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
一次考试(特别是期末测试)的试题,往往是下一阶段教学的风向标——决定了教师下一阶段教学的取向。因此,学科评价的指向一定要准确,试题的确定一定要慎重,避免对教师的误导,引起误判。本地区的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有一题:
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 塞(sài)外、塞(sāi)子、堵塞(sāi)这几个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
2. 哥白尼是美国的天文学家,他创立了“日心说”。( )
3. 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是因为他想让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的老婆)。( )
4. “‘问不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也不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铺路石。”这句话是错误的。( )
审视这四道题,我们发现除了第1道题考查与评价的是学生对多音字的字音判断,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后三道题的指向偏离了语文评价的正确方向。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在“评价建议”部分强调:“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运用”一词,在《课标》里属于高频词,据统计,总共出现了48次。可见,语文教学与评价应该一致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
之后,笔者针对第2、3、4这三道试题调查了六年级组的四个班,学生答题情况是这样的:第2道题学生正确率约60%;第3、4两道题,正确率均在95%以上。
为什么这三道题均偏离“语言文字运用”,但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却有明显的差别呢?因为,第2道题纯粹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而六年级组四个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没有指向这一教学内容,哥白尼的国籍只在课文中一语带过,时间长了学生自然遗忘,纯属正常。第3道题,学生读了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显而易见,没有什么思维上的难度,答题正确率当然高。而第4题的这一重点语句,在课堂上,四位教师都从说明方法与说明效果的“语用”角度,予以品析。“‘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铺路石。”这句话教学的大概过程如下:
1. 这句话究竟说了什么意思?(“问”很重要,能把人引向成功之路。)
2. 为什么不直接说这个意思,而要用这样的打比方的方式说明?(把“问”比作“金钥匙”“铺路石”,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
3. 课文中还有没有运用这样的说明方法的语句?(“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勤学”与“好问”比作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说明“学”与“问”二者缺一不可。)
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对于这句话可谓从内容到形式(说明方法),都达到了“深入地理解”的程度。虽然,第4道题是把课文原句反过来说,但学生还是能正确判断。
语文试题与评价,应当指向“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讲求评价的效度,真正测试与评价出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引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使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