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2015-11-18 05:44:10刘宇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锁钉骨干髓内

刘宇

(郑州大学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下肢骨折,多发于青壮年人群,约占全身骨折的6%。由于患者骨折断端常有明显移位和软组织挫伤,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可导致骨折愈合延迟、深部感染、骨不连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日常生活质量[1]。近年来,笔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94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33例,年龄23~51 岁,平均(34.16±4.72)岁。骨折原因:车祸撞伤56例,坠落伤13例,砸伤21例,跌挫伤4例。年龄、性别、骨折原因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于股骨外侧或前外侧行手术切口,以骨折端为中心,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骨折断端,清除骨折端纤维组织和血凝块,将骨折解剖复位,用6~12 孔加压钢板置于股骨外侧,钻孔,螺钉固定,冲洗手术创口,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自大转子顶端至近侧作长8~10 cm直行切口,切开皮肤、筋膜并分离肌层至梨状窝,自梨状窝插入导针,在C 型臂引导下骨锥攻破骨皮质及扩髓,髓内钉弯曲向前打入髓腔,同时C 型臂下观察骨折端复位状况,固定肢体远端以防旋转,安装瞄准器,先远端锁钉,后近端锁钉,C型臂下透视正侧位以确定远、近端锁钉正确和复位良好,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随访时间为6 个月~1 a。

1.4 疗效评定标准[2]优:骨折获得临床愈合,无旋转、成角及缩短畸形,无疼痛,行走正常;良:骨折愈合后旋转、成角畸形<10°,下肢缩短<1 cm,有轻微或间歇性疼痛,但不影响正常行走;可:骨折愈合后旋转、成角畸形介于10°~20°,下肢缩短<3 cm,有严重疼痛,且行走功能受限;差:骨折愈合后旋转、成角畸形>20°,下肢缩短>3 cm,严重疼痛,行走困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定性资料用χ2检验,定量资料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6 个月~1 a,总优良率分别为63.83%和93.6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疗效比较[n(%)]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对照组 47 146.53±26.18 374.62±55.81 85.64±9.72 18.72±2.63观察组 47 95.46±17.93# 314.24±41.95# 61.49±7.37# 15.25±2.18#

2.3 术后并发症 对照组患者发生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2例,内固定松动和术后感染各发生1例;观察组患者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

3 讨论

股骨干骨折是人体小粗隆至股骨髁以上部位的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其发病率约为(9.5~18.9)/10 万,患者骨折多因强大的外界暴力所致,骨折断端常有明显移位,且多为蝶形或粉碎形,并常伴有广泛的软组织和多脏器损伤[3]。目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常用方法,但骨折复位不良、选择或使用不合适的钢板、过早进行功能或负重锻炼、骨折断端缺损较多等常导致患者钢板内固定失败。

研究显示,带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与其他内固定材料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势:①手术创口和损伤小、出血量少、操作易掌握、手术时间短及患者术后恢复快;②远、近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可维持患肢的肢体长度,有效防止骨折远端水平或旋转移位,降低患者术后畸形愈合的发生率,尤其对不稳定型骨折,其具有良好的抗缩短和抗旋转性;③术中扩髓可使骨折部位发生局部充血而刺激和促进骨骼的再生;④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法能有效避免因应力不对称而造成骨折愈合不良;⑤带锁髓内钉对下肢严重多段性或粉碎性骨折、骨缺损及不稳定型骨折等也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⑥患者术后可早期进行肌肉康复训练和关节的功能锻炼,有效降低肢体各个关节运动不协调、肌力减弱、关节活动受限、平衡失调等并发症的发生[4-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优良率为93.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83%;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内固定。

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笔者认为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手术应尽量在C 型臂下进行,以避免闭合穿针对骨折端外周血管的破坏;②患肢应尽可能内收,以尽量暴露大转子;③手术行股骨外侧小切口,并尽量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同时注意保护骨折端的血运,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④手术应经近端髓腔行逆行开口扩髓,使扩髓器位于髓腔的中心位置,以减少髓内钉插入阻力,使骨质与髓内钉紧密结合,减少术后髓内钉断钉的发生[6]。

综上所述,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便、骨折愈合率高、术后愈合时间短等优势,是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危伟良.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局部手术学杂志,2012,21(4):439-440.

[2] 陈庆雄,蒋家正,李雄杰,等.钢板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钢板内固定失败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20):3133-3135.

[3] 李振刚,周媛.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535-539.

[4] 张立元,张志国,邢文钊,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6):506-509.

[5] 王陆宽,曲天义.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1):59-60.

[6] 向道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48例[J].四川医学,2010,31(9):1325-1326.

猜你喜欢
锁钉骨干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是否锁钉疗效比较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 09:02:54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骨干风采展示
对比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
三种锁钉方式对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