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琦
人体越是运动量多、负重量大的关节越容易“退休”或“生病”。所以使用频繁、承担身体巨大重量的膝关节就成为了关节中的“劳模”,过劳受累在所难免。病理变化主要是软骨退变,进而引起滑膜炎症、骨质增生、半月板损伤、游离体形成、关节外软组织炎症等一系列病变。人的关节软骨每天都承受着各种活动引起的机械力,人过了30岁以后软骨就开始逐渐磨损,过了40岁后肌肉功能大量减退,这些都容易导致关节损伤、软骨破坏,从而引发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以及起居、出行,病情严重者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女性、肥胖人群是多发人群
骨性关节炎虽然是人类共有的退行性病变,但在不同人群中降临的时间早晚却有数十年差别,情节程度也有很大区别,因为生活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在加速关节的损伤和软骨的破坏,导致某些人群成为高危人群。
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年龄越大患病人数越多。但从性别观察发现,女性患者远高于男性,两者比例大约为2∶1。爱穿高跟鞋、短裙的女性以及长期久坐空调环境的女性,患病风险大增,因为以上习惯均导致膝关节长年受累和受寒。因此,有条件的女性最好在空调房准备一双平底鞋,同时备薄毯以保暖暴露在外的膝盖。
此外,有研究发现,遗传也与此病有一定关系,运动量少或极限运动也是发病因素之一。
另一个危险诱因就是肥胖,临床发现肥胖者发病率较高。肥胖与患骨性关节炎之间因果关系非常直接,身体过于肥胖者,会导致下肢承重,关节承受过大体重,从而妨碍关节软骨营养,而且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所以肥胖人群患病比普通人高出很多。
爬楼梯对于诱发此病也有很大影响,因为膝关节反复受累。曾有调查指出,无电梯的楼房居住者相较平房居住者,同年龄患此病几率多出几成。
创伤也可能诱发骨性关节炎,如常见的膝部骨折、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脱位等,虽然当时或已进行诊治处理,但日后依然存在引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隐患。
避免出汗后洗凉水浴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已患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都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到以下事项:避免在潮湿处睡卧,不要在出汗时迎风吹,不要在出汗后洗凉水浴或洗脚,以防风、湿、寒三邪对膝关节的侵害。此外,应着重避免膝关节过于劳累或负荷过重。
如果患者感觉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时应立即休息,尽量避免深蹲、负重、上下楼梯等活动的进行,同时辅以理疗、药物治疗等手段。如果症状减轻最好适当停药,因为目前对于此疾病的治疗仍以长期有针对性的运动、锻炼为主。
已患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可去药店或体育用品店选购合适的夹板和绷带。绷带不宜过紧或过松,正确选择能有效保护膝关节。此外,有条件者还可在锻炼之余辅以保健品治疗,如适当服用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鱼油和钙等,或对软骨损伤恢复有帮助。
多走步慢跑少爬楼梯
骨性关节炎早期患者最关键的治疗是稳定关节,坚持做双侧股四肌等收缩的静力训练,即取卧或坐姿,双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续10~20秒,放松5~10秒,重复20~30遍,每日4~5次,一般做3周就会起效;每日坚持自我按摩双腿。
此外,以下多种训练项目如长期坚持都可不同程度有效缓解症状。
有氧运动。对心脏有益并且可以降低关节疼痛,长期训练可以改善关节功能。主要方式有:走步、慢跑、骑脚踏车和游泳,不推荐爬楼梯和爬陡峭的山。
牵伸运动。牵伸股四头肌:将足跟慢慢拉向臀部,保持背部直立,双膝并拢,支撑腿伸直位。
牵伸腘绳肌。单膝跪位,牵伸腿于体前,踝关节屈曲。背部伸直逐渐前弯腰,感到大腿后面有牵伸的紧张感。
牵伸小腿三头肌。双手扶墙成弓步站立,保持后方腿伸直位及足平放于地面,后方脚尖略内扣。屈曲前方腿以牵拉后方腿的小腿三头肌。
力量练习。股四头肌静力性(等长)收缩,坐着,伸膝,用力收缩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保持10秒,放松5秒,重复5~10次,左右交替,每天3~4遍。
伸膝练习。坐姿,双足平放地面,伸膝,保持6秒,放松5秒,重复5~10次,左右交替,每天3~4遍。
游泳是关节炎患者的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水的浮力可以抵消人体活动时关节承受的体重负担,肌肉和关节不易受伤,水中的压力可以按摩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游泳还能促进关节腔分泌润滑液,减少活动时骨头之间的摩擦;润滑液能给软骨提供营养,减缓其衰老。
警惕骨性关节炎早中晚期发病征兆
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以僵硬为主,劳累、受凉或轻微外伤而加重,肢体从一个位置换到另一个位置时困难,稍活动疼痛僵硬很快缓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时,出现僵硬、疼痛,症状明显,经过活动后关节症状减轻或消失。
由于早期出现此症状不被重视,加上没有及时治疗,此症状慢慢加重,每1~2年急性发作一次,发作时关节轻微肿胀或有少量积液,有时关节活动出现摩擦感,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发展到晚期时关节疼痛会加重,夜间休息时能痛醒,疼痛将持续不断,直至关节变形、肿大、功能活动受到障碍,或生活难以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