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幼儿自发性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2015-11-14 19:09张艳丽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自发性学习无处不在,自发性学习是幼儿天然的且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幼儿教育改革日渐深入,对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支持幼儿自发性学习的基本态度正在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从家园共育的角度审视,家庭中对幼儿自发性学习价值的关注,尚未在实践中提升到应有的高度,这可能是家园合作亟需得到改进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自发性学习;问题;对策

家庭是幼儿习得生活经验、生存技能,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重要场所之一。在现代社会,家庭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彰显出其特殊性和不可取代的价值。家长如何把握幼儿的各种学习方式并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给予其支持,已经引发许多学者的关注与思考。其中,在家庭教育环境下,作为幼儿本能的学习方式之一的“幼儿自发性学习”,针对其内涵、特征及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笔者在本文做出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幼儿自发性学习的内涵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的,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他们倾向于从自我的角度认知问题。因此,自发性是幼儿的一种天性,幼儿生而具有学习的能力,自发性学习是幼儿探索周围世界、建构知识经验的自然表现和有效方式。霍尔特曾经对幼儿在各种场合的学习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得出了关于幼儿学习的许多规律性认识。他认为,幼儿有一种适应本身特点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他们用起来自然有效,得心应手,所以正是在上学以前,幼儿能够学的最好。蒙台梭利认为,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是其内心有股“自然朝外发展的内在潜力”或称为“生命的冲动”影响所产生的。当幼儿反复做一个动作时,幼儿即与所接触的事物产生生命上的交流活动(此即为学习)。幼儿在反复的动作中,其心智活动方式亦不断的变化、成长,直到反复动作的结果令幼儿满意时,幼儿内心会产生自发性的学习行为。杜威认为:“学习是自发的,它包含着心理的积极开展。它包括着从心理内部开始的有机体的同化作用。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必须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一观点表明,教育必须从探寻幼儿本身的本能、兴趣开始,培养幼儿的自发性学习,而且自发性学习很重要的表现是“心理的积极开展”。

综上,所谓自发性是指人本身就具有的、渴望表现自我的一种特征,它能给分带来快乐与充分表达的自由感,是习得自我实现的一种体验。在幼儿身上,天然存在着一种不受外界强制而能使其技能活动向着未来发展的精神推动力,幼儿的自发性表现的比成人更自然、更充分、更具有发展价值。

二、家庭教育环境中幼儿自发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支持和辅助力量,在家庭教育情境中幼儿同样存在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其一,“幼儿自发性学习”,即由幼儿发起并由幼儿控制的学习活动,受幼儿学习动机支配,学习本身就是幼儿的内在需要;其二,“引导性学习”,即由家长介入的学习,根据家长介入程度,可再分为完全引导性学习和非完全引导性学习。与引导性学习相比,幼儿自发性学习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学习内容的生成性

当幼儿面对一个个偶发现象或问题时,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主动展开探索活动。在家庭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内容或方式的任何一点改变,都能成为激发幼儿探索的生成性事件。例如,在草坪上踢足球的幼儿,偶然看到球从旁边的土坡上快速滚下,就改变了场地,反复将球滚下坡,并拼命追逐去踢前面滚动的球,一旦踢到就大喊:“我胜利了!”事后,家长询问得知幼儿发现“在土坡上,不仅球跑的更快,人也可以跑的快一些,而且比在草坪上舒服、省力气”。运动场地和活动方式的改变并生成一种新的学习内容,给幼儿带来了新的发现和感受,促使他不断尝试和体验。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球在有坡度的场地快速滚动”的现象作为一种生成的新异刺激,非常自然的激发了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促使他主动开展探索过程并获得新的体验,自发地建构自然或社会经验。

(二)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幼儿自出生以来,就开始对周围的人进行模仿,通过模仿这种学习方式掌握各种生存技能和社会规范。但幼儿作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并非是一个完全被动、一味模仿的个体。为了达到愿望、获得感觉和体验,幼儿创造了属于自己世界的声音、字符、语法、词句,后来再通过在现实环境中的学习使自己“发明”的东西符合文化的标准,与家庭成员的行为达成一致。例如,一幼儿在玩橡皮泥的时候,开始在模仿妈妈“搓”汤圆,随后一幼儿做了一个形象逼真的蘑菇展示给大家看,并得到了妈妈的表扬。于是,在其受到夸奖后不断发挥想象力用橡皮泥创造新的物体形象:做各式各样的馒头,做各种简单的小动物等。在上述事例中,幼儿的自发性学习有助于幼儿的创造性表达,并给幼儿带来快乐。

(三)学习经验的整合性

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接触过程中获得各种体验,在自发性学习中,幼儿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加以选择和整合经验,来处理生活、游戏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例如,一幼儿在家里玩拼插玩具时,看着摆在地上的一个个插件说:“我们有好多不同颜色的小鱼啊,我们来钓鱼吧。”同时右手伸出一根手指,左手从圈里拿出一个玩具,并套在手指上说:“钓鱼啦!”后来幼儿又分别扮演商家和顾客,开始“卖鱼”游戏,又玩了很长时间。在上例中,由起初的结构游戏演变为后来的角色游戏,幼儿不仅在动手,也在积极用脑思考,而且调动各种有关鱼的经验,如“做鱼”、“钓鱼”、“卖鱼”、“卖鱼”,体验各种人物角色,从而整合了先前在游戏、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的相关经验。

(四)学习形式的游戏性

游戏不仅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幼儿最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具有特殊意义:游戏是幼儿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幼儿生存的一种状态,它构建了幼儿的精神世界。幼儿的游戏与学习均源自其发展的内在需求,体现了二者本质的同一性。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发、主动地进行多种类型的学习活动,是培育幼儿自发性、探究性、创造性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形式。幼儿的所有活动都像游戏,他们的学习活动就在游戏中展开,又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幼儿的自发性学习形式表现为学习的游戏性特征,幼儿的游戏与学习具有内在连结性。

三、家庭教育情境中幼儿自发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观析

(一)理解不足缺乏有效认识

幼儿的学习主要是融合性的,幼儿的自发性学习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或生活活动中,但这三种活动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这一阶段还不存在专门的学习活动。幼儿家长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的制约,坚持“教”重于“学”的态度,对幼儿自发性学习的方式、表现及特征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

(二)放任自流缺乏有效引导

自发性,可能是一种积极地主动尝试行为,也可能表现为一种消极的自我放逐,甚至是一种破坏性的发泄行为。有时家长不能及时观察到幼儿正在进行的自发性学习行为,缺乏对幼儿有意义自发性学习行为的甄别能力,对幼儿学习引导不利或者对幼儿造成干扰,甚至让幼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放任自流。对这种学习方式成家长缺乏指导经验,无所事事,幼儿自发性学习的效果不明显。

(三)介入不当缺乏有效互动

幼儿的自发性学习方式具有游戏性和创造性特征,难免会与家长预设性的教学期望有出入,有特别是在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下,一些家长坚持“教”幼儿“学”的原则,忽视甚至敌视幼儿自发进行的学习探究活动,认为这是一种“不乖”的表现而无视幼儿的意愿,用家长的权威来制止。这不仅是对幼儿的不尊重,更破坏了幼儿自发性学习的价值。另外,即使有的家长意识到幼儿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与幼儿之间进行支持性和反应性的有效性互动,不能以正确而适当的方式介入,而是过多的干预,也影响幼儿自发性学习行为的有效进行。

(四)游戏异化缺乏有效支持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家长缺乏对游戏本质和教育价值的认识,导致幼儿游戏的功能异化,幼儿感觉不到游戏的快乐、失去自发性学习的有效支持。我们强调游戏要以幼儿为本,有的家长将此绝对化,认为一介入幼儿自发性学习的游戏过程就不是以幼儿为本了,于是对幼儿的游戏不管不问,或流于形式。例如,一四岁幼儿经过小区里的一片沙地并央求妈妈他玩沙,可他的妈妈出于各种顾虑,虽然允许孩子玩沙但却提出要他游戏后回答提几个问题,比如,回答沙的特性、沙的用处等。这样被赋予外在目的的玩沙活动就被家长异化了其本体价值。

四、家庭教育情境中幼儿自发性学习的支持策略

(一)从明确幼儿自发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入手

目前,理论界对“自发性学习”的内涵尚未形成同一界定,而对幼儿主动学习、个别化学习研究较多。笔者将幼儿自发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作为家长和教师共同提高认识的首要内容予以重视。对于各种“自发性学习”的相关理论,笔者理出以下几个头绪:

第一,抓住学习内容的生成性、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学习经验的整合性及学习形式的游戏性四个维度来看待幼儿自发性学习的主要内涵。换言之,当幼儿在上述四个维度上能够体现自发性学习的各个特征时,便可以认定其学习是自发性的。

第二,认识到使自发性学习得以产生的两大关键,即:为幼儿创造民主平等自主自立的家庭环境,有满足幼儿“最近发展区”的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学习成为为满足幼儿由内而外的精神需求,自我设计、自我管理、积极主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前者的条件或环境与后者的过程两方面相互联系起来,才能互为依托地实现自发性学习及价值。

第三,幼儿是自发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幼儿的自发性学习中,幼儿会受自己好奇心的驱使,对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取舍。家长要创建一种支持性、鼓励性的与幼儿互动的心理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幼儿在充满安全感的和谐家庭环境中积极探索。在自发性学习中,家长通过与幼儿进行反应性、支持性和引导性的有效互动、适当的干预及适时的介入,以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

第四,在当前幼儿引导性学习为主的教育环境下,游戏的本质精神不断被异化,游戏作为幼儿自发性学习主要形式的功能也被消弱,取而代之的是游戏的预设性。关注幼儿游戏本质,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还幼儿一个与其天性相符的自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值得家长审视的问题。

(二)从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入手

家庭有其不同于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功能,具有目标不很明确、结构性较弱、随意性明显的特点。因此,家庭支持和培养幼儿自发性学习,应强调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把学习的动机、需求和兴趣作为幼儿自发性学习的起点。在这方面,家长可以为之努力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观察孩子在学习操作过程中的生成性内容,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特点适时创造条件使该兴趣得以延续和深化下去。当孩子学习中的生成内容因缺乏支持而兴趣即将减退时,家长可以用自己对孩子活动表示很大兴趣来使孩子的学习活动得以延续,也可以设置进一步的提问使孩子自发性的学习得以加强。

第二,在家庭中为幼儿营造一种自由学习的氛围。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有利于人际之间的互动。尤其亲子间的沟通、协调、讨论、辩论与合作,需要家长为幼儿提供一个充分自由的教育氛围。首先,家长提供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孩子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等的选择。家长要正确看待幼儿的错误、生成性学习内容及学习形式的游戏特性。因为足够的宽容和信任可以使幼儿自发性学习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尊重幼儿本能的体现。其次,家长应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供幼儿自由选择的操作材料。皮亚杰就认为,“要让幼儿主动自发性的学习,就必须通过实际活动和接触具体操作材料进行学习”。物质环境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家长应在家庭中为幼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玩具、图书、操作材料,以保证幼儿的自发性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第三,家长应积极鼓励幼儿质疑,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的多,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上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幼儿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使其对身边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不要因为司空见惯就敷衍了事、搪塞对待,而要积极鼓励幼儿质疑。

第四,重视幼儿的实践活动,为幼儿的自发性学习搭建“脚手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具有的价值高度依赖于情景。家庭拥有广泛、深入接触实践活动情景的有利条件。家长经常将幼儿带到实际情景中去学习,对激发幼儿学习动机、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整合的自发性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实践中幼儿会遇到各种情景变式,这符合自发性学习内容生成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美)霍尔特.儿童是怎样学习的.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1(前言).

[3]简楚瑛.学前教育课程模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

[4]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选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79.

[5]李红英.促进幼儿自发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幼教天地.2011(8)A版.

[6]王晓英.学前儿童的游戏与学习:内在的连结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3(7).

[7]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

作者简介:

张艳丽(1990~),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研究生,专业:学前教育学,研究方向:学前教师教育研究、儿童学习心理发展与教育。

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改善民生视角下的安徽省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编号:AHSK11-12D146)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