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 培育公民的友善理念

2015-11-16 01:45夏家春杨守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

夏家春 杨守金

摘 要:友善的本义是指像朋友一样善良。友善在维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培育、践行公民的社会主义友善理念,无疑能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实的价值观基础。儒、释、道关于友善的思想,对于培育国人的友善理念,传承中华民族的友善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善待亲朋好友,善待大众,善待自然,使友善变为一种自觉行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友善理念; 传承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4.02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4-0090-04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在公民层面,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在公民层面的四项道德规范建设中,友善是人的一项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为人处事的出发点和根本,是一个人成功、成才和发展的第一要素。

一、友善的渊源和界定

1.友善的释义及其源流

在阐释什么是友善的概念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友”,什么是“善”。在中国古典文集中,“友”和“善”这两个词是分开使用的。所谓“友”,其意思为彼此有交情的人,或有亲近和睦关系的人。本义为“朋友、友好”。“善”,会意字,从言,从羊。《说文解字》解释之:善,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康熙字典》解释之:“善,吉也,良也,佳也。”本义“吉祥”。“善”,做形容词用有“完好、共同满足、吉、美好、善良、慈善、应诺、慎重、高明、熟悉”等义项,做动词用有“擅长、修治、羡慕、认为好、赞许、友好”等义项,做名词用有“好人”的义项,还做姓氏。还有“好好地;多;常;易”等义项。由此可知,从词源学的角度讲,友与善是有很大区别的,在长期的语言演进过程中,两个词融合,形成为新的词汇——“友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之:朋友之间亲近和睦。故此,友善本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朋友一样善良。

2.友善的界定

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往较为封闭社会的小圈子,友善的品格在人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影响,同时,对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友善的外延在逐步扩大。友善,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甚至于扩大到个人、社会和自然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友善的概念应该定义为:友善是善良地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观念;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关系;是人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以及善待自然的行为规范。

首先,友善作为观念,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共同的理解和认识,不单独为中国所特有。民国时期大善人熊希龄曾经如此评价善念:“孔教言仁,又曰博施济众;耶教言博爱,又曰爱人如己;佛教言慈悲,又曰普渡众生。”[3]所以,友善无国界,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共同的理念。

其次,友善作为一种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他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关系。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内引导公民个人寻求共同的价值诉求,能够加深公民认同,友善对待彼此的利益冲突,实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统一。把友善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的准则,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

再次,友善是行为规范,使人们内心常怀友善待人、待物的胸怀,把友善当成自律行为。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培育“友善”价值观,就要实现对于“友善”价值观的内化,使之成道德自觉。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育友善的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坚持道德原则的前提下,理解他人、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特别要自觉遵守社会规章、制度,在规范自我行为的同时磨砺道德意志,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在维护和促进自我利益的同时,努力完成作为公民所应该承担的职责,爱岗敬业、诚信待人。

二、中华民族友善的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理论有丰富的友善内容,儒、释、道三家相互传衍,倡导劝善教化、积德行善。千年以来深入人心,已经成为风俗。

1.儒家的友善思想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占了文化思想的主导地位,而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就是“仁”。“仁”在形成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规范和引导人们思想行为准则等方面,影响久远,“仁”的思想核心内容,就是爱人之心。所以,儒家认为,善就是仁,仁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4]即“仁者爱人”,就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友爱、友善,强调要“推己及物”、“推己及人”,关爱他人,儒家的这一思想可以说算得上是古朴的、原始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儒家还强调道德情感和伦理的结合,孔子特别强调人们要注重道德实践,提出“仁”的实现必须发扬止恶扬善的精神,需从“孝悌”“忠恕”等基本实践开始,从内心深处认真反省并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特别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这就是中华民族友善思想的萌芽和起点。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7]就是说要用对待兄弟(博爱的英文“fraternity”就是兄弟一样的、友爱的意思)般的感情来对待周围的人,从而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亲和友善的温情关系。

孟子强调与人为善。孟子透过对于“仁”的意义,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并得出了新的结论“仁,人心也”。[8]在他的性本善理论里面提出了善良的内在精神实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9]孟子还提出了与孔子大同世界相类似的充满友善情谊的理想社会——“死徒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10]孟子把“仁”建立在人皆有“恻隐之心”的道德基础之上,使得“仁”所追求的目标,演变成了追求“善”的道德价值。与此同时,孟子把孔子的仁爱思想进一步向前推进。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1]由“爱人”推广至“仁民”并向“爱物”去扩展。意思是说,人要充满对至爱亲朋的爱;对普通大众的爱;对世间万物的爱。友善范围逐步扩大,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2]

儒家把内省作为修炼的第一要素。我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一行动的体现。时刻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仁义的标准,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儒家自孔子开始便十分注重这种从内心的修养方式。孟子的“内省”修养方法,名为“存心”,也被称为“求放心”。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扬了孔孟的“内省”修养方法,程颐的修养方法体现为“诚敬”“致和”“集义”。王守仁的修养方法则为“致良知”。

中国儒家特别强调与人为善,虽然没有把“友善”作为独立的道德行为规范提炼出来,但是,它却包含在“仁”的思想中,“仁”的思想中,体现友善的理念。“友善”不一定爱人,然而,爱人一定对人或者对物友善。“友善”这一道德思想,从一开始就渗透于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之中,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的道德秩序、道德关系及人们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成为华夏民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意识。

2.佛家的友善思想

佛教受到中国儒家等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被消化、改造之后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异常丰富,佛教的社会功能主要取向于劝善化俗,规劝人们止恶扬善。南宋皇帝孝宗和清代皇帝雍正都有“儒家治国、道家治身、佛教治心”的说法,显示了佛教追求精神的崇高境界。

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佛门友善思想渊源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古印度梵文中,“慈”含有纯真的友爱之感情,“悲”为哀怜、同情之意味。对于佛教信众来说,欲修炼成圣佛,须胸怀慈悲,佛门还进一步宣讲“大慈大悲”,把慈悲的大善理念扩大到无限领域,延伸到普度一切众生。《大度智论》有言:“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家的这种慈悲心是纯洁无瑕的。

僧徒要想摆脱轮回,脱离三界之中,须心怀慈悲之精神,普度众生的善念。《大宝积经》有言:“能为众生作大利益,心无疲倦”“普为众生,等行大悲。”佛法这种不舍众生、不舍世间的利他主义精神,同样在《法华经》中得到体现:“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恒求善事,利益一切。”所以,佛教高僧一定都深怀大慈大悲之心。以自身的行动,引导、敦促人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内省律己,克服私欲杂念,去恶扬善,修炼成高尚的人格情操。在佛教慈悲观教导和世俗道义力量的影响下,佛门弟子基本能做到以慈悲为怀。

这种情况下,佛教的慈悲理念与儒家仁义之道、仁爱之心就具有了彼此相通之义,民国人士对此有这样的评说:“儒学盛兴之极,乃有佛教,儒、释、道相互传衍,数千年来深入人心,成为风俗。”[13]融会儒、释、道诸家的善念,对普通民众宣讲积德行善,以形成仁义之风俗。

佛教为实现劝善的目的,提出了因缘业报论,亦称作“果报论”。佛教认为,“业有三报:一现报,现做善恶,现受苦乐。二生报,今生作业,来生受果。三后报,或今生受业,过百千生方受业”。[14]善恶行为有一种的潜在力量,在跨越时空的状态下承续相沿,生起一种被称为“业力”的东西,根据现世人的行为表现,给人们带来或善或恶、或苦或乐的因果报应,由前世引发至今生,并延伸至来世。由此,便形成恶业恶果、善业善果的业报轮回效应。这种效应具有极大的威慑力,时时刻刻规范着人们的善恶行为。怀着对来世受苦受难的恐惧心理,人们自然注重自身的修养,友善对待任何人,尽一切可能地行善积德,广结善缘。

3.道家的友善思想

《老子》《庄子》及其他道家(教)的文化典籍中,蕴涵丰富的友善伦理思想,诸如“清净无为”的人生哲学以及“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理念,成为古代中国传统友善思想发展进程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起源。

道是宇宙自然万物运行变化的真理。道教认为宇宙自然系统具有规律性,这就是“道”。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由“道”产生的。这个“道,”既是万物之宗,也是万物之始,更是万象之源。使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道教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源,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协调阴阳,顺应自然,维护自然生态,保持和谐,才符合自然规律。道教思想侧重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著,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天、地、人,亦即自然、社会、自我三者整体和谐统一,体现了一种大生态系统的整体友善与和谐。

道教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天然的命运共同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和健康发展,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生态平衡的自然关系。老子《道德经》极力宣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5]它反映了人类的生命系统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系统的最佳的、最自然的相互协调友善的和谐统一。《太平经》的“承负说”亦成为后世友善活动的依据。“承负说”是在“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善恶报应论和天人感应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认为,任何人的善恶行为不仅在自身遭报应,而且对后世子孙也产生影响;而人的今世祸福也都是先人行为的结果。如果祖宗有过失,子孙也要承负其报应,其报应范围前后各延伸五代。

总之,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友善文化思想,为当代友善理念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氛围。

三、弘扬中华民族友善理念

1.友善的公民道德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了活力,解放了生产力,有效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能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个人的自我意识日益觉醒,愈发渴望在社会中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而市场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与个体的功利目的又必然引起个体间利益的冲突,使个体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紧张,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保护主义盛行,竞争不公正、不公平等社会现象,市场环境处于无序状态。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良好秩序的建设,扰乱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友善的公共生活毋宁是一种和谐的力量,要维护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要坚决摒弃不道德的行为,怀着友善的心真诚对待他人,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友善相处,在符合基本的道德良心的基础上,构筑合作和竞争的友善关系,建立和谐社会。

2.倡导全方位的友善道德观

首先,要提倡关心人、尊重人和理解人。友善的前提是学会尊重别人,必须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习惯,善于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对待他人是否和善,是检验一个人宽厚友善的标准。荀子说:“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16]我们要倡导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友善氛围,我们要倡导每个人都来做好公民,共同创造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秩序。这个社会虽然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是,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友善和谐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才能促进事业的进步、生活美满幸福。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友善。

其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友善。社会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7]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要科学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友善、和谐。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最后,爱护我们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使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友善。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人与人不仅要友善相处,还应该学会友善地对待自己身处其中的自然环境,我们要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本身。友善对待大自然,对待动物、植物,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和惩罚。在人与自然界之间,友善能够让我们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将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拓展到善待社会,善待自然。

参考文献

[1][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9(1).

[3][13] 周秋光.熊希龄集(下册)[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1389,2003.

[4][5][6][7][8][9][10][11][12] 孔丘,孟轲.四书[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203,133,193,195,524,364,393,576,

313.

[14] 尚海,傅允生.四大宗教箴言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57.

[15] 老聃,庄周.老子·庄子 [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45.

[16] 饶宗颐.荀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5.

[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