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言语实践而焕发活力

2015-11-20 19:28王遗芬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法布尔事例姥姥

王遗芬

强化“语用”意识,打造“语用”型语文课堂,让文本言语得以增值,让言语技能得到提升,这是语文教学的本原归宿,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我们语文课堂上经久锤炼,方可习得。只有这样宏观认识到位,微观操作得法,我们的小语课堂才能焕发活力。

一、 意蕴,因“语用”而开掘

有幸听到常州市优秀教师蒋岳庆的一节常态课《装满昆虫的衣袋》,课上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有人说“法布尔对昆虫痴迷”,你们信吗?

(有同学说“信”,也有学生摇头说“不信”)

师:课文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法布尔对昆虫很痴迷?用简洁的话语来概括。

……

师:捉纺织娘这件事,哪些词、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

生:时间,“三天前”就发现了纺织娘,一直观察、倾听着,说明他对昆虫着迷

生:“扑、捉”甲虫,这些动词,说明法布尔经常捉昆虫。

生:“嗬,真漂亮!”说明法布尔特别喜爱昆虫。

师:三天的苦苦寻觅,终于捉到的喜悦,这样的语言也可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呀。

学生再读第二件事,自读然后写批注。接下来,老师把学生交流的所有关键词写满了半面黑板,这样提问:“你觉得可以将板书如何整理?说说理由。”从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由浅显的教材中采撷简单的语言外衣,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披文入境,披文入道,破解了法布尔衣袋里的密码,感悟语言的神韵。当然,单单限于此还不够,教师知道阅读教学还需关注表达,沿着“语用”这条线索来探究文本是怎样写的,走进文本的语言形式、图式框架中,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得意又得言,达到了言意兼得的效果,实现了教学价值的最大化。这样的语文课堂重策略、重方法,真正和那种分析理解型的课说了声“再见”。

二、 理性,因“语用”而温润

小学语文教材文体多样,虽然以叙事类居多,但编者有意安排了诗歌、说理文、说明状物类的文体。尤其是说理文,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教呢?论据——为证明作者的观点而举的事例,难道仅仅读懂事例就可以了吗?在一次学校教研组的研讨课上,我选择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学生充分交流了药物学家李时珍、大发明家爱迪生和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的事例,我出示文中的一段话:“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然后提问道:“你觉得把这段话删掉是否可以?”

生:不可以去掉。因为像水滴这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名人事迹还有很多,作者不再一一列举。

师:那为什么不都举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事例呢?或者就统统举现代的名人事例呢?

生:古今中外的都举一些,就更有代表性了,更有说服力了。(师板书:典型事例,说服力强)

师:假如让你来选择典型人物,你会列出哪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上,理解是掌握阅读技能最主要的标志。除了我们通常的一步一步读懂字、词、句、篇,形成意义连接,还得进一步转入另外一个心理过程:即从理解到的中心、内容出发,研究作者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裁剪布局,分段谋篇。《滴水穿石的启示》这样一篇高年级的说理文,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关注作者总结出来的观点和结论,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讲述事例的。我们不能让学生在中年级的说理文《说勤奋》,到高年级的《滴水穿石的启示》,进而到《学与问》这一类具有典型范式文章的教学设计上,仅仅停留在同一水平层次上做平移,而要有侧重:四年级可以定位初步认识这类文体,知道这类文体有观点、有事例论证说明;五年级巩固认识,进一步强化文体特质,懂得论据如何选择的秘妙;六年级则引领学生赏析其中蕴含的理趣与情趣。整个体系呈现螺旋上升,彰显文本的理趣之美。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应让学生围绕观点自己选材,营造理趣与情趣共融的课堂氛围,语文味也由此悄然溢满课堂。

三、 语技,因“语用”而提升

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中理解和运用的认识,大体是这样的:理解是运用的基础,没有理解,运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前不久,在钟楼区的大型语文教研活动中,我听到了一位老师上《姥姥的剪纸》一课,其中有一个教学片段。

师:在乡亲们的眼中,姥姥剪纸真是神了!出示句子:“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你发现这段话是怎样写出姥姥剪纸“神”的?

生:猫和虎很像,姥姥也能剪出它们的细微差别,说明姥姥剪纸技艺高超。

生:这段话语言很简短,句式相似。

师:那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也来夸一夸姥姥吗?

瞧,这位老师没有在浅表化的语言上兜兜转转,而是跳出内容看文本的表达密码,得意不忘得言,于是在学生的仿作中也就出现了,“剪只孔雀能开屏,剪只凤凰能飞天”,这样趣味盎然的语言,语文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学生凭借课文语言,学习规范语言的同时,其实就是一个吸收、通话、顺应、模仿语言规则的过程。教《郑成功》一文时,我在教学推进板块,让学生先解读郑军官兵英勇、智慧地与荷兰侵略者在海上激战这个环节,读懂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敌我双方的表现,来逐步展开战事的进展、结果。然后,我有意识地穿插了仿写——学校体育节上激烈拔河的场景,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反馈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已有的语言模式,有一部分还能出色地、有创意地运用。如“我班拔河队胜利了,同学们欢呼着、拥抱着、奔跑着,那欣喜若狂的劲儿,仿佛要把校舍的屋脊掀翻”。

四、 生命,因“语用”而绽放

阅读教学中,语言的体验是一个过程性的动词,是对语言所表现的形象、情感真切体会和逐步接纳的过程,感知于外,受之于心。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所受到的情感影响,是对语言及内容的感同身受,也是对语言秘妙的发现和创造。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如何让这株柳在学生心里扎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

(1) 初读课文,“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诵读一些描写柳的语句)

(2) 读读课文,文中的柳是什么样子的?

(3) 它为什么长得与我们常见的柳不一样?(关注它的生存环境——青海高原)

(4) 作者为什么要在描写柳的外形前,用大量的笔墨写青海高原?

在品味这株柳九死一生的顽强品质后,再来回望篇首的语句:“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这么平淡的语言,丝毫没有注入多少情感,放在开头,你觉得有必要吗?有学生认为可以删,开门见山,直接说青海高原上有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敬畏。也有学生辩解道,作者是有意这样写的,情感由淡到浓。通过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觉得,作者是饱含一腔敬畏之情在描述这株柳树,是欲扬先抑的写法,所谓情到浓时语更淡。

后来,我们师生一起回读《在大海中永生》的片段,感受飞机载着敬爱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低低地缓缓地绕飞在大海上的一幕,感受作者在平淡语言的背后那强压着的悲痛。课后又推荐阅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最后设计练笔:如果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浓情体验,试着写下来。这个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融入语言,学生不仅体会言中之义、言外之情,更发现了语言运用的神奇和美妙,从中既获得他人的言语经验,又丰富了自身的言语仓库。

“语用”教学是对待文本的一种态度,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语用”教学是一种策略和视角,解读文本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语用”教学是一座桥梁,渡教师,言意互转,课堂舒广袖,实现教学的高效;渡学生,一课一得,言意兼得,得而快乐。语文回归的感觉真好,课堂因“语用”而焕发活力。

(作者单位:常州市西新桥小学)

猜你喜欢
法布尔事例姥姥
“昆虫迷”法布尔
解读昆虫记——读懂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法布尔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雪姥姥
八旬姥姥活得美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蝉壳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