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霞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保证师生密切接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2000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唐代韩愈在《师说》篇中更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说道:“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才,正是得益于西南联大师生的水乳交融关系。赵瑞蕻在谈到联大师生关系之非同寻常时这样说:“师生之间可以随意接触谈心,可以相互帮助和争论,在春秋佳日的假期中,师生结伴漫游或喝茶下棋,促膝聊天,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通过十五年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已占到了高校的半壁江山。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有关统计显示,师生比例由1998年的1:9.4急剧下降到2012年1:22.8。师生比例的失衡,使得教学班级越来越大,教师既要做教学,又要做科研,这使得很多教师没法或没有精力来顾及学生。老师上课来,下课即走,师生的交往被局限在课堂内,出现了课堂上为师生,课堂外形如陌路人的局面。高职院校的教师节已形同虚设,学生除给辅导员送上节目的问候之外,其他教师鲜有收到节日的祝贺。当前,我们师生之间关系状况,正如70年前梅贻琦校长所指:“今日学校环境之内,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落,各有其生活之习惯与时尚,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几于不相谋面,军兴以还,此风尤甚;即有少数教师,其持养操守足为学生表率而无愧者,亦犹之椟中之玉,斗底之灯,其光辉不达于外,而学子即有切心于观摩取益者,亦自无从问径”。“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
要改善这一现状,首要的是增加师生接触的机会,由教师们把从游的小鱼逐步培养成大鱼。很多高职学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分制,实行导师制与学长制结合的办法,促进师生联系。导师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是学生的顾问和良师益友。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全方位的,他们将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个体情况,把握学生在校受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利用各种教学场合与教育机会,根据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原则,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的教育与指导。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班导师制,选聘了一批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及较为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导师,每个导师指导一个学生班级,从学生入学至毕业,班级导师全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1+1+1导师制,聘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科研、教学骨干教师担任专职专业导师,聘任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骨干为兼职专业导师,为每位高职学生配备专兼职导师各1名。其中以专职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兼职专业导师指导为辅,从高职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训练。每位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实训指导项目以及每学期由专业导师制定的专业训练项目等实践学习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这些学校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强了师生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机电职院)创办于1974年,2012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现有全日制学生9578人,专任教师513人。2004年以前,学生班级由任课的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师生关系密切,学生的满意度高达97%。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等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搭建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逐步由任课教师转变成了辅导员。教师们上完课后基本上与学生无交流,辅导员们成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与主力。但辅导员要管4个班,大约200名学生,由于所管学生太多,要记住学生的姓名、基本信息比较困难,而且事务性的工作多,无法花时间进行深入的交流,辅导员与学生也很难建立起真正的感情。即便如此,根据麦可思2011年的调查,2010届毕业90%以上的学生仍认为辅导员是对其影响最大的老师,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专业课教师没有取得应有地位。学生认为老师每周与学生有过一次交流的只有20%,认为一个月与学生有过一次交流的也只有23%。
为改变这一现状,从2012年开始,学院出台了《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明确了“三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素养)的育人指导思想。为落实“三全”理念,分别出台了班主任、兼职班主任、导师、专业协会指导教师等制度,人才培养进入了新的改革创新期。
按照中央的要求,高校应为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与辅导员,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按200:1充足配备了辅导员的高校一般没有再安排班主任,安排了班主任的高校,辅导员配备不充分。从2004-2012年,机电职院用八年的时间足额配备了辅导员,但班主任工作却在不断弱化,致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络主要依靠辅导员。在新的制度设计上,我们分别设置了辅导员、班主任、兼职班主任三个岗位,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学业指导工作。每四个班设置一名辅导员,其中辅导员担任其中两个班的班主任,这两个班另配备两位兼职班主任;另两个班配备两名班主任,不再配兼职班主任。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表1示,三者的职责分工如表2所示。
表1:辅导员、班主任、兼职班主任关系表
表2:辅导员、班主任、兼职班主任的分工
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一个分工协作关系。两者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支持,发挥合力,共同育人。
通过两年的努力,全院234个自然班已按上述设计配备了辅导员、班主任、兼职班主任。234名班主任、兼职班主任均来自教学、行政管理一线(见表3),很好地发挥了全员参与育人的作用。
表3:班主任、兼职班主任职务职称比例分布
学生活动导师制是全院教职工根据个人知识与技艺特长,开发1-2个学生教育管理与实践活动项目,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每个活动项目吸纳10-20名志趣相投的学生参与,共同组成一个学生活动小组。活动小组负责教师即为导师,学生为学员。导师负责学生活动的开发,负责学员的招募与教育管理,负责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求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小组活动,认真制定活动指导教案,全程参与活动,及时总结与反馈。
活动导师制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全院361名教职员工,共报名创建项目379项,一、二年级学生共4688人参加了上述活动(见表4)。人数最多的活动仍然是专业实践活动,其次是学生活动类项目。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带着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一起运动、一起学习……,每天球场不再是空的,实训室不再是没人去的地方,图书馆的坐位要抢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表四:活动导师制项目人数统计表
以专业实训室为基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创建专业协会。协会成员主要有三个职责。一是自我学习与提高,二是培训新会员,三是协助教师管理实训室。协会的基本制度是师徒制。3年级的学生带2年级的学生,2年级学生带1年级的学生,教师重点指导高年级的学生。
这项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部分实训室试点。其中计算机协会、电工协会的实施最为成熟。两个协会每年可以招收会员近200人,从中精挑细选,由教师培养部分骨干,然后由骨干再培训其他会员。会员们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技能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历次毕业生跟踪调查中,这两个专业协会的就业率与专业适应度都是最高的。从2011年开始,在全院范围内推广这一做法,已先后成立专业协会51个,完善与充实专业协会32个,83个协会2012年共招收新会员1021人,专业协会会员总数达到了2033人。经过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协会的骨干已能承担实训室部分仪器设备定期维护、简单和及时的维修、实训室的保洁、低年级的基础训练的指导,极大地缓解了实训室指导教师不足和设备维修不到位的窘境。同时,通过这种工学结合的形式,学生参与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热情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机电职院全面推行“三全”育人的制度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但师生的联系紧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毕业评价明显变得更好。2013年省级技能竞赛的成绩综合排名从前一年全省12名一跃到了第4名。麦可思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显示,2013年相比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从91%提高到94%。学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从56%提高到67%。学生认为老师每周与学生有过一次交流比例从20%提高到78%,认为一个月与学生有过一次交流的从23%提高到89%。毕业生的薪酬水平月平均从3400元提高到3510元。
部分导师、班主任专业课教学任务、科研任务或行政工作很重,对相关职责的履行上仍有时会流于形式。班主任、辅导员、兼职班主任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上有时仍不到位,有问题相互推诿,有困难相互推卸。有部分协会指导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对协会学会的创新能力培养上有欠缺。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三全”育人,密切师生联系,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改变育人理念,将学生放在中心与首要位置,把课堂以外的育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系统设计全院的育人方略,全方位地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参入到学院的育人这个大局。
(2)加强考核,分配倾斜。对辅导员、导师、班主任、兼职班主任要加强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分配方案,要确保切实履行职责的老师得到实惠,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中给予优先。对无法或不愿意履行职责的,要加强教育,加强指导,督促切实落实到位。
(3)完善制度,落实保障。为确保“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实,要修订完善全院的规章制度,使之与“三全”理念配套。要适当加大投入,为教师与学生联系提供场地、提供设备、提供项目等。
[1]赵瑞蕻.离乱弦歌忆旧游——从西南联大到金色的晚秋[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0
[2]刘凤云.基于学分制的高职导师制、学长制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邹毓文,韩志敏.班导师制——高职院校实施育人为本的实践与思考[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4]杨润贤,张新科.王斌.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