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探讨

2015-11-13 18:09:09徐强珍刘昌华朱晓磊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岗位实训

徐强珍 刘昌华 朱晓磊

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从近10多年来看,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对应的电子商务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商人才缺口明显。但长久以来电子商务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一直是该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时的难点,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更是如此。若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毫不修改地搬到电子商务专业,则只会造成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既比不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自己本身毫无特点。当然还有一种声音是把电子商务专业的重点放在经贸,归类到经贸类专业,而计算机的知识则可有可无,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片面。因此这就造成了现在的状况:一方面是电商企业求才若渴,另一方面却是电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如何探索一个适合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是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一 高职电子商业专业现状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相关知识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面向企业、商贸和服务行业,适应第一线需要,能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一些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从事在网络环境中的商贸购销、商务管理、技术支持、以及企业管理等现代化商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法学和现代物流等多方面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专业,不像会计、营销、金融、贸易等专业,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定位。因此课程设置一直处于探索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师资专业化不够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大多数高职为了招生和追求热门专业,在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论证条件下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普遍现象是,从事电商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转过来的,即电商专业的授课教师既没有足够的电子商务从业经验,也不是科班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甚至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化师资培训。他们多是自己正处于摸索、学习的阶段,不能为学生介绍最新的技术与方法,要求他们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也并不现实。而电子商务专业一般认为“电子技术是手段,商务是本质”,计算机、网络类教师对商务了解较少,大多缺乏电商实操经验,而经济管理类的教师大多对计算机应用不熟悉,造成授课教师缺乏一条主线来组织教学,专业课程设置繁多,课程教学大多是些理论基础,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简单堆积,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实习又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教学脱离实际,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操能力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在商务中起重要作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也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

2 课程定位不清楚

大多高职学生觉得电商专业是一个不错的专业,但不太清楚要学什么,毕业后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当然在这方面很多培养机构也不能清楚地说明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多数认为培养目标应该宽泛点,让学生们尽量多接触其他课程,以便毕业后能更好地就业。还有的高职课程设置不合理,如计算机类课程照搬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感受不到与计算机专业的差别,体会不出电子商务的本质;再就是学生现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一般是两年半左右,学习时间较短,对技术类的某些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学习感觉难度较大,不太好掌握。因此,高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设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面向职业岗位进行设置。

3 实训设施不到位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不仅要教师与学生互动,教与学互动,更重要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训环节是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大多高职实训设施不到位,尽管很多都意识到这一点,并推出了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开展专业教学内容的应用训练,供学生模拟练习,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但模拟软件和实际场景还是有差别的。在当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实践应用也发展很快,由于资金的问题所用模拟软件不能及时更换。还有一些高职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训场所,但联系这样的实训基地较困难,而学生对此还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企业由于场地和管理等原因也不太愿意接受短时间多频率的实训。同时教师本身大多很少有时间参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实训指导也受到限制。以至于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不能为企业带来他们期望的结果,成功就业的机会也就相对地减少。因此,实训设施建设是绝大部分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职业岗位进行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

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课程设置。首先要了解电商企业的用人需求及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有哪些,然后根据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设置应该开设哪些计算机类课程。通过调查发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岗位一般为电子商务操作类,如网店美工员、商品编辑员、商务网站维护与管理员、网络客服员、网络销售员等,可以看出高职毕业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所从事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岗位大多是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例如在第三方平台(淘宝)上运营店铺的岗位,除了熟练掌握淘宝知识和网店管理的各项功能外,网店美工员要有美工基础,能熟练使用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懂CSS 和HTML语言,能负责商品的图片拍摄、处理,网店美化与装修,市场营销中美工支持的工作等。商品编辑员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网店管理工具等,能给商品标题优化、商品描述编辑、商品上架等。网络客服员要能熟练使用相关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掌握网店商品的信息及专业知识,善于沟通且工作细致,能熟练接待客户,进行客户答疑、处理各类纠纷、评价处理、退换货等,还能负责老客户的关系维护、二次开发以及客户数据库的建立、决策支持、数据分析等。网络销售员要了解网店商品的信息及专业知识,能快速打字,能应付多人聊天,有过硬的网上沟通能力和销售技巧,会进行商品促销、订单处理,能在线答复客户等。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开设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必须与职业岗位相适应。

开设计算机类课程时要循序渐进,首先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这门课很重要,但许多学生不重视,通过学习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学会汉字输入、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进行文字资料、图片及表格等综合处理;学会使用Excel软件进行表格、图表制作,能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等;学会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为了以后制作推广和宣传资料做准备;了解几种常用多媒体软件、聊天工具,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与互联网有关的基本知识与初步应用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应开设商业摄影与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设计、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等一系列电子商务技术核心课程为使用管理或建设维护网站做准备,继而开设网站建设与维护、网店美工、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等综合使用学过计算机技能的课程,当然照顾到有兴趣的学生可开设相应的计算机类选修课,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也要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内容,从而使学生具有从事电商所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至少具有能在第三方平台上运营店铺的能力,从而毕业后能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自己喜欢的相应岗位。

最后,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方面必须具有的能力归纳为: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会图文混排、数据分析处理等;具有简单的网络知识、互联网应用维护及网络信息处理能力;掌握基本的摄相技术,能够使用相应软件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能够对相应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简单的管理维护,具有商务信息维护与管理能力;掌握网页制作及网店维护及运营技术,具备自己开店铺的技能,能建设中小型电子商务网站;具有学习使用新软件新工具的能力。

总之,高职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职业岗位,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够用的教学理念下,让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电子商务专业在设置计算机类的课程时,应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企业,以企业的用人要求来确定应该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然后设置相应的课程,构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适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电子商务专业更有特色,更符合电商企业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楚才,刘先锋.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研究[J].电子商务,2013(3).

[2]宁轲.浅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3(8).

[3]王燕.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3(14).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岗位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电子商务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