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大数据让社区医院“智慧”起来

2015-11-20 19:45
健康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老百姓社区卫生居民

编者按

随着医疗信息数据的几何倍数增长,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繁杂得令人难以置信,这给医院信息储存以及整个医疗产业的行进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大数据技术的华丽出场,让医疗信息化进入了飞跃式发展的关键时机。不得不说,近来大行其道的“智慧医疗”也是得益于此。但是对于目前中国医院信息化来说,智慧医疗建设的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依然“巨大”,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

压力与机遇并存,对于社区医院来说,要面对的不仅是如何在新医改的进程中打破困境,还有如何在大数据、信息化、智慧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找到发展的着力点。

现状:社区医院“叫好不叫座”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痛。从2006年2月起,卫生部在全国推行社区医院转诊制,“大病进医院,小病找社区”成为政府大力推行缓解“看病难”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设想,居民在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医疗预防等公共卫生拂去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可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除了小部分社区医院运行得不错外,还是有不少社区医院鲜有人问津。大多患者宁可舍近求远、挤破头往大医院里钻,也不愿意多“眷顾”家门口的社区医院。问到原因,不少老百姓表示,社区医院实在难以让他们放心。在全国政协委员范小青看来,造成社区医院“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医院的软硬件设施不同步,医资力量相对匮乏。

社区医院门诊量少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承担着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被称为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医院,其最大的优点是方便:无需跑太远的路,也不用忍受大医院那种排队大半天看病两分钟的苦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到社区医院看病。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困境上,社区医院被普遍寄予厚望。但是,社区医院却面临着“路很近,心很远”的尴尬境地。大医院里病人摩肩接踵,而社区医院依然门可罗雀,出现大医院“病人等医生”,而社区医院“医生等病人”的迥异局面。

此前一项入户调查显示,近八成的老百姓表示,愿意到社区医院看发烧、感冒等小病。然而,实际求医行动与最初意愿形成了鲜明对比。而根据最新发布的《上海居民医疗和健康状况最新调查》显示,当出现一般疾病(如感冒、发烧、咳嗽等)时,只有四成居民会首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地段医院(社区医院),有近五成居民选择二级或三级医院,另有一成居民选择“不就医,自己买点药吃”,另有极少数人选择“私人诊所或私立医院”或“不就医,硬挺着”。

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很无奈地表示现在大医院每个专家每日的门诊量比一些社区医院一天的门诊量还多,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对小医院还是很不认可。“我们处在大医院的包围中,在夹缝中生存,真的很艰难。”该负责人说,“尽管我们很清楚社区医院的优势和劣势,也在努力寻找突破口,但任重道远。”

社区医院缘何难聚人气

尽管社区医院的技术设备、医生水平没法跟大医院比,但一般的小毛病,社区医院是完全可以解决的。那为什么百姓还这么依赖大医院,忽视社区医院的存在呢?

一家大医院输液室里密密麻麻坐着几十位患者,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韩女士专门带孩子过来看病,孩子有些发烧,正在输液。“以前我也带孩子在社区医院输过液,可那儿的医生水平实在让人不放心,扎个针半天都扎不进去,弄得孩子哭闹不已。”旁边一位患者插话说:“可不是嘛,我们那儿的社区医院还有好多限制,比如中午时间不让输液等。即便是开药,也有很多开不到。我们得了病都到大医院看,行动实在不方便的人才去社区医院。”

“医生水平低”、“医疗设备陈旧不全”、“医疗服务项目有限”、“药品品种有限”、“医生乱开药增收”等等都是患者拒绝去社区医院就诊的理由。可见在一些老百姓心中,社区医院的确遭遇了“信任危机”。

而根据最新发布的《上海居民医疗和健康状况最新调查》来看,收入越高的居民,更愿意去大医院而不是社区医院。面对一般疾病,个人年收入为3万以下、3—5万、5—7万、7-10万、10万以上的居民首先选择社区医院的比例分别为65.90%、40.80%、31.30%、31.50%、28.70%,而首先选择三甲医院的比例分别为9.10%、17.40%、17.50%、26.00%、30.90%,从中可以看出,收入越高的居民,更愿意去大医院而不是社区医院。

另一方面,年轻人更愿意自己处理一般疾病,而不愿意去社区医院。通过对《上海居民医疗和健康状况最新调查》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面对一般疾病,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以上居民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地段医院(社区医院)的比例分别为26.20%、34.00%、39.90%、49.10%、57.00%,这说明年龄大的居民更愿意去社区医院,而年轻人更不愿意去社区医院,60岁以上居民的比例是30岁以下居民的两倍多。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年轻人更愿意选择“不就医,自己买点药”(自己处理)的比例,其中30岁以下居民的比例为20.5%,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7倍多。

“缺钱、缺资源是制约社区医院发展的重要原因。社区医院的资金来源多是财政性投入与营业性收入相结合。但是许多社区医院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医疗资源过多集中于大医院,社区医院由于资源短缺而在硬件设施、医疗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捉襟见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务人员向记者透露了社区医院存在的现状和其中面临的困境。他说,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设备条件相对较差,病人本来就不多;再加上工资待遇差,好点的医生都留不住,病人就更不愿意去了;病人越少,社区医生收入就越少……如此一来,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除了社区医院存在的医疗水平不高、医疗设备简陋等问题之外,社区医院不受欢迎还与老百姓落后的观念有很大关系。老百姓有病就去大医院其实主要是心理导向问题,看中大医院的医疗水平,对社区医院心里存在抵触情绪。“其实,社区医院对于小病的治疗费用要比大医院便宜,老百姓之所以仍选择大医院,根本原因在于老百姓的心理作用。”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坦言。

猜你喜欢
老百姓社区卫生居民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社区卫生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 真正落实医保制度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