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鹏,阳利新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岗位群和专业群双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鹏,阳利新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物流管理专业属于多学科综合的交叉性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梳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而且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要实现无缝对接.本文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征与现状分析入手,对它的岗位群和专业群内涵作了剖析,对双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可操作性的探讨.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岗位群;专业群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型产业,对改变人们的生产或生活的质量和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社会对高等院校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2001年高等院校才恢复“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从某个程度上来讲,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和相关工程学科,包涵面广但系统性却很强,尤其需要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这些特征加上教学经验的相对缺乏,易使专业发展的定位不明晰.那么,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究竟如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什么、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性怎样、应采取何种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尽快实现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应当成为目前我们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教育资源的合理并有效的利用,也关系到是否能科学地建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教育部在200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报告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据,对不同的类型专业人才确定的教育与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虽然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但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上还需要不断优化与改进.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深入挖掘学科专业的内涵和性质,从不同专业的学科特征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使教学系统的各功能模块有机衔接而又互为补充,共同满足本专业对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把专业人才培养划分为研究型、工程型、技术应用型与技能型四类.从需求领域来看,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按照人才特点和行业特征,主要分布在物流科研人才、规划与咨询人才、第三方物流人才、国际物流人才和生产企业物流人才等五个方面.从需求层次来说,基本可以分为物流操作人员、物流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员三个层次.现代物流业正朝着精益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范畴,物流管理人员要求具备良好的物流基础知识、物流管理理念及相关法律法规,不仅要熟悉相应的物流流程,同时要了解相关部门的运作,使物流运作与其他环节相互协调,不断提出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从系统的战略高度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在理论教学体系方面,国内较多高校大多开设的是功能性课程,国外高校重视战略性课程,从供应链及其流程角度分析物流,培养学生用系统思想分析物流问题;国外高校结合自己的特色,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或物流金融等方面进行交叉课程的开发,而国内高校在这方面亟需提高;国内高校虽然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的比重,但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仍需要提高.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国外有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学生技能的有效培养,国内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功能不够全面和完整,同时需要其精细化,许多高校的实验实践教学通过一些模拟软件或仿真软件模拟物流业务处理的流程与环境,或者完成入库、储存和出库作业的简单WMS操作过程,流程扩展性差,性能不够全面,与理论知识结合性较低,没有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物流岗位群,且从专业群的视角充分完善与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岗位群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出发点,专业群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岗位群是根据专业特点和内涵,结合相应的培养目标,该专业学生未来有可能从事岗位的集合.专业群是由若干个紧密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组成的专业集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专业集群化可以实现相关专业教育资源的相互共享,提高专业交叉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教学水平,在专业群视角下按大类要求细分并组合出新的知识模块或课程模块,岗位群视角下物流管理与其它专业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岗位群视角下物流管理与相关专业关系示意图
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从人才能力需求的要求、岗位的设置,进行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进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或业务流程进行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优化;另一个方面,从专业群的视角出发,可以用相对较少的资源投入构建一个较全面、较先进与稳定的教学体系,并有机衔接重要专业,有效地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有力地发挥学校各主要专业的整体优势.
总而言之,从岗位群和专业群两维视角下,内外兼修、统筹兼顾,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类型、方法既有针对性,又避免了同质性,各院校可以依据自身办学实力与资源条件、学生潜质及兴趣、地方人才需求等因素灵活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而又深入地挖掘专业特色和能力,培养更加适用的创新创业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以我校为例,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等许多专业由于企业对象相同,行业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似,共同形成了一个专业群.基于此,且从岗位能力设置的要求出发,研究如何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3.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分析
结合以上,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成为一种新趋势和新要求.现代物流包含从供应方至需求方商品及其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涉及多环节和多领域,最终解决方案的拟定需要充分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验经验,可以用知识与技能来加以代表.物流管理的专业特征决定了它的知识具有跨学科和交叉的特点,考虑到市场对物流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其知识也是不断发展和改进的.其具体的应用背景和环节,同样也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作为基础.由此可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需要结合人才培养水平总体特征和目标,探寻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趋势对物流管理人才的现在及未来的需求结构,有机地构造一个框架中不同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为学生提供机会训练岗位角色及其新的技能和思维方式.
3.2岗位群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细化与分解
只有将真实岗位要求与工作任务引入到人才培养之中,才能确保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由于社会对物流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走进市场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需求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
针对物流领域的行业和地区差异,调研需求层次、工作素质与知识点或能力等,针对物流运输、仓储、采购、配送、物流营销、物流信息等主要岗位群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整合知识点内容,充分剖析与描述专业的知识体系,将知识体系和知识+能力系统进行充分比对,从而论证前者的完整性和精细化程度,并使之不断得以修正.由此,细分岗位特点对物流管理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差异性,构建与岗位紧密结合的多方向重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3.3专业群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细分与组合
现代物流业涉及社会化大生产的环节和领域较广,还覆盖到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或国际商务等专业.在整个物流运作链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贯穿其中,而“商流”需要市场营销或国际商务等专业的支持,“资金流”需要会计学专业的支持,“信息流”则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支持,它们各成一体,而又紧密结合.
在上述基础之上,再以模块的形式进行合理地细分,并组合相应专业群所属各方向的课程,形成若干适应物流管理不同培养方向的、有特色的柔性专业方向,以课程模块的多样化组合的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而又多元化的发展,体现知识的高度细分及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专门知识的有效需求,这将增强物流管理人才的就业竞争力,真正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实际距离.
3.4岗位群和专业群双视角下专业教学体系的整合与优化
综合以上岗位群和专业群两个维度的分析与归纳,进行整体分析与优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资源能力的良好匹配,构建不同物流管理类职业岗位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递进式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由此,通过建设面向不同岗位需求的“套餐式”知识模块或课程模块,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按照教育部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战略思想,采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实脸研究,运用统计学理论和统计工具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建立起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改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
总之,从岗位群和专业群双维度视角出发,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以不断增强专业的竞争力,既有利于满足实际企业岗位或产业链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又有利于支撑专业形成特色和品牌优势,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同时也促进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同协调地发展.
〔1〕李秀娟.按学科大类招生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06-108.
〔2〕李静宜,张兆响.基于协同创新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4):36-37.
〔3〕郑筠,王赫鑫,刘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141-145.
G642
A
1673-260X(2015)11-0269-02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49);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13B006);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