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设计

2015-08-26 21:33高云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挑山工大屏幕游人

高云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先登上极顶”的行动中,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

3.理解挑山工说话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重、难点:

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理解挑山工说话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回顾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回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导学生围绕生疑、解疑、感悟进行概括交流。)

2.那你能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文章划分段落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3.指名汇报。

4.教师小结:根据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是一个很好的划分段落的方法。恭喜同学们,你们已经掌握了。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泰山是五岳之首,它以雄伟的气势,壮丽的景色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中外游人,可是作者游完泰山后,让他难以忘怀的并不是泰山雄浑、壮观的景色,那又是什么呢?(学生:一个挑山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呢?

生:我是从最后一个自然段知道的。

师:那好我们一起读一读,(大屏幕出示最后一自然段)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挑山工的画一直挂在我的课桌前?我需要它什么?

师小结: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不解之谜再次走进13课,继续学习挑山工(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三、品读课文第一部分,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分别是怎样登山的

过渡:作者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挑山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挑山工,了解挑山工吧。

师:谁知道挑山工是干什么的?那么这个挑字我们该怎样理解呢?(指名说挑的意思:用扁担挑着)文中多次出现这个挑字,都是一个意思吗?让我们边学文边寻找答案。

1.挑山工和游人都是怎样登山的呢?有什么特点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1、2自然段,画出描写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特点的句子。

2.学生默读,画,指名交流。

师:我们先来看看游人是怎样登山的。谁能用有时……有时……有时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生:他们有时饱览壮丽的山色,有时诵读古人的题词,有时在溪流边洗脸洗脚。

师:真是悠闲啊!想干什么干什么,挑山工可就不一样了。

生:他们登山的时候,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

师:是啊,这是作者对挑山工什么的描写,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思考:这个甩字什么意思?(挥动、抡)第二自然段中也有一个甩字,读一读这个甩字又是什么意思?(抛开)同一个字放到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师:刚才作者对挑山工进行了动作的描写,那么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折尺形路线”。

师:对,我们一起来读描写折尺形路线的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你眼前是否可以出现一个正在登山的挑山工的模样。

师:你们看到挑山工了吗?

生:我们好像看到一个正在走折尺形路线的挑山工。

师:什么是折尺形路线?我们一起来画一画,一边朗读文字,一边动手画挑山工登山走的“折尺形路线”。

生:读,画,体会。

(师小结。)

读书就应该这样,把文字读成画面,让自己走进语言文字中,身临其境才能读明白,读出感情。

师: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这样登山有什么好处?

生: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台阶,还省力。

师:对,就像我们骑自行车上坡,如果这样走S形路线是会减轻阻力。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长。挑山工一次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奇怪的是挑山工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作者对此产生了不解,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去解这个谜。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挑山工说话的深刻含义

1.小组合作学习3~6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

(1)读课文3~6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在泰山和挑山工几次相遇,分别在什么地方?每次相遇作者对挑山工进行了什么描写?边读边做上标记。

(2) 你最喜欢哪次描写,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指名汇报交流。

生:四次相遇。

(1)山下 遇到……

(2)回马岭 我们发现那个……

(3)五松亭 看见在……正是他

(4)极顶 我们又碰见了他……

师:找得非常完整。同学们,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作者运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描写了挑山工,你最喜欢哪次描写,哪次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外貌描写(教师板书)。

师:作者对挑山工进行了两次外貌描写。谁来读读第一次外貌描写的句子?然后说说你仿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露出鲜红的背心。(大屏幕出示这段话,指导学生用介绍的语气读一读。)endprint

生:我仿佛看到了体魄强健、纯朴可爱的挑山工。

师:这是第二次外貌描写,我们一起读一读。(大屏幕出示外貌描写的句子。)

还是那件褂子,还是黑皮肤,语言表达却有了变化,没有给我们重复罗嗦的感觉,这就是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啊!而且,这样的外貌重现更加深了挑山工留在作者以及我们心中的印象。

师:你们发现了吗?写人的外貌时要有选择地去描写,不能面面俱到。咱们现场来做个仿写吧,高老师当模特,就写写我这个新朋友,注意,要抓住我的特点,突出表现我留给你们的印象。

(学生说,教师进行评价。)

师:好了,你看,人物外貌描写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要留心观察才能写好。那么除了外貌描写作者还进行了哪方面的描写?

生:“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茵上抽烟。”这是动作描写。

师:眼睛可真亮啊,一找一个准,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挑山工挑东西上山很辛苦,半路抽支烟歇歇脚。

师:天,你可真了不得啊,读出了这简单的动作背后的信息,这才是真的会读书!

还有其他描写吗?

生:语言描写。

师:对,第三次相遇重点描写了语言,找找有几次语言描写。

生:三次。

师:哦?请你读一读第一次语言描写的句子。

生:“他告诉我,他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干了近二十年,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挑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跟刚才的挑字意思一样吗?(挑:挑、担着的东西。)

师:你们注意到了吗,这一处语言描写并不是挑山工直接回答,而是作者转述给我们听,谁能把它转换为挑山工直接回答?

生:他告诉我:“我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干了近二十年,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

师:非常准确,如果写的话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变化。从挑山工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也想读读这句话,你们闭上眼睛听。想想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挑山工。

(大屏幕出示这句话,借机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挑山工的艰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过渡:多么朴实的挑山工,多么有毅力的挑山工啊!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这回我们反着读一读,如果红色的字读得再重一些就更能表现出挑山工的艰苦了。你们有信心吗?

(生齐读。)

师:谁还想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师:这是作者与挑山工的第一次对话,第二次挑山工又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分享给大家(指名交流)?

师:说完这句话他浓眉一抬,咧开嘴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这是什么描写?能表现出挑山工什么性格?(神态描写,表现出挑山工乐观、开朗的性格。)

师:细心的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这样的描写还有一处呢,谁找到了?指名读一读。挑山工为什么得意啊?让我们读读他说的话。学生自由读:(大屏幕出示)“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啊!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要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师:这段话里再次出现了“挑”字,思考:这个挑字什么意思?(挑:指挑山工的行头)你从挑山工的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挑山工在登山的时候一个劲向上攀登。

生:他们登山的时候不那么随便。

师:真不简单,才读一遍就有这么多感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再细细品读这段话,相信你们还会有收获。(指名读。)

到底是什么理儿啊?挑山工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他告诉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

生:他告诉我们做事要“目标专一”,他还告诉我们要 “坚持不懈”。(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了,你们的概括能力真不一般。

引读:

师:黑生生的脸儿,黑黝黝的肌肉,一个朴实的挑山工就站在我们眼前,他轻描淡写地说:一天一个来回,一年四季,干了近20年,一个执着的挑山工就在我们眼前,他慢条斯理地说。

师:浓眉一抬,裂开嘴笑了,一个乐观的挑山工就在我们眼前,他信心十足地说:

听了挑山工的话作者心悦诚服地点点头。就这样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执着得不能再执着的挑山工就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回顾课文,作者是怎样把一个鲜活的挑山工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作者的描写方法)是啊,这就是作者的精妙之笔啊!

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终于解开了。你们的心中之谜解开了吗?

师:我需要的是什么?

生:这幅画。

生:需要挑山工的精神。

师:什么精神?

生:(看着黑板总结)目标专一、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总结升华

师:是啊,不仅仅是作者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精神。(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也许会有许多不如意,但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向上攀登的精神一定会鼓舞我们披荆斩棘,一路前行。)让我们用心地欣赏这幅话,用情读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屏幕的一段话,指导学生读出作者这幅画的色彩美、内容美、境界美)。

(作者单位:宁安市石岩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挑山工大屏幕游人
大屏幕技术在电视演播室的应用研究
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 永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党员干部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登神农顶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
山水大屏幕
会展用大屏幕LED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