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贝娜为什么受到人们的怀念

2015-11-14 10:06刘鲁嘉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命

◎刘鲁嘉

姚贝娜为什么受到人们的怀念

◎刘鲁嘉

2008年春天,央视青歌赛上,第一次认识了歌手姚贝娜。随后几年里,她偶尔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换句话说,在我心中,她一直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符号。我谈不上是她的歌迷,之前也并不怎么了解她,但最近几天,她确实占据了我内心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也许生前不是贝壳,她走后却会去关注她,看她的视频,听她的歌。我也一直在想,一位流行歌手,怎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会有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为她落泪?

其实,从艺术上讲,姚贝娜的演唱水平绝对上乘,但似乎还达不到“世不二出”的程度。甚至一直有一种看法,认为她虽然唱功一流,却相对缺乏个人特点,缺乏在当代歌坛立足的风格辨识度。(很多年前的青歌赛上,韩红曾提出这种说法,也获得了姚贝娜的认同)从外形上讲,她当然很漂亮,但在当今这个批量出产各种性感美女的文化工业时代,她不以色相招揽观众,她甚至给人略显朴素的感觉,每次亮相总是那个不大变化的梨花头,衣着虽然时尚、靓丽,却从不追求暴露和猎奇。从影响力上讲,姚贝娜几乎从未大红大紫过。她虽然得过青歌赛的冠军,但青歌赛是一个以专业演唱技能为核心的竞技平台,多年以来,在这里折桂的选手,似乎并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或许是因为她的英年早逝引发了人们的同情和怜悯?不错,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并不全面。对于素不相识的公众人物英年早逝的情感表达,更多的会停留在“惋惜”、“同情”、“怜悯”的层面,但居然牵动了这么大的社会情感波澜,则一定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我认为,姚贝娜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怀念,最重要是因为她在一瞬间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各种美好的感受和体验。是的,世事如此纷乱,社会如此浮躁,人心如此惶惑,我们周边的一切,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变得越发陌生。每天早晨打开手机,哪个网站跳出来的都是“妹子,你暴露了”;“妹子,你有这么热么?”;“什么都会什么都OK”;“文艺装逼乱世盛装派对,女神丰乳肥臀九头身材,男神弯弓射雕六块肌排,比钱更重要的是马甲线”……比从前多达千倍的信息立刻占满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却又不断地更新、消失。这都是当代社会的真实现状,对此我不作简单的价值判断,但我想说的是,不管世事怎样变迁,有些东西热闹一下都会过去,但人类的永恒价值不会消失,不管这些价值在当代社会已变得多么稀缺,可一旦触及,马上就会引起广泛共鸣。

素颜、T恤、牛仔裤、平底鞋,这居然是姚贝娜心中最理想的舞台造型。由这一形象进入,她的生命形态和职业形态得以构建。这种形态不是政治化的,她虽然参加了好几届的青歌赛,但她看重的是青歌赛的艺术含量。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海政歌舞团,用她老师付林的话来说,她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奋战在祖国文艺工作的最前线,为此她甚至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在青歌赛后继续走红的机会。但是,体制内这条路和她的发展并不十分吻合,这种心理在她参加“中国好声音”的时候表露了出来。让人吃惊的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命运的转折,能让她激动流泪的事情,竟然不是自己的健康,而是能这样自由的歌唱。但同时,她又不是市场化的。虽然离开了拥有国家正式编制的歌舞团,但她也和市场保持着距离。是的,姚贝娜似乎不像是娱乐圈的人,我们在她身上不大能看到娱乐圈的一些特征,尤其是一些负面的因素,比如无底线的炒作、绯闻、不雅视频等等,当然就更不会有诸如某些明星吸毒之类的严重的不良记录。她坚持着自己的道路,没有被周边不良的环境同化、异化,她始终用自己最真实、纯洁、善良的内心,向世界散播着音乐的梦想。

关于她的印象,这几天开始在我脑中回放,我们会想起她很多优秀的品质。她是从内心深处谦虚低调,从不盛气凌人,给歌迷的感觉就像一个邻家的小妹或者姐姐;她淡薄名利,2008年青歌赛我们都记得她的表现,那么从容淡定,不骄不躁,最后夺冠实至名归,却把结果看得很淡;她执着地追求音乐梦想,为此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坚强、勇敢,这一点恐怕更是连一个男人也比不了;她有开阔的胸襟,回忆起她任何比赛现场的表现,无论输赢,她都有很好的风格和修养;她纯洁、率真,以至于那英流着泪说,“我们怀念那个爱穿T恤、球鞋,爱讲笑话、爱聊美食的傻女孩……”;她总为别人着想,关于这一点,我引述她的主治医生曹迎明的一段话:

姚贝娜太可爱、太与众不同了,刚来医院时,她就表现得特别聪明、理性,说做手术就做手术,说切除就切除,不哭不闹也不悲观消极……姚贝娜这么年轻就能做到这点,真的让人佩服。

姚贝娜都是自己来医院,瞒着父母,我看到新闻报道她最后说:“爸,劝劝妈,别难过”,我相信这就是她说的,她真是这样的人,理解父母、体贴父母、坚强乐观,有着超出其年龄的聪慧和坚韧。

姚贝娜做化疗的那四个月,就像是天使降临人间,每次来化疗的人都是差不多住两三天,姚贝娜也跟大家一样,但她在这里跟大家聊天,给大家做思想疏通工作,拿自己举例做心理辅导,这里的医生、护士和患者对她印象都特别好,你很难想到,一个这么年轻的女孩子生了这样的病,每天还能笑得那么开心,还能帮别人去建立信心。

姚贝娜的遗嘱是捐献眼角膜,这在我看来实在是正常,她就是这样的人,她的性格就决定了她会做这样的事,像她为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代言,这些都是她真心要去做的。

在最后的岁月里,她已预感到了结局,于是有歌迷发现,她在微博中频繁使用类似“珍惜”这样的字眼,并在倒数第二条微博中晒出了几张自己童年的照片。现在我们理解了,这是即将离世的心理反应,于是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了最后一条微博:

躺了将近一个月了,现在憋得我真想唱歌啊!肺部生病的感受真真儿是不好哇,希望自己快快好起来,像图片这样笑容自然地绽放开来。虽然好得甚慢,但终归是在好转,贝壳们不要担心哦,等我满血复活吧吼吼吼吼吼!

现在我们恍然大悟,那是她在向大家告别,而这告别的声音,我们在一个多月后才真正听到。我不得不感叹,这或许是世间最凄美,也最让人伤感的告别了。她在告别,却隐藏了告别的真相,使所有人继续保持正常和乐观。她当然明白自己已不可能再唱那些心爱的歌,不可能再有和亲爱的伙伴们快乐地重聚的时光了,然而,这不正是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给人间最美丽的愿望和梦想吗?我不禁想起了戴望舒的人生绝笔《偶成》:“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隔着半个多世纪,在通往天堂的路上,音乐精灵姚贝娜,或可能与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会心微笑,莫逆于心。她告别的脚步声如此轻盈、自然、又充满希望,仿佛是在对我们说:“朋友们,贝娜出远门了,不久就会回来……”

总之,这些品质聚合到一起,就引发了我所说的对生命的美好感受。无需过多的语言表达,姚贝娜走后的这几天,这种美好的情感已融化在上千群众的送别中,融化在网络跟帖的悼念中,融化在追悼会哭声的海洋中,融化在深圳、凤凰、成都以及全国各地那夜晚闪动的烛光中……这再一次证明,不管世事变得多么浮嚣与陌生,对生命的各种美好感受,永远是人类灵魂的故乡。

在百度上,我看到无数的人为姚贝娜送行、祈祷,也忍不住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娜娜,你不是弱女子,你是大丈夫,是女中豪杰。你将化为星辰,守护着人间的音乐。

她守护的不仅是音乐,更是人间的爱与光明。

(作者系重庆《红岩》杂志编辑)

责任编辑:胡耀池

猜你喜欢
生命
生命之树
执着旺盛的生命之花
为生命护航
生命憧憬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生命的哭啼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震撼瞬间:怒放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