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平
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逐渐把立足点从教会转移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学,提高阅读能力。在课堂上,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精讲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路,然后,让学生按学过的方法去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探索出文章的思路。这样做,突破了原来“肢解式”的阅读教学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我引导学生寻径求源,抓信文章的思路组织教学,围绕学生的思路开拓做文章。这样,高屋建瓴,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句子含义也就容易领悟,还能不断地从作者的写作思路中受到启发,得到了作者如何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暗示,从而带动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全面提高。
在阅读课中,如何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能力呢?我作了如下尝试:
预习,是从开发智力入手,培养学生自觉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是整体感知阶段,也是对课文理解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大体了解文章“写什么”、“怎么写。”预习时,我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字、词、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文章的思路,对一部分课文,我事先精心设计好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如:教《挑山工》时,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什么是挑山工?登泰山时,挑山工挑着担子是如何登山的?挑山工走的路远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往往还能先登上山顶?本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课文分哪三层意思来说明这个道理的?
经过长时间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预习,使学生逐渐明白: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懂“为什么写”文章?“写什么?”然后还得弄清作者是“怎么写的?”探索文章的思路。
析题,是深刻理解文章的突破口,也是培养学生智能(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课题是文章的眼目,有些课文抓住课题进行剖析,常常能收到纲举目张,势如破竹的效果。
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时,一出示课题我就问学生:“课题省略了什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课题省略了主语――红军,课文写的 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接着,我又要学生说出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怎样飞夺泸定桥?由此,学生就找出了课文中红四团接到强占泸定桥的命令――抢时间――夺天险――夺下泸定桥的思路。这样抓住课题就比较顺当地引导学生弄清了文章及全文思路,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初步理解了课文。
文章的层次结构是作者思路的表现形式。阅读教学中抓层次结构进入了部分理解阶段,这是对课文理解的深化阶段。主要让学生弄清课文是“怎样写”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是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的重要步骤。
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我便扣住“引上狼牙山――引上绝路――引向山顶――跳下深谷”这些按空间顺序表明文章结构层次的关键词语,表明五壮士立场坚定,机智勇敢、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向学生展现一条主要情节发展的线索。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还经常引导学生抓中心,明确文章思路。在阅读课中常抓思路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得到较为普遍的提高。现在,每当我上完一篇课文,学生基本能够流利地讲述出这篇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以及怎样写,这样,一篇篇课文又犹如一幅幅蓝图铭刻在学生心中,自己作文时,就不再感到思路枯塞了,而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展开联想,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