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彻的武侠电影特征

2015-11-17 00:44
电影评介 2015年7期
关键词:阳刚之气阳刚白衣

姚 瑶

一、选题上的时代背景

(一)钟爱乱世

在张彻的电影选材中,可以很明显发现,他的作品在时代背景的选择上格外钟爱乱世,人物的塑造一般都选择在纷争不断的江湖世界里,能够最好地展示快意恩仇,选择的多是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张彻自我的生长也在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里,能深刻的感悟乱世中的世态炎凉和对阳刚精神的渴望,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多选择了这样的时代。从早期的作品《边城三侠》中就定下了基调,在他的这部作品中既有农民起义又有满清入关的明朝末期,边塞气息混合着末世王朝,乱世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他作品例如《少林寺》系列、《方世玉》等都选择这个时代的混乱中。作品《大刺客》更是选择了烽火狼烟的春秋战国、《十三太保》则是五代十国之中。那些属于乱世的血腥与杀戮,那些来自乱世的阳刚烈性表达的淋漓尽致。[1]

(二)当代与古代综合运用

在张彻的电影时代背景的选择中,可以说是古典和现代综合运用的,不仅有古代的各种乱世。除了上文中说到的众多代表作品选择的古代背景之外,还有以近代乱世之中为时代背景的电影作品,例如《唐人街小子》《上海十三太保》等等,这些作品选择了战乱的现代社会,尤其是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上海的往事,张彻将视线放在了上海的乱世中也为其作品增添了一抹动人的乱世色彩。[2]乱世都是一样的乱世,不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乱世中的人命如草芥,要想生存必须要不断强大,侠义和阳刚之气便是强大的代名词,张彻选择了乱世是因为他的武侠精神需要乱世来成全,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

二、浓郁的阳刚之气

(一)暴力场面之下的阳刚之舞

血腥和暴力之下的阳刚之舞能将那股阳刚之气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张彻的电影中有众多的“盘肠大战”,大量的暴力血腥场面可谓触目惊心,张彻武侠电影中的暴力场面十分丰富,激烈的格斗场面、正面人物以寡敌众的盘肠大战,无数好看的群雄逐鹿,各种超乎常理伤害之后的绝地反击。其中作品《保镖》最能体现,整部影片最为吸引人的当属最后的塔内伏击之战,主人公骆逸的鏖战,四面埋伏、无数杀机,各种格斗场面蔚为壮观,塔内的七级浮屠更是体现了张彻电影中血与肉的祭奠。而且在张彻的电影中的主人公有很多都是单枪匹马闯荡江湖的英雄,而且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而不计名利得失的不羁英雄。张彻电影中的“盘肠大战”中的那些溅在每一步中的血映照着勇士的勇往直前,将“阳刚之气”跃然于荧幕之中。

(二)英雄末路的舍生取义

凡是都过犹不及,英雄亦如是,在张彻的电影中的那些英雄都是血气方刚的英雄少年,英雄注定是悲凉的,犹如绚烂绽放的烟花,那些绚烂之后的灰烬与寂寥才更能凸显出英雄的阳刚之气。在张彻的电影中,那些英雄任务例如《马永贞》中的谭四和马永贞以及《大刀王五》中的王五,都为了伸张正义以死明志,在生命最为绚烂的时刻选择绽放之后沦为灰烬,让最绚烂的一刻定格然后完结,没有“英雄暮年”的英雄显得更加阳刚和热烈。在张彻的电影中,英雄的视死如归并非只是英雄生命的完结,而是英雄精神的极致表现。张彻的电影中,信仰比生命更重要,这也是英雄的归属,更好地展现了张彻武侠中的英雄情怀。

(三)惺惺相惜的英雄情怀

在张彻的电影中,儿女情长显得很淡,而英雄之间的兄弟情义、惺惺相惜则展现得更多一些,在他的电影世界里,那些英雄们都为了师徒之恩、兄弟之谊来赴汤蹈火,“士为知己者死”的桥段在张彻的电影中比比皆是,《断肠剑》中的李岳以死来报答朋友的知遇之恩,《报仇》中的关小楼则是为了兄弟情义。在张彻的电影中“冲冠一怒为兄弟”也有女性的烘托,昙花一现的爱情也是用来衬托兄弟之间的铁胆豪情。即使在以女侠命名的《金燕子》中,虽然也有柔情,但是更多的却是诉说的主人公学习武艺报仇雪恨的故事。张彻的电影中重视手足兄弟,因此塑造了大量的荧幕兄弟像狄龙与姜大卫、王羽和罗烈等等脍炙人口的荧幕英雄搭档。可以说张彻的阳刚精神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这些兄弟的情谊与肝胆相照中。

三、侠义情怀的展现

(一)古典戏剧元素的借鉴

在张彻的武侠电影中,为了更好的表达侠义精神,张彻对我国的戏剧元素进行了大量的借鉴和应用。像张彻电影中的经典桥段——白衣胜雪、死亡之舞和盘肠大战,其实都来自我国的古典戏曲。他的电影中有着经典的死亡之舞就是源自于京剧之中,像在《报仇》中的开场就是京剧《界牌关》关玉楼饰演的罗通在舞台上进行了京剧演绎。而在张彻的《西游记》创作中,开场就是京剧的舞台打斗,而片中的豹大王的化妆则直接就是京剧脸谱的使用。京剧中有着众多的英雄情怀与张彻的电影遥相呼应,体现了武侠精神。[3]

(二)白衣飘飘的侠士造型

在张彻的电影中随处可见那些白衣胜雪的侠士形象,这也是张彻武侠电影的又一展现元素,在其初期作品《变成三侠》中就进行了相应的尝试,并且在《独臂刀》《大刺客》等电影中进行了延续,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张彻武侠电影的一大重要视觉符号。所谓“壮士衣冠白胜雪,一轮肝胆映明月”白衣胜雪,也表现了侠士的不染尘埃的节操以及肝胆相照的兄弟情义。而且白衣胜雪上的鲜血淋漓也更映衬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加上“白衣缟素”之下的英雄悲剧也将壮烈的消亡显得更为壮怀激烈,展现了其英雄气概。

(三)壮怀激烈的斗争场面

在他的电影中,处处都是壮怀激烈的斗争,“盘肠大战”更是随处可见,无论是《独臂刀》中的方刚、《保镖》中的骆逸、《报仇》中的关小楼都有着激烈的武打场面,在张彻导演的多数作品结尾主人公勇斗群敌,都有荡气回肠的“盘肠大战"上演。张彻用那些血淋淋的盘肠大战给他的武侠精神书写了一笔浓墨重彩。

(四)失落的女性角色

在张彻的电影中,走的是阳刚路线,而女性角色则是万绿丛中花一朵,虽然也有娇艳,但终究由于稀少甚至一度成为了点缀。其实,在张彻的电影中女性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金燕子》中的谢如燕、《独臂刀》中飞小蛮,如果没有女性角色的设立,剧情便没有办法更加合情合理的发展。尤其《金燕子》中的谢如燕,在新化旧爱之间的犹豫甚至造成了两位英雄的为难。在很多男性阳刚之气过多的作品中,例如《三国演义》中女性角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却是剧情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线索。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或许只是借口,但是毕竟是一个合理的借口。话说百炼钢中的一指柔情才更显珍贵,才更能显示出英雄气概来,便是“无情未必真豪杰”的英雄点缀。

结语

在张彻的电影中,看到的是一个百炼成钢的男人江湖,短暂的柔情点缀了刻骨的阳刚之气,张彻作为香港电影乃至我国电影的奠基人,对其电影的解读对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电影是一门艺术,武侠电影更是快意生活的一部精彩绝伦的重口味作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斑斓多姿,张彻与他的阳刚精神仍在继续和传播,我们有理由坚信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也将随之源源而来。

[1]赵柯.经典武侠片[J].新闻周刊,2002(11):77.

[2]乔洁琼.英雄末路,路在何方——新世纪武侠电影的思考[J].东方艺术,2005(6).

[3]张彻.张彻近作集[M].台湾: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25.

猜你喜欢
阳刚之气阳刚白衣
心存阳刚之气,书写青春华章
白衣赞歌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剔除金石气中的杂质,保留纯粹的阳刚之气
白衣英雄
康熙:阳刚雄健
觉醒
分布式电驱动商用车驱动防滑控制
白衣渡我
一袭白衣一生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