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2015-11-20 20:45陈梅张雾东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彩塑飞天莫高窟

陈梅 张雾东

一、 导入,理清文章的脉络

师: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这篇课文也很特别,每一个自然段中都有那么一句话,清楚地概括出该自然段的意思,你发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补充习题》第4题给大家展示一下。请你选两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完成题目的汇报。你会怎么分工呢?

生:我想邀请史含馨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的句子,因为它们一个总起,一个是总结。我读第2—4自然段的句子,因为第2~3自然段写了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中间有一个过渡句,联系很紧密,第4自然段,写了莫高窟的藏经洞。

师:你们能用上这些句子,把《莫高窟》一文的内容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生: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里有精妙绝伦的彩塑,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藏经洞,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生: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里面有彩塑,有壁画,有藏经洞,真是一个艺术宝库。

师:抓住文中类似过渡句、中心句、总结句等独特的句子,进行内容的概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样,如果我们写作中,也能适当地运用这些句子,文章会条理清楚,让读者耳目一新。

【点评】在第一课时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再次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试着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让学生体会表达的方法。

二、 品读,发现对称的奥秘

1. 发现词组的对称与变化

师:在这个过渡句中,老师关注到有这样两个短语,(板书: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谁能读好它们?(生读)

师:这两个短语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形容很棒的!

生:都是用来赞美莫高窟的。

师:是的,精妙绝伦是赞美莫高窟的——(生:彩塑),宏伟瑰丽是赞美莫高窟的——(生:壁画)。里面的奥秘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看看字数。

生:都是7个字的。

生:都是对子。

师:是的,这让我们想到了去年学过的《春联》,它们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前面都有一个——(生:四个字的形容词),“的”字后面是两个字——(生:形容的对象),像这样的词,课文中还有没有?找一找,说一说。

生:慈眉善目的菩萨,成百上千的飞天。

生: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

生:惟妙惟肖的彩塑,面积不大的洞窟。

师:真多呀!你看,这些词语放在一起多对称呀,这就叫语言的对称。(板书:对称)这样对称的短语,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有节奏感,谁能读好它们?(生读)

【点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去读,他们在自读时发现不了的问题。文章的语言特色就是学生难以读懂的,教师能以比较醒目的过渡句作为例子,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四上《春联》),让学生自主发现对称的语言,再次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师:这样对称的语言读起来特别上口,那么,它们之间能不能换换位置呢?请看看图,这三个短语前面的四字词语可以调换位置吗?

生:不行,因为菩萨一般都是救人的,令人感觉就是善良,应该用慈眉善目的。

生:力士如果不强壮勇猛的话,几下就被打败了。

师:这里作者用词很准确,把它们的特点都写出来了。有了特点,就有了区分,有了区分,内容就丰富了,我们就要学习作者这样的语言。请你再读一读这几个词,读出它们的特点来。(生读)

师:同样是对称,这三组短语一样吗?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不一样。中间的一组先写一个动词,再写对象。后面的都是四个字的。

生:后面的八个字都是写飞天的。

师:轻轻读一读这些词,你看不同的搭配,读起来就有了变化,你听听看节奏是不是一样的?我请三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这些词很好听。

生:读起来节奏的变化很明显,最后一组很美。

师:如果形式全部一样,你觉得怎么样?(生:很枯燥)不一样以后呢?(生:很新奇。生:很灵活)你看,词语之间不同的搭配,就给文章的表达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就不再枯燥了,因为它有了——(生:变化)。

师:有了变化,就更为丰富。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尝试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让我们把这些短语放到短文中去读一读。

【点评】对称的语言一般比较凝练,在实际运用中注重“用词准确”与“变化”。教师能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读中体验,读中感悟,既有利于学生积累本文的优美语言,又有利于学生体会语言的运用特点,目标达成率高。

2. 发现句式的对称与变化

(师出示三个句式,指名三人朗读)

师:同学们,听了她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神态各异,活灵活现。

师:像这样把三到四个对称的短语放在一起来描写,这种修辞方法就是排比,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师:(出示:壁画的内容……自然风光的。)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

生:壁画的内容很丰富。

师:这两句都是写飞天的。飞天就是飞在天上的神仙,你读着这些句子有什么感受?

生:很美。

师:作者的遣词造句很有意思。有的仙女挎着小花篮,一路采摘着美丽的花朵,书上只有十个字——(生: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仙女怀里抱着琵琶,轻轻拨动着琴弦,弹奏着美妙的乐曲,书上只有十个字——(生: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仙女好像不小心摔了一跤,倒悬着身子,从天上飞落下来,书上也只有十个字——(生: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你觉得老师说的和书上的比,哪种更好?

生:书上的好。

师:两种都好,只是书上的更简洁一些。想欣赏一下这些飞天吗?(播放飞天视频)

师:让我们用声音来表现飞天的美丽吧!(生齐读)

师:书上这段话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表示——(生:还有其他姿态的飞天)老师以前的学生也用文字描写了这些飞天,想看看吗?

师:让我们看看这三组不同的句式,是用什么样的词语,把对称的短语连接起来的呢?

生:有……,有……,还有……。

生: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生:有的……,有的……,有的……。

师:为什么不用同样的关联词?

生:如果是同一个关联词,就显单调、重复,让人觉得呆板。

师:由此看来,不同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句式,对称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连接,这样对称中有了变化,既可以把事物介绍清楚,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不同的感受。

【点评】同样是让学生发现“对称”,在上阶段,学生通过发现、朗读等方法,学习“对称”词语、短语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仿写”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称”句子行文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保持着学习兴趣。

3. 发现段落的对称与变化

师:其实,当我们把镜头拉远,把目光放在今天,我们重点品读的第2~3自然段,你能发现段落的对称和变化吗?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有什么变化?(自由读)

生:前面都有一个总起句,后面是分述。

生: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中间都有具体的描写。第2自然段用排比句写出了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第3自然段用排比句写出了壁画内容丰富。

师:对,这是“面”的描写。

生:第2自然段重点写了一尊卧佛,第3自然段的飞天是成百上千的。

师:你看,段落的结构也是既有对称,又有变化,作者的语言很有味道,这样的语言一定要积累下来呀!

【点评】从短语到句子再到段落,核心目标始终不变,变化的是教学手段及引导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段落的构段方式及内在联系,直接为下面指导学生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创编,运用对称的语言

师:像这样谋篇布局的方法,这样的对称与变化的语言,其实也可以运用到习作中去。我们的家乡也有一条远近闻名的老街,你能尝试用这样的语言描写它吗?你对老街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众生:热闹、繁华、古老、神秘。

师:中心句已经确立了,你就要根据确立的中心句去选择面的描写了。别忘了还要将你的“摄像机”确立一个观察点进行特写,最后再表达一下你的感想。(生自由练笔,师巡视并组织交流)

生1:高淳老街热闹非凡。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的卖晶莹圆润的珍珠,有的卖小巧玲珑的虎鞋,有的卖香气扑鼻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生意兴隆的糕点店。我们循着香味来到店门口,游人已经将小小的铺面挤得水泄不通,老板忙得不可开交,品尝完糕点的客人无不连连点头。热闹的高淳老街让前来游玩的客人啧啧赞叹。(邢钰)

生2:高淳老街十分古老。这里有白墙黑瓦的小屋,有斑驳苍劲的墙壁,有曲径通幽的小路,还有深不见底的古井。老街内有一个戏台,上面的木头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一碰就会发出响声,好像一推就会倒似的。老街,果然古老。(葛择一)

【点评】在学习了《莫高窟》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后,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对称”的特点,及时迁移,用学生熟悉的景物作素材,及时仿写,“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力争让每节语文课都让学生学有所得,达到“语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宝塔小学,南京市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彩塑飞天莫高窟
飞天之梦
泥彩塑:天地之美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汉源彩塑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中国传统彩塑的继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