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浓 茶淡
片片树叶落入水中,翻滚、沉浮、舒展,获得了新生,也改变了水的味道与颜色——茶,它就这样与我们相遇。
“茶”字的写法有点渊源。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荼”字去掉一划,写成茶——人处在草木之间,一直通用到现在,它反映的,是人面对自然的态度。
茶的清香一直飘荡在中国历史上空,渗入生活方方面面。“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诗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旧时民间行聘以茶为礼,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于是就有了王熙凤对黛玉的调侃:“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外出做客,主人若端茶,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若主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茶入江湖,便添几分江湖气。各帮各派若有了是非,先不急着诉公堂、“摆场子”,而是请双方都信得过的人出面调停,地点多选在茶馆,名叫“吃讲茶”。人间纷扰多,清茶蕴乾坤。
人常说“禅茶一味”,品茶如参禅。在佛家看来,茶人追求的清净、自然、融和,与佛法追求的空灵境界是相通的。茶能提神、消食、提高专注度,是禅定入静、达到身心轻安的必备之物。而茶苦后回甘的特性,又能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理解这种意境,全凭感觉,当代居士赵朴初的一首小诗,或可帮助我们领略一二: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职场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每天的工作从喝第一口茶开始。就像有人思考重大问题时喜欢点上一支烟,不是烟能助思,而是似乎有了这么个动作,这么个仪式,才能接通思考的磁场,滑入思考的轨道。喝茶也如是,嗅着茶香,看热气飘散,仔细抿一口后,似乎找到一种平静与平衡,工作开关“啪”的一声打开了。
现代人再忙碌,也有独处时光,也会邀二三知己共饮。那时,一杯清茶在手,便开启一段缓慢而温暖的时光。岁月酿成了茶的味道,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每个喝茶人其实都在修行属于自己的茶道,而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说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刹那体会永恒。
有空,一起喝杯茶。
生命最惬意的部分
人到中年,生活一步步更有规律,更有质量,在每天钟摆似的摇晃中,总有些很惬意、很舒服的事,让我们挣脱生活的琐碎与平凡,实现精神越狱,触摸到天地人的和谐,身与心的安宁。
读书是其中之一。杨绛先生曾说过:“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如果不对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这半年,在新浪公开课、TED演讲、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赏析、蒋勋老师的《吴哥窟之美》、孙皓晖老师的《大秦帝国》中穿梭往来,在感悟感动、欢笑悲伤中,体察历史兴衰规律、人性的幽微复杂,与之俱来的深刻与平静,让人很是享受。回归现实,时空观、方向感与境界格局仿佛都有了重新的调整与摆布,头顶虚空,脚踏实地,对,就是这种感觉。
与运动交朋友,不离不弃。曾尝试做瑜伽,虽没能坚持下来,但它的运动理念一直影响着我:“不跟别人比,尽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游泳,找到鱼儿的感觉;跳舞,沉浸在节奏韵律之中;快走,心无旁骛,每一个细胞都打开,这些运动都很好,但最后坚持下来的是打乒乓球,因为运动量可控,因为对眼睛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因为身边有一群爱好者。和他们一起尽情扣杀,一起开怀大笑,失眠之苦也渐渐远离。球打到现在,水平提高有限,快乐指数保持恒定。看来,对一项运动的坚持,内心喜爱是因素之一,有个固定的团队也很重要,那些需要凭意志坚持的运动,不太适合我,放弃也罢。
去远方旅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都市人的梦想,去陌生的国家尝尝当外国人的滋味,在不同的城市当个行者,全新的风景与民俗,让我们麻木、钝感的器官恢复灵性。扑捉风,聆听雨,嗅到泥土芬芳,看见星河灿烂,继而会听见偏见与狭隘破裂落地的声音,有那么一刻,会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对我来说,旅行最享受的时刻是发呆,坐在石块上、躺在草地上,目光迷离,头脑空白,什么都隐去、淡去、远去,身心空灵,那时才知道顾城的诗写得有多好:“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定格的回忆
有部日本电影叫《下一站天国》,影片假设人去世以后,不管你这一生活多久,到天国之前,要到一个类似办公厅的地方,有人会问你有没有一个定格的时刻是特别想要回忆的,有的人怎么想都想不起来,有的人比较确定,那个定格很快就找到了,找到以后,他们会帮你复原场景,然后让你再拍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就是带到天国去的护照,所谓的天国,就是这一生那个愿意定格的回忆,那里的景物、在一起的人、要做的事,都是你最愿意为之停留的。
影片里的人选择各不相同:在迪士尼乐园开心游玩的、盛夏时节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电车上,微风拂过脸庞的、穿着哥哥买的大红裙子跳舞的、和恋人坐在长条椅上脉脉对视的,伏在妈妈腿上晒着阳光掏耳朵的……五花八门的定格瞬间,流淌出的情感温度是相似的,触之摸之,那里有爱、有暖、有希望,在死亡笼罩的黑色底板上,在日本文化惯于营造的内敛、阴郁的意境中,这些选择显得明亮、温暖而动人。而那些给不出答案的人,则进不了天堂,四处游荡。
这部影片让我感动亦触动,基于传统文化中比较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终究没敢和人多交流,只是轻声问自己,如果真有那样的一个选择时刻,会选择什么?生活的片段一一回放,我发现自己愿意停留的,和工作无关,和家人有关。和外婆一起包饺子的时候;抱着妹妹在路边等妈妈下班回家的时候;坐在爱人的自行车后,将头靠在他后背的时候;静静凝视儿子幼时熟睡脸庞的时候……
不由想起微信朋友圈里的一个段子,说当前国人对成功的理解与追求比较狭隘,逃不脱名利二字,而对普通家庭幸福的成功不认可,这是很悲哀的。结果点赞的朋友很多,看来大家在心底已接受一个平凡人的幸福与成功,不一定高官厚禄,有一份喜爱的、能确保生活的工作,家人安康和睦,足矣。
每个人对于人存在于社会的价值,理解不一,答案不一,但爱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爱家人,给家人更多的温暖和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馈社会,影响他人,让社会因自身的存在而更美好,无论如何,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简介:虞晓,女,48岁,现任上海铁路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国铁路文联会员。曾在《经济日报》《工人日报》《新民晚报》《人民铁道》《上海铁道》等发表过多篇新闻作品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