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英译文的对比分析

2015-11-18 07:20胡作友
关键词:如梦令英译本标度

胡作友,杨 莉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09)

一、引言

中国文学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其中首推诗歌。诗歌是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感情与意义。词,是诗歌的一种,兴盛于宋朝,史称“宋词”。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尤其以其“别是一家”的“易安体”成就最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诸多为人传诵的作品之一,这首词现在有很多种英译本,笔者收集到的就有十五种之多。它们分别由茅于美、许芥煜、胡品清、叶维廉、欧阳桢、王守义和约翰·诺弗尔、黄宏荃、徐忠杰、龚景浩、杨宪益、王红公、刘殿爵、初大告、许渊冲、丁祖馨翻译[1]。诗歌翻译难度很大,因为涉及汉语与英语的不同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韩礼德建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将功能语言学分为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2]。后来Martin &Rose将其中的人际功能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提出了评价理论。译文与原文能否在评价意义表达上达到对等及其对等实现程度,是衡量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标准。本文试运用评价理论对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十五个译文从原文评价意义实现程度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二、评价理论概述

评价理论讨论的是语篇或是说话人表达、协商、自然化特定主体间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3]。评价理论由Martin &Rose提出,是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进一步引申和发展。在翻译中,评价理论注重原文中的评价意义是否在译文中得到充分表达,或是其实现程度如何,是用来评价翻译质量的重要尺度之一。评价意义的判定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原文中相关的评价词汇,但是其评价意义的理解是基于整个语篇的,体现的是语篇的人际功能。Martin &Rose将评价系统分为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其中态度系统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又分为情感、鉴别和判定三个方面[4]。其中情感是有关人的情感和心理的表达;鉴别是对事物价值的表达;判定是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等的表达。介入系统的态度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言,是指作者或文中的说话者;另一种是借言,是除作者和说话者之外的人说的话。借言的表达方式有投射、情态和让步。第三个子系统是级差系统,人们在表达态度时是有强弱不同之分的,即存在着一定的分级。级差系统可以分为语势和聚焦两个方面,其中语势的表达方式很多,有加强词、态度词、比喻和诅咒、脏话,而加强词在原文的态度表达中出现频率相对更多。我们将评价系统的基本框架整理列出(如图1所示)[5]:

图1 评价系统框架图

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评价意义分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颇有层次感,将词人心理过程写得曲折委婉。词人因惜花而痛饮,第二天醒后明知花谢而又抱有侥幸心理试问时的矛盾,再到对卷帘人的回答的不相信和纠正,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词人惜花伤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绿肥红瘦”一直受人称道,后人对此词评论甚多。这一陌生而奇特的词语,其实是通过视觉(“绿”、“红”)与触觉(“肥”、“瘦”)打通——即所谓通感的方法表现的。在翻译这首词时,“绿肥红瘦”的翻译是个难点,需多加斟酌。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表达态度的评价词语

态度系统由情感、鉴别和判定构成,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不消”和“试问”是属于“情感”类别的态度词语。词中“不消”表面是指词人浓睡后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因为词人痛饮正是因为惜花。词人发现暴风骤雨将至,料到第二天海棠花必然会凋谢,心情复杂,才饮了过多的酒。而“试问”一词更是将词人第二天醒来后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现得体贴入微。“疏”、“骤”、“浓”、“残”、“肥”、“瘦”分别是描写“雨”、“风”、“睡”、“酒”、“绿”、“红”这些事物的价值特征的,属于“鉴别”。其中需要注意“绿”和“红”是形容词指代名词,指的是绿叶和红花。“判定”是对人物的性格和行为进行表达的态度词语,词中并没有描写人物的词语出现,因此没有“判定”类的评价词语。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表达介入的评价词语

介入系统包括“自言”和“借言”两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既有自言又有借言的表达方式。全词中“海棠依旧”是借言,是借“卷帘人”之言回答对海棠花情况的询问,之后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说话者的自言,其实也就是词人的自言。其余部分也都是词人自言,是词人在叙述这样一件事情,不过其中穿插了词人和卷帘人的对话。

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表达级差的评价词语

人们在表达态度时是有强弱程度的分级差别的,词中“却道”一词既表明了“卷帘人”对事物变化漫不经心,心思不够敏感和细腻,也暗示了词人听到回答后的不相信、不满意和困惑不已。经过风雨的海棠花怎么会和之前一样呢?“知否”词人重复了两遍,是典型的通过重复来加强语势的方法。“应是”一词表面看是词人对窗外海棠花景象的推测和判断,实则暗示了词人“必然是”和“不得不是”的笃定之意。

综上所述,《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表达评价意义的词语可归纳如下(见表1):

表1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表达评价意义的词语

四、《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十五个英译本中评价意义的表达

因为英译本数量众多,为了方便对比,下面将以茅译、许译1、胡译、叶译、欧译、王约译、黄译、徐译、龚译、杨译、王译、刘译、初译、许译2和丁译来代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十五个英译本。笔者将从评价系统的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的角度,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十五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具体分析各个英译本的原文评价意义实现程度。

张美芳把译文评价意义的表达情况划分为四个范畴:原作者与译者的评价标度一致;原作者与译者的评价标度不一致;译者增加原著没有的评价意义;译者减去原著的评价意义[6]128。基于张美芳的划分方法,将评价意义的实现程度分为以下四种:译文与原文的评价标度一致,即等值翻译;译文的评价标度高于原文评价标度,即译文超值翻译;译文的评价标度低于原文的评价标度,即译文缺值翻译;译文没有译出原文的评价意义,即无值翻译[6]125。下文进行表格统计时,等值记为1分;超值或缺值记为1/2分;无值记为0分。

1.态度系统分析

通过采用以上评价意义的划分计值方式,笔者将《如梦令》十五个译文中态度意义的表达情况统计如下(见表2):

表2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十五个译文中态度意义的实现情况

(1)情感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属于“情感”的有“不消”和“试问”。“不消”反映的是词人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试问”反映的是词人明知海棠花凋却又抱有侥幸的矛盾心理,都应该在译文中翻译出来。在十五个英译本中“不消”有使用“did not dispel,did not dissipate,did not ease,has not cleared,has not rid of”这类直接按原文翻译的,译文的标度和原文一致。也有“feel the wine,the effects of drink remain”这类反译的,译文与原文评价标度也是基本一致的。还有“could not make me sober”这类意译的,也是可以的。其中王译的“could not dissolve”中“dissolve”一词虽然有消除、消逝和散去之意,但是更多的是用于溶解之意。词人“不消”是指沉睡后酒的效果仍未全部散去,与溶解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故为缺值翻译。对于“试问”的翻译中,十五个译文中只有许译1(“tried to ask”)、叶译(“try ask”)和初译(“try to make enquiry of”)译出了“试”,其他十二种翻译中使用“ask,asked,asking”的都是缺值翻译,而使用王约译和龚译的“question,queried”因为有质疑之意,属于过度翻译。

(2)鉴别 词中属于“鉴别”类的态度词语有“疏”、“骤”、“浓”、“残”、“肥”和“瘦”,都是对事物价值的态度评价。“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夜雨狂风猛。“疏”是取疏放、疏狂之意,而非通常的稀疏之意。因此诸如“light,sparse,a bit of,intermittent,scattered,fitful”之类的翻译都是属于没有译出原文评价意义的,而王约译的“hardly”和初译的“pelting”都是指雨大的,和原文评价标度一致。“骤”十五个英译本中使用了“gust,crazy,fierce,strong,howling,hard”这几个词,基本上达到了原文风急而猛之意,而胡译、叶译、丁译使用的“sudden”一词以及刘译的“abrupt”只是突出了风来得突然,徐译的“windy”只是多风的,都没有表达出其刮得大而猛之意,因此是缺值翻译。词中“浓睡”并不是一定指酣睡,试问痛饮后怎么会睡的好呢?所以使用“沉睡”一词最好。因此许译1的“sound”、王约译的“dreamless”以及刘译的“good”都是过值翻译,超过了原文的评价标度。而茅译等人以及胡译的“deep,heavy”则是更符合原文的翻译。对于“残”的翻译,像王约译、徐译、刘译和丁译,因为“浓睡不消残酒”采用了反正译法或意译的方法,都没有直接译出。胡译的“tipsiness”指的是喝酒以及倒酒的动作,并没有表达出原文的评价意义。词中的“残”更强调的是酒残余下的影响,不是剩下的酒,因此翻译成茅译的“leftover”、叶译的“remaining”、欧译的“the last of”就是低于原文的评价标度了。黄译的“tenacious”是顽强持久之意,有点超值翻译了。其他诸如许译1、龚译、杨译、初译、许译2的翻译则都是可取而且符合原文评价意译的。

“绿肥红瘦”是该词中的一大亮点,以新颖奇特著称。在这十五个英译本中,最忠实于原文评价意义的是“fat”和“thin”,与原文评价标度一致,且“fat”和“thin”构成一对反义词,与原文“肥”和“瘦”形式一致。王约译的“greener”和“a lot less red”以及徐译的“large”和“small”,虽然也是一对反义词,但是并没有将原文绿叶的茂盛肥大和红花的凋零稀疏表达完整,前者强调颜色深浅,后者则强调形状大小。龚译使用的“corpulent”和“gaunt”也是一对反义词,但是这两个词主要是分别形容人过度肥胖和骨瘦如柴的,已经超过原文的评价标度了。除此之外,对于“肥”的翻译,许译1是“thriving”;欧译是“lush”;黄译是“more exuberant”;丁译是“rich”,这些都是可取的译法。从评价意义的表达上看,选用“thicker,greener,fresh,grow,thick”来翻译“肥”,属于低于原文的评价标度的表达,都只表达出原文评价意义的某一方面。而对于“瘦”的翻译,许译2使用了“languish”,是典型的意译的方法,超过原文的评价意义,是超值翻译。欧译选择了“frail”,“frail”的意思是脆弱的、易受伤害的,与原文评价意义不符。其余各种只要翻译出红花凋零稀疏这层意思的,都是与原文相符的。

2.介入系统分析

介入子系统主要包括自言和借言两种表达方式,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全词基本上都是词人即李清照自己说话。只有“海棠依旧”这句是借言,借助“卷帘人”来表达态度。对于“卷帘人”究竟是谁,学界历来争论良多,基本上有以下三种观点:侍女;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其中尤以持“侍女”的观点居多,从十五个英译本中有十一个选用了“maid”或“her”之类的词语也可以看出。笔者比较倾向于相对保守的观点,即不明确翻译出是谁,可以采用胡译“the one who rolls up the screen”、叶译“roll-blind-person”、徐译“curtain-drawer”和龚译“the one rolling up the blinds”的方法。这样一来,直接翻译成“侍女”意思的算是超值翻译,其中丁译只用了“the maid”,“卷帘”二字未译出,是缺值翻译。

3.级差系统分析

级差系统是对说话人态度介入程度的一种分级系统,分为语势和聚焦两个方面。语势的实现方式很多,其中使用加强词的居多。笔者将《如梦令》十五个译文中级差意义的实现情况统计如下(见表3):

表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十五个译文中级差意义的实现情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属于级差系统的主要是“却道”、“应是”和“知否”三个词。翻译时“却道”中的“却”,加强了词人听到“卷帘人”回答后的困惑和不相信的语势,应翻译出来。遗憾的是,十五个译本中,只有叶译、欧译和初译用了“but”来表达,其他译本都没有翻译出来。对于词中的“应是”,表面上看应该直接译成“should be”,如胡译、叶译、欧译等,但实则暗含的是词人的“必须是”和“不得不是”之意。词人心思细腻而敏感,在风雨将至的昨夜就预料到第二日海棠花将会凋零稀疏,并因此惜花伤春,感慨青春易逝而痛饮沉睡。相对于词人,“卷帘人”则漫不经心,对事物变化无动于衷,只是简单答道海棠和之前一样。故此,词人才重复“知否”两遍,然后纠正错误,回答“应是绿肥红瘦”,这是大自然的客观真理。因此笔者认为黄译将“应是”翻译成“must be”为佳,最符合原文意思。词中词人将“知否”重复了两遍,加重了语势,译成英文时理应也进行重复。欧译、王约译、王译、初译和丁译只翻译了一遍,显然是与原文评价标度不一致的缺值翻译。徐译的“don't you recognize it for a fact at all”将原文隐含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了,没有进行重复,但是影响了原词的整体效果和美感,也是低于原文的评价意义的。

4.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与研究,笔者对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十五个英译本量化处理后,得出十五个译文中评价意义的实现情况(见表4):

表4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十五个译文中评价意义的实现情况

根据表4中十五个英译本的得分和百分比,从评价理论视角来看,叶译在原文评价意义实现方面做的最好,之后是初译和许译1,都是与原文的评价标度基本一致的。其他英译本则或多或少在某个方面与原文的评价意义表达是有所差距的。其实这十五个英译本的译文之所以相互有所差别、得分之所以不同,主要是与译者自身的价值取向有关的。张美芳研究了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评价意义的理解以及在译文中的表达,往往带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因而很多时候产生了‘不忠实’于原文的译作”[6]125。因此,笔者认为造成这十五个英译本在评价意义表达上的不同,主要是由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同以及个人体验和价值观等的不同,这是影响译者对原文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对译者的不同影响,造成译者对原文理解主观上的不同,所以才会出现一些不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对于古诗词的英译,笔者认为应尽量与原文达成对等,尤其是在诗词主要意义的表达上。而评价理论正是通过分析原文态度词语的评价意义,从而更忠实地表达出原文的主要观点和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根据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的评价意义的分析,以及其十五个英译本的比较,总的来说叶译和初译是其中相对而言更忠实于原文的,也是最能表达出原文态度评价的英译本。

五、结束语

传统翻译理论研究是从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对等出发,考虑的主要是语言的内部影响因素。而语篇翻译拓展了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影响语言的外部制约因素包括在内,这是一种发展,也是目前翻译研究的大趋势。评价理论是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人际元功能的再发展,主要研究语篇中作者主观态度的表达,即评价意义。对原文中作者主观态度的分析事关语篇翻译的准确与否,需要慎重对待与仔细分析。评价理论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态度分析工具。应用评价理论,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源语语篇的整体与局部态度,也可以通过分析对比源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中态度对译文进行评估[7]。由此可见,评价理论是可以应用于翻译中的语篇研究的,是分析语篇评价意义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研究中,评价理论广泛运用于话语分析方面,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还比较少。将评价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推动翻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基于对评价理论应用于语篇翻译的宏观讨论。在微观层面上看,评价理论对译文与原文评价意义实现程度的评估,主要取决于评估者对原文的理解。这其实是以评估者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为基础,制定基本标准从而对译文进行评价意义评估,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这也是以后的评价理论研究中需要注意和克服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使评价理论的运用更加准确,对翻译文本质量的评估更加客观有效。因此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可操作性能达到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讨论。根据评价理论,译文忠实于原文,也应该使译文在评价意义的表达上与原文达到对等。为此,笔者对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十五个译文的原文评价意义实现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衡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十五个译文的翻译质量,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的翻译作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一种可能的更客观的依据,也希望借此为评价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郦 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226-229.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with the third edition revised by C.M.I.M.Matthiessen.London:Arnold,2004:9.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8.

[4]Martin J R,Rose D.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3:36.

[5]于建平,岂丽涛.用评价理论分析《好了歌》的英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45-48.

[6]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霍跃红,傅 博.评价理论视角下《故乡》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语言教育,2014,(1):55-62.

猜你喜欢
如梦令英译本标度
如梦令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基于改进AHP法的绿色建材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如梦令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基于多维标度法的农产品价格分析
加权无标度网络上SIRS 类传播模型研究
基于无标度网络的关联信用风险传染延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