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纪录片中意境的创造

2015-11-17 00:44
电影评介 2015年7期
关键词:营造纪录片意境

王 敏

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大都以坚守真实的精神为本质,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传达和人文关怀。正因如此,电视纪录片才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坚守真实和主观传达之间的权衡,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利用真实的镜头语言、解说词和细节特写等元素来创造纪录片中的意境,成为纪录片在坚守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同时又能传达艺术审美和人文关怀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电视纪录片中的意境

纪录片创作应该具有人文关怀和诗意的审美特性。纪录片创作者不应当只是一个中立旁观者的角色,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制造意义的电影化表述的参与者。怎样在以真实性为原则的纪录片创作中,传达艺术审美和人文关怀?审美意境的创造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意境”溯源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中国独有的诗学和美学术语。意境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如老子的“大象无形”之说。而“境”出自佛经,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能迗到的境地,后来在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才真正首创了“意境”一词。王国维讲到“意境”是情与景的统一,是情景交融。它对“意境”之本——“情”与“景”作了新的明确界定。他指出:“‘景’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是客观的、知识的;‘情’为人对事实精神之态度,是主观的、感情的。”[1]宗白华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曾这样评价张旭的草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的各种变动的形象……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并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他以为意境就是:“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应。”[2]在我国文学史上,虽然历代的文论家对意境说法不一,但其中心思想都是指文艺作品中情与景合、意与境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通常所说的意境是指在抒情的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意境,原是中国诗歌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是诗的专利。现在已经扩展延伸到一切文学艺术领域,大凡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具有了一种融融的诗意,人们便称誉其有意境。

(二)电视纪录片中创造意境的必要性

有意境的电视纪录片不仅要有精致的画面,在流动的画面组合中,还要有创作者的主观引导。电视场景的转换非常快,观者在欣赏的同时往往没有足够的思考体会。有意境的电视节目,应该能够带给观众更多思考和回味的空间。而意境营造,不仅表现为屏幕形象本身的“栩栩如生”,更表现为能够激发观众“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营造意境是十分必要的。

二、纪录片中意境的创造

在纪录片中,镜头语言、画面剪接、解说词和细节特写构成了纪录片独特的话语形态,它不仅决定了一部纪录片的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作品意境的高下。那么,如何利用这四大元素来营造意境?

(一)镜头语言中的意境创造

镜头是影视作品中的独特语言,影像是镜头运用的结果。电视纪录片是通过影像来记录历史、记录现实,所以“以像尽意”,用图像也就是镜头画面来营造意境就尤为重要。比如康建宁的纪录片《沙与海》一片中,有个小女孩在沙丘上行走的镜头,使不少观众流下了感动的眼泪。陈晓卿的《龙脊》曾多次用了山坡上孤零零的一棵树,它使许多观众体味到生活的艰辛。田川一郎的《天堂的气息》讲的是风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多的则是优美的视听享受以及由此而引出的更加遥远的联想,使我们切实感受到屏幕上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更丰富的内容。

(二)画面剪接中的意境创造

艺术不仅来源于生活还高于生活,剪辑就成了变生活真实为艺术真实的手段。中国古典戏剧、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在处理时间和空间的技巧上,常常与蒙太奇镜头语言处理画面的方法神似,这为我们影视艺术创作和发展,提供了美学的启示。”[3]好的剪辑是电视作品的“神来之笔”。它通过蒙太奇的剪辑组合,在音乐、音效、特效等各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调度下,产生见景生情、情景交融、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从而营造意境的空间,富含无尽的意蕴。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火爆荧屏,该纪录片正是通过成功地运用碎片式的剪辑方式,将美食进行地区的组合,通过美食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例如在《主食的故事》中对馍的不同吃法,介绍了山西的花馍、黄土高原的黄馍馍和陕西的掰馍;对于面,则讲了“兰州人一天的开始”——兰州拉面,以及岐山臊子面。在《时间的味道》中,讲了“腊味”的区别:香港腊肠的咸香和湖南湘西腊肠更为原始的味道。“吃”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通过这种碎片式剪辑,《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在片中营造了浓浓的情感意境,所表现出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而且贯穿其中的人文情感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三)解说词中的意境创造

意境是一部电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总体艺术感受,一幅画面,一段音乐都能将观众带入某种意境,但仅仅依靠画面和音乐难以让观众理解层次更深的东西,这时,解说词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好的表达主题和创作者的思想,同时引导观众,帮助观众更好地发挥想象力。

纪录片《赵家有女》中的赵红艳是位能吃苦、个性倔强的农家姑娘,对此编导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巧借她家桃树的成长经历——从一颗不起眼的桃核儿顽强长成一棵幼苗,从曾遭雷劈到现在满树桃花——来说明她的性格的成因,片尾用解说词进一步以树喻人,借景抒情:“西白马的春天来得迟,去得快,没等桃花开个够,满枝的桃子已经红了嘴、下了树。红艳说,她家这棵桃树结的果虽然小,但味道特别甜。四世同堂的赵家期盼着,来年的桃花开得更艳,果实结得更甜。”

(四)细节中的意境创造

细节描写常常是含情最浓的笔墨,也可以说它最能激起观众心绪的波澜,观众往往在细节描写处,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观全豹”,望腾云而感神龙。所以,细节描写运用的好坏,至关意境的创造。电视纪录片中的细节包括对片子中人物、场景的细致捕捉和表现。这些细小的点对强化整个片子效果,营造意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比如经典纪录片《话说长江》里,细节是用得比较多的意境营造方法。在《告别家园》一集中,三峡移民动员时,一位村民指尖燃烧的烟蒂,一位大妈离家前将一个针线包塞进行李袋中,水手冉应福移民到安徽去喂猪,写下“反正爱国”的横批,这些细节的刻画表现了移民的惆怅、感伤、无奈等心理状态,这样人就变得很饱满,画面变得很有感染力。

在《舌尖上的中国》之《时间的味道》一集中,香港大澳岛一位做虾酱的老奶奶,一脸沧桑的褶皱、沉静的微笑,给观众留下了不灭的印象。片子中老奶奶故去老伴的照片特写和一张椅子的空镜,营造出了悠长温暖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情感时间的味道。这才是这部片子真正展现给观众看的东西。

“意境”二字,“意”,是指编导者的精神境界,编导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编导者头脑中的创作意向。“境”,是指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整体表现出来的艺术氛围。所以编创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艺术修养;同时还要善于捕捉细节,协调好画面、音乐、解说词以及剪辑等各个方面,从而得以实现完美意境的创造。

[1]王国维.人间词话[M].江苏:古吴轩出版社,2012:4.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73.

[3]黄会林,绍武.黄会林绍武文集:影视文化研究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猜你喜欢
营造纪录片意境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营造方寸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