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团利
(沁阳市人民医院 内科 河南 焦作 454550)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消化性溃疡作为消化内科一种常见疾病,因多种内外因素所致的消化道黏膜防御、修复失衡而损伤消化道黏膜,临床研究证实,其发病多和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能力下降等密切相关[2]。临床常规采用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等药物综合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尚不尽人意。近年来,众多专家致力于中西药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本文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辨证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和单纯西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沁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28~70 岁,平均(48.57±10.54)岁;病程6 个月~10 a,平均(4.65±1.28)a。治疗组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26~70 岁,平均(48.58±11.26)岁;病程6 个月~10 a,平均(4.52±1.36)a。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消化内科常规治疗,采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40 mg/次,睡前口服)+ 阿莫西林(0.5 g/次,2 次/d)+克拉霉素(0.25 g/次,2 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加减治疗,组方:黄芪20 g、白术15 g、白芨15 g、白芍45 g、炙甘草26 g、香附10 g、苏梗10 g、丹参12 g、良姜10 g、鸡内金10 g;临证加减:灼痛感者加蒲公英30 g和竹茹15 g;恶心、反酸则加乌贼骨15 g;腹胀则加厚朴15 g;便秘加火麻仁15 g,水煎服,1 剂/d,早中晚温服,1 周为1疗程[4]。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复查胃镜,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消失,溃疡完全愈合,胃镜下为S1 期;显效:无疼痛、反酸等主要症状,溃疡基本愈合,胃镜下为H2~S1 期;有效:疼痛、反酸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溃疡病灶明显缩小,胃镜下为H1 期;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定性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0,P =0.002 <0.05),详见表1。治疗组住院时间为(6.54±1.58)d,明显短于对照组(9.62±1.85)d(t=10.592,P =0.000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和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修复、抗感染能力以及环境、心理等外界因素不良刺激相关,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自身消化的结果,是消化内科一种常见的可治愈性疾病,但是部分复杂型消化性溃疡则难以治愈,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临床治疗多采用三联疗法即抑制胃酸+胃黏膜保护+抗Hp 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5]。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胃痛”范畴,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病则百病生。消化性溃疡损伤脾胃,让脾胃失于温洵而致虚弱,中焦虚寒,导致胃失温养而痛。故笔者选取益气健脾胃为主方并随证加减,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健脾,白芍、香附、丹参调气止痛,白芨清热生肌,良姜温暖胃脾,诸药合用可快速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早期愈合。本研究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对因对症消除临床症状,通过整体调理从根源上治愈该病,两者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为今后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许定生.中西医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497-498.
[2] 洪焰.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6):54-55.
[3] 王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92例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2013,32(14):26.
[4] 范兴涛.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5例临床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5):768-769.
[5] 张太坤.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