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歌行》看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2015-11-17 11:09方思懿
长江丛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短歌行文本课文

方思懿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重庆 402660)

从《短歌行》看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方思懿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重庆 402660)

本文以古诗文《短歌行》为例,首先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对此进行比较和研究,指出设计方案的优点与不足,接着针对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有效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古诗文 文本解读 能力提升

一、《短歌行》教学案例分析

(一)《短歌行》教学案例一

教学规划:由于《短歌行》的教学时间限制为一个课时,所以教师结合课时主要规划了两个教学步骤,分别为内容导入和合作研究。

教学过程:围绕内容导入和合作研究这两个主题,教师又分设了四个活动,这四个活动具体如下:

活动一:教师领先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然后给学生讲解韵律和声调,之后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诵课文,强调首先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感知。

活动二:教师给学生剖析诗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同时根据诗文下面的注释来翻译课文,做到能够熟练说出整个诗篇的意识。诗句翻译学习完之后,教师给学生自由探讨的时间,讨论完毕后可以提出自己仍然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帮助其解答疑惑。接着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几种理解诗句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是结合典故分析、根据表达手法分析、结合语境分析以及从诗歌节奏韵律分析[1]。

活动三: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来感悟作者的感情。在理解之前,学生先要朗诵一遍课文,接着教师围绕诗人情感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例如:诗人的忧到底是忧什么呢?然后由浅入深,教师提出比较复杂的问题由学习小组共同来分析研究,最后教师再给出一个总结和点评。

活动四:学生自由发言阶段,教师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心里的忧愁及解决措施。

(二)《短歌行》教学案例二

教学时间不变,第二个教学案例也是一个课时,该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七大环节。

第一部分:导入;

第二部分:教师领读,学生掌握诵读重点;

第三部分:教师以“酒”为引线,讲解诗歌的感情主线,结合“对酒当歌”来展示作者的忧愁;

第四部分:分析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划分段落,从第三小节开始来分析作者之忧的原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此部分的内容,结合诗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以及“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教师设置了两个问题,分别为:“忧”在诗歌中分别出现了两次,这两次的含义一样,有什么区别?作者忧愁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第五部分:欣赏诗歌,归纳其中的表现手法;

第六部分:总结诗歌,升华作者的情感;

第七部分:结合所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三)分析总结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第二位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比较好。只有这样条例清晰、主次分明的课程设计,学生们才能梳理出知识重点与难点,才能建构出正确并易于掌握的知识网络图,才能更好更彻底地理解诗人所抒发出的感情,才能加深知识印象,反复巩固所学知识。综上可知,高中教师要迫切提高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防止出现以往的错误,深入解读文本,科学分析文本,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不断学习文本解读的相关知识

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积极参与定期培训组织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必要途径。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培训,教师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到文本解读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能运用到培训实践中,切实提高解读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专业教学素养

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首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只有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教师才能正确提取文本信息,科学解读文本内涵。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多看多阅读和所教教材相关的著作及文献,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要涉及到位,包括该作者的相关评论和随笔。

三、结语

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高中教育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以《短歌行》教学设计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设计,以此引出了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为了提高高中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本文提出了两种有效的方式,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和补充文本解读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积极参与培训,同时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多阅读分析名家作品及文学著作,提升教学效果。

[1]邓利萍.三种文本解读理论与文学作品阅读焦旭[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2,12.

方思懿(1980—),女,汉族,四川省乐山市人,重庆市潼南中学校,本科,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短歌行文本课文
短歌行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短歌行(组诗)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