准等,目前砀山县只有少数的几家龙头企业建立了相应的标准,大部分企业缺乏行业标准,直接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水平;四是缺乏品牌战略。“砀山酥梨”作为全国知名的地理产品,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没有以此建立统一的品牌,多各自为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也加剧了各经营主体之间的竞争内耗。

2.4 融资困难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了一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扶持力度小、范围小等原因,导致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扶持政策。研究表明农村地区仅有60%的农户满足银行的贷款要求,而且贷款金额普遍较小,无法满足其生产需要,往往造成前期投入大、后续资金跟不上等现象。造成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贷款难度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贷款时,需要使用土地产权进行抵押,土地产权收益评估较低,影响贷款的金额;加上贷款方式缺乏灵活性和贷款的数量有限制,这些都限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二是贷款时要求的担保条件较多,能够满足贷款要求的公司少,而且担保公司收取的保证金占贷款的比例较高,影响了经营主体对贷款资金的有效使用。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手续繁复、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也是造成资金融通困难的重要原因。

3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议

3.1 完善农村经管服务指导体系 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完善农村经管服务体系,以农经站为基础,成立农村经管服务指导中心,并增加5~6个事业编制,在各乡镇中设立经管分中心,并设立1~2个事业编制,建立注册登记、农业保险、技术以及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对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指导。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监管,从“规范管理制度,严格监管机制,提高入门槛”方面加强对经营主体的监管。对农民合作管理应该侧重于指导,并建立年度审核制度和评星制度,选出优秀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并给予国家项目优先权;及时淘汰一些“空壳”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并由农业部门牵头,对涉及的管理部门和经营主体进行监督管理,定期进行相应的技术交流和成果共享,促进经营体快速发展。

3.2 引进人才和建立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鼓励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工作,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政策补助;对由大学生村官等技术人员创办的合作社等其他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是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所遇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可以从科学的设置培训课程、创造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开展特色培训活动等方面入手,并建立健全经费制度,保证各项培训活动顺利完成。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强势品牌 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农村交通畅通,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便利。根据各乡镇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建立相应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并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保证农产品销路。建立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标准,保证各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根据砀山县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政府应该促进各合作社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着力打造“砀山酥梨”地理标志等区域性品牌,以打造共同品牌为契机,实现全县生产经营者的联合,形成的强势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3.4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新型经营体系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强化农村金融融资功能,降低农村金融机构门槛,在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其他商业银行(特别是地区性商业银行)“上山下乡”。建立相应的政策,保证来自于农村的存款主要运用于当地农业建设和农业企业扶持。开展多层次的信托业务,特别是融资租赁业务,用以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二是建立农村金融体系风险控制功能。由于农业产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农业企业的经营常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开发适合农业小企业的险种,给予其有力的经营保障对新型农业体系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三是推行信贷与保险捆绑发展模式。目前农业的高风险性是影响农业小企业禀赋和信贷机构偏好的最大因素,而化解农业风险最有效的手段是提供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信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困难,提高农业小企业的信誉度。这样既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禀赋,又能增强农村信贷机构对农业信贷的偏好。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砀山县
昨天和今天
2019年9月22-25日 《中华诗词》发行会在安徽砀山县举办
安徽砀山县: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质量提升
一道最值问题的新解与推广
基于客户攻坚的合作社市场推广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导向的农业推广研究
德江县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民合作社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体制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