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娟
【摘 要】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部分,预设是基础,生成是预设的生动体现。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者进行精心的构建、科学的预设和有效的实施。本文作者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预设活动开展做如下粗浅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预设;活动开展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行为艺术”。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者进行精心的构建、科学的预设和有效的实施。其中,预设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准备环节和重要任务。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学活动由预设和生成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设是基础,生成是预设内容的生动再现。精心预设,能够为有效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切实做好“预设”环节的各项活动。新课程改革之“春风”已经在学校各个学科教学领域“劲吹”,初中数学教师应扎实做好“预设”活动,为课堂有效教学“布好局”、“开好头”。本人在此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预设活动开展做如下粗浅阐述。
一、预设要紧扣数学教材,做到重点突出
预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准备环节,基础工程,需要结合多方面教学要素,进行精心的谋篇布局。数学教材是教与学活动的“纲”,脱离了教材,教学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地气不足”。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为了传授数学教材要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为了准确掌握数学教材要义。预设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就需要对教材内容的教学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准备和谋划。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预设活动中,要始终围绕数学教材,深入研究“读懂”教材,按照知识、技能、情操等方面“三维性目标”要求,紧扣数学教材知识要点、学习难点,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活动,抓住重点难点关键部分,进行有效的预设活动。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节课预设活动中,教师在学习借鉴先进教学活动成果经验上,通过研析该节课教材内容,抓住这一节课教材的重点:“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及应用”,难点:“综合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探索三角形中面积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利用较大的教学篇幅和较长的教学实践,按照循序渐进教学原则,设计一定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通过师生互动的讨论活动、生生合作的双边活动、典型案例的探究讲解活动以及设定丰富、多样、典型的教学案例和内容,围绕“要点”,向学生剖析该节课的“内涵”,传授和讲解该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有的放矢,重点突出的预设活动中,做到预设内容“贴地气”,有“生命力”。
二、预设要凸显课改精髓,做到能力至上
新课程改革下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课程改革,都必须贯彻和落实课程改革的精髓和要义。通过对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纲要的整体研析,笔者深刻认识到,课改的精髓是“以生为本、能力至上”,其目的是:“锻炼人、培养人、发展人”。预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就必须遵循和按照新课改的目标和精髓,开展有效备课活动。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预设环节,就要抓住新课改目标精髓,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作为重要任务,渗透和落实在预设教学内容之中,让课堂成为初中生展示“风采”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初中生锤炼“技能”的地方,多搭建初中生动手实践,动脑研析、动口辨析的平台,逐步培养和提升初中生良好学习能力和情操。如“如图所示,在一个ΔABC中,CE是∠ACB的角平分线,EG∥BC,CG是∠ACD的平分线,试证明EF与FG之间的数量关系”案例讲解环节预设中,教师根据课改目标以及教材能力情操要求,设置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
学生分析:该问题是关于等腰三角形方面的问题,要求得EF与FG之间的数量关系,就需要运用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内容。
教师补充:在研析条件过程中,要正确找出三角形的角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边之间的联系。
学生推导思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根据问题条件中提供的等量关系,构建全等三角形,从而证得EF与FG之间相等。
教师点评:在此问题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通过等量替换,构建等量关系进行证明。
学生解答问题。
三、预设要呈现调节功能,做到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进程中有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预设作为课堂教学准备环节,自然要未雨绸缪,精心做好准备,认真充分备课,同时,还要借鉴他人教学经验以及自身教学感受,认真回头看,深入查找教学活动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充分、全面的准备和假设,做实做细课堂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的制定,实时调节课堂教学“节奏”,保证教学活动实效。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在学习探知、研析解答数学知识及案例中,经常发现解题错误、思维不严密等现象,做好预设活动中的应急处置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如“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一节课巩固练习环节教学预设中,教师通过研析以往课堂教学资料以及自身教学实践心得,发现初中生解析该节课案例时,时常出现“图像和性质内容理解不清”、“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混淆”等不足,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在预设该环节教学内容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节奏,随机加入了指导和讲解学生解答案例不足这一应急内容,在“防患于未然”的预设活动中,为课堂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总之,一堂优质课,需要精心的预设。教师只有充分联系各方面教学要素,精心准备,科学设置,就能为课堂生成活动打好坚实基础,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国富,俞雅红.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追求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02期
[2]杜娇.数学课堂中如何预设有效问题[J].群文天地,2011年2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货隆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