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撬动”医改

2015-11-20 13:01
健康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孤岛医疗信息化

编者按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近日表示,国家各相关部门正在谋划建立统一医疗信息平台,而这个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医保对接,另外则是为了控制不合理药费。这一举措如果得以实施,既得利益群体必定是要炸锅的。

打破长久以来既得利益群体对于医疗圈的禁锢,建立统一医疗信息平台对于医改方面的优势在于,当各省、各市、各医院的医疗数据以标准化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利用时,大数据就可以从杂乱无章的数字中看出门道——某时间段某地区疾病发生率、治愈率,降低统方的可能性,药商、医疗器械厂商以及各健康服务部门可以从大数据中得出巨大的商机,从而极大地促进金融与医疗的结合。

医改的短板在于未能将商业资本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植入到民生。不可否认商业健康险将在未来与社保、医保一同呈现在普通百姓面前以供挑选,而统一医疗信息平台的搭建将会让大数据成为医疗类服务的一种渠道。医药代表不需要统方,医院和行政机构不需要反统方;采集和得到特定目标数据不再是隐秘而不可控的……说到底,建立统一医疗信息平台是好事,却急不来。究竟能不能打破既得利益群体壁垒,撼动医改的短板,还要看从上到下的架构建设,最重要的是看大Boss们对于提升民生幸福的决心。

说到医改这个话题,其实几乎所有人都不陌生,毕竟这是一项关系到全国亿万老百姓身心健康,医疗保障的民生大问题,所以每当政府在医改方面哪怕有一丝风吹草动的变化,都会引起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也会引发各路专家学者和普通网友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的解读。

医改既是政治问题又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拽着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存在着大量的“数据”需要挖掘。数据代表着对某件事物的描述,数据可以记录、分析和重组。应该说,医改中“大数据”为我们提供的是方法论,支撑医改的“数据”分散在各地域和各行政部门,打破部门壁垒,畅通“数据”管道是应用“大数据”的基础。

引入大数据 打通医疗信息化系统

新医改是实现“中国梦”的重点工作之一,重构底层IT系统实现医疗信息共享是一大难题。医疗云平台的建设,能够通过集中式、集约式的管理技术,以一次性投资快速灵活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通过各种机制实现高扩展高可靠性,规避传统模式投入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烟囱林立、运维和安全可靠性有限等短板,因而被认为是新医改的必经之路。

用信息化连通“医疗孤岛”

一位北京大妈患有多种疾病,常年奔波在各大医院看病。由于各家医院的诊疗卡不能通用,她身上除了一张医保卡,还有七八张不同的诊疗卡。不仅如此,几乎每次看病都要重复检查,因为病历信息不能共享。

一家医院一张卡,这就是医疗“信息孤岛”的缩影。目前,全国的医院都在搞信息化建设,但是各自为政,形成了一座座闭塞的“孤岛”,不能互联互通。患者每到一家医院,就要办一张卡。随着医保定点医院越来越多,患者手中的卡也多如牛毛。每张卡都像一道“关卡”,围起一个“独立王国”,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共享。

医院为什么不愿意打通“信息孤岛”呢?原因之一就是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例如,医院诊疗卡具有储值功能,患者为了减少排队,往往在卡里存入一定数量的现金。虽然每张卡里的余额并不多,但由于就诊人数众多,卡里的沉淀资金总量颇为可观。如果取消诊疗卡,医院就会失去一笔丰厚的收益。同时,各家医院都把患者病历视为核心资源,不愿意与其他医疗机构共享。

打通“信息孤岛”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医院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减少重复检查,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目前,很多大医院的检查检验设备都是一流的,完全达到了结果互认的标准。但是,医院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互认,患者每看一次病,就要做一次检查检验。如果医院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不仅可让患者省钱省力,而且有利于医疗机构之间相互转诊。另一方面,各地的医保政策不同,信息系统标准接口也不一样。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能够形成县与县之间、市与市之间、省与省之间有一个标准接口,方便患者转诊就医和医疗费用的结算。

除了患者就医带来不便,一座座“信息孤岛”也给卫生行政管理者制造了“盲区”。目前,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监管方式比较落后,统计数据都是由各家医院自己上报,其准确性大打折扣,有的医院故意“掺水”,用虚假数字欺骗上级。如果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信息接口,实时监控各大医院的医疗信息,大处方、滥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就会一目了然,卫生行政管理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医疗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而医疗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不对称。由于医方掌握了较多的医学知识,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而信息化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共享,推平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因此,打通“信息孤岛”,可以推动医院信息公开透明化,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例如,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各大医院的次均门诊费用、次均手术费用、抗生素使用情况等重要指标,让公众通过比较鉴别,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医院就医。信息一旦公开,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压力,倒逼医院堵住医疗浪费“黑洞”。

大数据“复活”信息化系统

真正有用的医疗信息化系统不单单是贮存医疗档案,否则它就是一套“死系统”。业内人士建议引入大数据比对分析,从而让这套系统“复活”。举个例子,利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后,医疗信息系统会提醒医生开处方时药物的过敏反应,或者会提供医疗措施的建议,告知医生患者需要注射疫苗,或根据医疗文献提醒医生患者最近的症状并不支持刚预约的成像检查。不仅如此,医疗信息系统还可用于人群监测,如对将会流行的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加以监控,或对新上市的处方药的副作用加以关注。

随着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子病历的应用和共享将大行其道。如何存储快速增长的、海量的数据,如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价值?这将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介绍,所谓大数据是指在允许的时间里,无法用常规软件对数据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而产生的数据集合。医疗数据大体可以分为3种: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大量的数据属于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文档等非结构化数据。

卫宁软件一名高管透露,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包括电子病历在内的各类健康数据,已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数据量是过去的数十倍。这一说法得到上海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的印证,他表示,上海市正推进健康信息网工程建设,第一阶段联合了上海市六个区和34家三甲医院,半年时间,数据量已经超过12亿笔,每天的入库量是800万笔,每天以TB级的数据量增长。

这些数据包含大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例如心电图、B超、CT、MR、CR、DR和DSA等。临床的大量影像文件是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医疗信息化需要将数据转化为宝贵的资源,有效地应用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从而创造最大价值。

例如,常规的电子病历系统并不包含数据分析功能,其核心部分,还只是患者个体就诊情况的记录。比如说电子病历并不能捕获关节手术接受者的疼痛和康复详情,但如果能够将相关的术后指标存入数据库,就可以帮助其他希望接受手术的患者了解自己可能获得的疗效。显然,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为患者确定个性化的医疗方案,比通过专项研究来达到这一目标更为快捷和经济。

邬贺铨介绍,大数据引入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第一个应用是临床诊断。“这首先体现在对病人的数据分析。”他说,精准地分析病人的体征、治疗费用和疗效数据,可避免过度治疗、避免副作用较为明显的治疗。通过进一步比较各种治疗措施的效果,医生可更好地确定临床最有效、效益最好的治疗方法。

其次体现在临床决策系统。通过将医生处方和医疗专家库医学指导比较,系统可提醒医生避免出错,如药品不良反应、过度使用抗生素等,帮助医生降低医疗风险。“美国的一个儿科医院通过使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两个月内减少了40%的药品不良反应。”他举例说。

最后是可以讓临床医疗数据更加透明。邬贺铨介绍,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医疗数据,可以帮助病人作出更明智的决定,从而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治疗方案。“通过告诉病人多种不同的医疗方案,病人可以自己选择治疗方案。美国还公开发布不同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绩效数据,这有助于督促医院改进医疗服务质量。”邬贺铨评价道,“仅仅这个医疗临床决策系统,对美国来讲,一年就能减少1650亿美元医疗支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孤岛医疗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不再是孤岛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孤岛求生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互联互通破“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