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章
(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 河南 南阳 474250)
急性心肌梗死指患者冠状动脉在出现病变的条件下,血流降低或发生中断,进一步致使心肌出现持久缺血和缺氧,最终导致患者心肌坏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数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冠心病因素[1-2]。本文选取了22 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在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2 例,其中男15 例,女7 例,年龄52 ~75 岁,平均年龄(66.4 ±1.9)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治疗方法 22 例患者入院后进行心电监护、硝酸甘油静滴、吸氧、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镇静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滴注尿激酶150 万U,30 min 内滴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 次/d。两组患者治疗6 周后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检查[3-4]。
1.3 疗效判定 冠脉再通判定:胸痛2 h 内消失,2 h 内心电图抬高ST 段降低大于50%,肌酸激酶同工酶高峰在14 h 内,血清肌酸激酶高峰移到16 h 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在2 h 内,上述条件符合2 项及以上属于再通。心室重构判定:男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 mm,女性>50 mm。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6 h 内再通率、总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增加,引起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增多,对人们的生命构成威胁,通过再灌注相关研究显示,实施再灌注治疗越早,心肌挽救率越高,损伤左室功能的程度越小,病死率也随之降低[5]。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类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病因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以及闭塞,引起心肌出现持久和严重的缺血现象。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几乎与国际平均水平持平,急性心肌梗死一般起病比较突然,在急性期的死亡率高达30%左右。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急性期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属于首选治疗方式,但是可以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并不普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危急病,需要尽早加以诊断,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最大化地减少患者发病到入院以及实施再灌注治疗的时间。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需要争分夺秒,早期并且持续对栓塞动脉进行开通是治疗的最主要目的。进行有效的再灌注治疗,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心室重构,保障预后效果。静脉溶栓治疗操作简单、快速,符合大部分患者的经济条件,尤其因为某些因素导致就诊时间延误时,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尿激酶是一类非特异纤溶酶原激活剂,主要是从人体尿液或者是肾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双链丝氨酸蛋白酶,能够将患者血液中纤溶酶原直接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纤溶酶,使血栓快速溶解,尿激酶不存在致热源性以及抗原性,价格相对比较低,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可述,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1]杨艳敏,朱俊,谭慧琼,等.中国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J].中华医学杂志,2012,11(31):527.
[2]马希贤,马京炬,李全亲,等.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5 例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2(1):146 -147.
[3]何芸,赵强,王淑香,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静脉内应用半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J]. 心脏杂志,2010,5(22):33 -34.
[4]王红石,张大鹏,王乐丰,等.老年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不良的发生率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1,6(4):994 -996.
[5]王轩,沈彬,曹征,等.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4(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