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捷
基于广义的“文化符号学”观念,诸如世界、制度、言说、工具器物、行为方式等一切与“人”遭遇的东西,都无一不成为文学文本的“符号”与“语言”。而消费社会文学文本的建构,正是通过各种“语言”来书写和意指人与社会的“情绪”和“意味”,其中大众传媒、行为艺术、物质器物、网络事件、生活事件、体育赛事、明星粉丝等诸多文化形态都是文学书写的文本。我们看到,在后现代文化和消费社会的代表性知识与状况下,文学书写的内容与文化形态产生了史无前例的趋同。而这种趋同现象生发的大背景,对于那些富有想象力与创新冲动的亚文化有了特别意义,亚文化由此即成为了一种文学书写的重要方式。也早有人指出,亚文化可能不被当成某种“高雅”的艺术,也无法以既成传统美学单一不变的标准来评判,然而它的确是一种特定语境中的纯粹的“艺术”,其意义可以从文化的“挪用”“颠覆”“变迁”甚而作为“动态”来观照。某种亚文化形态的呈现,即意味着某一亚文化主体的文学书写与文学生活不折不扣的获得。
由于文学书写是作者对一个时代文化表象的记述、描绘与创造,它表达着书写主体某种精神性思考或者平俗化娱情的全部。这样看来,在新媒体与亚文化形成密切关联状态的今天,80 后90 后文学的思考与娱情已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时代的视听文化和消费逻辑,他们也已普遍展示了网络、手机、影像、声音、图示乃至行为艺术等丰富的文学画卷。其中文学书写的跨媒体生存策略与视听符码转换,其后现代的话语逻辑、消费主义、都市场景及相关的传播演进与重构,其日常生活书写、差异美学书写、代际青春书写等内容,都无不揭示了消费文化与媒体技术下“后亚文化”书写的必然轨迹,当下新人类的文学书写代码正在向“后亚文化”变身与突围。“后亚文化”成为80 后90 后一批人文学书写中无法摆脱的印痕。
在伯明翰学派赫伯迪格等人那里,亚文化意义聚焦到对具体物象范畴“风格”功能的挖掘。诸如“一缕头发”“一张唱片”“一款服装”“一根安全别针”“一只尖头皮鞋”等平常物品,都可以不动声色地显示亚文化主体某种忤逆、反抗、蔑视或颠覆的姿态,也同时开始显示出亚文化种种外在表象作为一种美学“风格”的意义。在赫伯迪格看来,某种亚文化直接呈现与神奇挪用的“风格”符号,不仅仅是对主流文化进行解码的个性化符号,也是群体通过文本符号对自我行为做出的文学性解释。这种温和的亚文化审美风格的意义挖掘可谓别有道理,它为探讨当下80 后90后文学书写的表达形式、情节符号提供了启发。我们看到,80 后90 后所浸淫的各种亚文化,也无不是他们作为一代人风格鲜明的成长标记,或直接就算得上是这一批青年某种自我流放的“写真”。他们多样态的媒介书写新形式,明确地获得了文本作为风格形式的种种自由目标,甚而那些情色影音文本,也同样具有类似“一个秘密风雅标记”的风格意义。
亚文化景观与风格功能的意义挪用,显明地承载了这批人对青春与时代文化环境清晰的结构和指证。换句话说,80 后90 后从当下丰富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已经从那些碎裂的文化、已经变迁的时空经验以及更具主体性体验的文化新形式里,越来越彰显他们对种种表层意象的关注,相关意义也被炫示为一种有意为之的表层现象。他们通过自身世代场域所传播的表层文化景观符号,真正书写和反映着时代文化许多特别意味深长的东西。人们注意到,在社会逐步从以生产为中心转换为以消费为中心之后,新世纪影像和网络富媒介社会已经代替了传统的穷媒介社会。80后90后通过消费各种物品尤其是消费各种时尚,以此在同龄人圈子里确认自己的生活方式或重要地位。于是,这一代人集体的风格在消失了部分反叛之后,他们基于自身多样化、娱乐化、全球化与消费意识等“亚文化之后”经济特质的普遍认同,确立了特别重视个体自我存在的风尚意义的认同。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下80 后90 后所处的大众传媒时代,有了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元媒介的主导性控制,这一批人对主流文化的解码,越来越限于营构青年亚群体内部的零散的、碎片化的文本形态。或可以这样说,后现代文化观念、状态及其风格意义促发了青年亚文化的变化和延展。伯明翰学派安吉拉·麦克罗比早在探讨少女杂志《杰姬》(JACKIE)的流行原因时,就看到了时尚消费文化,特别是休闲意识形态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那些城市咖啡馆、迪斯科舞厅、摩托车、狭窄街道等等,已在时代发展变迁中不知不觉地成为青年文化的代码,亚文化对社会、阶级、战争等强烈的反抗叛逆情绪已被弃置。而一大批学者新近的研究,则凸显了一个更为典型的后现代形态的、表征青年行为意念与社会书写的“后亚文化”状态,一种基于生活与情感等方式的建构与阐发成为亚文化的新潮流。
那么何为“后亚文化”?鲁伯特·魏策尔、大卫·马格尔顿主编《后亚文化读本》、安迪·班尼特和基思·哈恩-哈里斯主编的《亚文化之后》等种种研究,都表明了在今日所谓的后现代世界中,诸如城市部落,种族、种族性与杂交性,音乐与后亚文化政治,性别与后亚文化生产,新技术,各种文化空间(酒吧、夜总会、卧室、互联网等)、各种文化实践(社交聚会、穿着纹身、泡吧上网等)等等内容,成为后伯明翰时代所喻示的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新趋势。这些依赖新兴媒介技术、物质消费意识并疏离政治色彩的文化症候,体现的是21世纪新千年社会变革中发生的青年事象,所关注的是全球化主流文化与各地本土文化密切连接的背景,它重点说明、阐发与揭示了“生活方式”“新族群”“场景”等因素,探讨在诸如阶级与年龄之外的身体、性别、种族、民族、时尚、图像等重构中究竟产生了何种错综复杂的“混交文化”。
这种基于后现代错杂混交意义的“后亚文化”,与当下80 后90 后成长所面临的语境颇为契合。这批青年已以多元复合的某些特定形式,来建构他们最为重要的自我娱乐与自我满足的生活,并通过此种方式和生活来确认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文化身份。“后亚文化”意识下的80 后90 后文学,也就进入了日常“微观”生活的“混杂”状况的书写。这种书写的艺术风格不一定拥抱那些激进高端的话语,而只不过是集中利用了当下后现代种种媒介形式与功能,将种种分散零落的文化生活片段聚合成为文学化的形态。也就是说,当下80 后90 后文学形式和实践已然错综复杂,他们所关联和融合的文化与文学形态及类别都日益模糊,诸如艺术风格、文化趣味和身份认同等相关意义,也日益变得流动不居而呈现为更多混合交错的特性。
我们看到,80 后90 后无不利用后工业社会的新兴媒介手段,进一步发展、建构和延伸了自己复合的文化生活,并在当下特殊的社会景象书写中树立了独立的形象。人们还注意到,虽然这些后亚文化的文学景象,可能并不一定因为普及或提高而成为某种主导性文化,但其作为某种创造性活动的本质意义,却决定了它仍然保持着某种社会意识或主体精神的张力。虽然这批青年人的写作、表象、游戏活动可能是逃避而非参与社会,但他们仍然达成了某些具有未来文化潜力的统一和共识,代表了公共权力分散之后某种颇具先锋意识的文化潮流。也就是说,80 后90 后基于亚文化之后的某些语境和文化形象,时髦地体现了他们与主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持续互动中的“审美”精神。故而,对这批新人类的文学书写,我们必须在三大视域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新兴媒介变革。当下80 后90 后文学生产的新媒介技术场域,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全方位“数字化生存”的媒介生态。在传统纸媒文字写作之外,新媒介书写通过声像和网络等亚文化方式呈现出来。这些丰富媒介包含着动画、声音、视频或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方法,以流媒体、声音甚而种种程序设计语言等网络技术和形式,经过不断地整合并在多媒体之上增加交互性效果,使得书写者与接受者都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创造与阅读体验。当文学书写变为诸如博客、播客、闪客、换客等方式之时,当各种社区、论坛喧闹于网络的无数话语空间之时,当IM(即时通信工具)、SNS(社交服务网络)、微博、微信成为倍受青睐的表达平台之时,当网上购物、搜索、自拍、黑客等成为他们积极参与的实践风潮之时,我们便看到80 后90 后正在参与、演绎和展示一个传统作家倍感陌生的“虚拟现实”场景。在这个媒介丰富的时代,电影、电视、数码影像、广告、数字音乐等带着后亚文化特色的产品,都在参与塑造、勾勒万花筒一样的崭新文学景观与面貌。
(二)文学生活延伸。当下丰富新颖的后亚文化形态,总是在努力与80 后90 后的文学生活进行合作并达成默契。在实在的现实与虚拟的网络所建构的宏阔情境中,他们延伸了作为文化体验的多维文学生活新状态。新媒介文化海量的生活符号,实用的知识信息,廉价的娱乐情绪为他们营构了新生活情调,日常生活美学意旨的积累替代了既成经典的文学想象力。传统单一的文字写作,转向并延伸、共融到生活种种超现实行为艺术与表演形式。诸如网络恶搞亚文化,直接建构了这批新人类一种全新的讽喻与娱情文学生活模态。而网络流行语、拍客文字影像,粉丝迷文化,耽美游戏、御宅族、ACG 等异托邦文化生活的呈现,Cosplay 的炫目装扮与张扬表演,另类的网络原创类型文学的生产消费,等等,都无不塑造出了80 后90 后独特的人类形象与新异生活方式,直接呈现了新人类新文学新生活意义上的新探索。
(三)独创风格个性。在多元媒介语境下,后现代文化的碎裂性特质,传统时空经验与主体经验的改变,都使80 后90 后的文学与文化风格不断创造和更新。网络媒介的无深度感、暂时性、分裂性和全球化等特征,不但促使玄幻、武侠、纯情、游戏、灵异、情色、同人、历史戏说等另类的原创类型文学粉墨登场,而且还加入了影像、声音、触屏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新兴元素,诸如对身体、性别、种族、民族、时尚、图像等作为风格的后亚文化意义的展示。这些不同于传统的多维度后亚文化文学样式,虽然不同程度弱化了怀疑、抵抗、思辨等精英特质,却无可否认地彰显了他们作为文学及文化新形态的独创个性。特别是借助网络、手机媒介建构的屏幕文化“新部落”,更彰显了80 后90 后纯粹而富有个性化想象力的创新冲动,并不断营构了文学一种奇异光泽与高度力量的仪式性艺术,的确算得上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真正的“有意识的演出”。
可以这样说,当下后亚文化形态实现对社会的影响过程,实际上就是对80 后90 后文学书写的一个符号编码过程,它意味着后亚文化在现实社会发生了一种文本的泛审美作用。在进入消费经济时代之后,符号构成了一个具有客体意义的媒介体系,真正实现了对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意识形态影响。当社会主导文化施与强大的规约性符号与能量后,这一代青年基于具体社会环境和其所属群体共同做出行动,表现为一种不同于前辈并弱化了对抗性的行为方式。不过,正是通过制造属于他们的后亚文化符号,他们才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媒介空间与物化形态,进而表示出他们自我的独立身份并与主导文化相区隔。这些带有媒介仪式和物化风格意义的文学文本,诸如自拍、恶搞、粉迷、搜索、黑客、御宅族、同人女等文学书写,即可看成是一种仪式性和风格化的“区隔”符号系统,形成了多元复合化视域的文学书写的话语体系和交往体系。
当下文学书写的模式、样态、价值与评价标准都已变得复杂,影视冲击、市场牵制、网络影响、阅读习惯改变等现象,促成了各种纯文学、类型文学、网络文学、多媒介文学等多足鼎立的文学大时代局面。其中,由消费意识引领的文学书写却仍然蕴籍并依靠着各种创意。这种普遍化、均等化与全球化的消费场域,不但满足了新人类们基本的物化生活,也同时激发了他们创造各种新兴文化的渴望,丰富的物化内容、形式的浪费与时尚游戏仍然属于文学本质意义的模仿和创造。于是人们看到,这一代人的文学书写的活力,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后亚文化的助推,不仅依赖于传统纸媒与移动网络带来的时尚文字,更依赖于影视图像与潮流信息多维聚合带来的文学书写新模式。
(一)纸媒文字。尽管80 后90 后纸媒文字也在探索如何与时俱进,但纸媒书写某些固有优势仍然能得到部分人的确认。由于海量泛化的信息引发了对真实性和着重点的担忧,于是在如何开启对世界的深入认知,规避猎奇的肤浅心理、量化琳琅满目的娱乐信息之时,一部分新人类并未抛弃报纸杂志版面、书籍出版的优势。其相对慢速、沉静思考等书写与传递方式让他们情有独钟。部分纸媒书写者恪守着既成写作传统的风格与素养,有时还承担了守持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积极形象,其普遍严谨而客观的风格往往容易赢得不少信任度与公信力。尤其重要的是,纸媒书写与出版一般能过滤那些过分爆炸的碎片信息,满足了80 后90 后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度探索的需求,他们也由此更易汲取到传统纸媒历史的积淀和深厚的底蕴。这些书写一般带有某种层度的精雕细琢,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细分受众市场并贴切不同的爱好。
(二)影像声音。在文学书写领域,没有哪个时代能像80 后90 后这样可以使用丰富的影像与声音介质。他们除了独立地以广播、电影、电视作品表达其文化意愿外,还将影像声音契合进传统纸媒各种内容的书写中。其影像的直观生动呈现,声音的自然时效性辅助,营构了一种便利、效率、亲切而艺术的视听书写方式。有了这些表达直观并能轻易获取的影像声音的辅助,其它媒介在交融整合中就能达成更为突出的传播功效。有意味的事实是,当下80 后90 后许多重要事象的叙述,往往是在被影视广播媒体的播出与渲染之后,才会在诸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出现一个传播高峰。由影像声音整合其它媒介的传播,成为当下社会后亚文化最为重要的一块视读聆听屏幕。故而,当下中国影像声音数字化产业技术不断更新换代,80 后90 后影像声音书写的高自主和高审美的视读需求被不断满足。一些重要而优质的文化内容,如资讯与评论、综艺娱乐节目、电视剧以及纪录片的叙事,即往往通过影像声音制品来激发更大社会影响,真正体现了这一代人影像声音叙事制作的强大力量。
(三)多屏信息。80 后90 后面临互联网、云计算等大数据革命时代,各种数据信息直接成为后亚文化环境下文学书写无法疏离的因素。他们通过所有人对所有人的虚拟互动新传播方式,迅速便捷地整合利用所需的大容量信息数据资源。尽管这种利用信息的书写似乎引发了传统文学意义的丢失,然而这种对丢失的担心从客观上看却是毫无必要。多样的语言游戏和特殊的资源利用在丢失一种意义时,仍然可以重新以种种反讽、拼贴、戏仿、复制等方式,获得取代宏大叙事与普遍主义的解构性消费化叙事的意义。这种由多屏信息而营生的后亚文化文学书写与阅读,明显地具备了时效性、信息量与低成本等新优势。它逐步地将话语权交还给了大批新人类,强化了他们的文化表达与书写自身的生命力与好前景。高效的媒介平台将有限的屏幕扩充成无限的信息空间,显现了他们对信息的渴望和对言说权利的无止境追求。
这样说来,80 后90 后已进入一个全媒体泛书写泛阅读的时代,无论其书写量还是阅读量的增长都让前人难以置信,作为文学文本的传媒信息已达到前所未见的程度。我们看到,影像声音与网络手机等新兴维度后亚文化生活的拓展,尤其使得新人类的书写地点、阅读场景甚而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巨变。这一从“纸世界”到“屏世界”重要的跨越,使得80 后90 后的文学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变化和刺激,他们也由此获得了文学更多的感官调动与新生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后亚文化中一代人崭新文学书写模式的全面开启,这一批人无疑具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和控制权,越来越多文学文本允许按照他们的个性方式来使用和体验。实际上,如果社会的每一个体都能独立掌握自己的文化航向,都能快乐地生产他所希望的文化并能恰适地书写自身,这本就是一种文化表达理所应当具备的自由特质。
注释:
a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页。
b(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1页。
c 参阅管宁编:《传媒时代的文学书写》,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前言。
d(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e 参阅陆扬:《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研究》,《辽宁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f 参阅陈一:《新媒体、媒介镜像与“后亚文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4期。
g 冯凭:《论艺术亚文化》,《社会》1988年第3期。
h 马中红:《新媒介与亚文化转向》,《文艺研究》2010年第12期。
i(美)玛乔瑞·帕洛夫:《激进的艺术:媒体时代的诗歌创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9页。
j 参阅杨聪:《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k 张颐武 洪蔚:《大时代中的小时代》,《中国科学报》2013年9月9日第5 版。
l(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m 秦胜南:《信息碎片化时代纸媒的竞争优势》,《新闻传播与研究》2011年6月号(下半月)。
n 王春浩:《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电视的优势与挑战》,《电视技术》2014年第38 卷16期。
o(法)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年,第56页。
p 侯薇 陈尤欣:《浅谈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如何获得发展优势》,《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18期。
q 武小菲:《泛阅读时代富媒体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出版发行研究》2014年第8期。
r(英)赫伯特·里德:《让文化见鬼去吧》,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