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明伟
摘 要:钢琴教学从1842年钢琴传入我国即开始了,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了相对完整的钢琴教学体系。当今的钢琴教育中,以传统的双基教学模式和新兴的兴趣教学模式影响最大,但双基教学模式容易将钢琴教学引向片面的技术训练,兴趣教学模式容易将钢琴教学引向教学效果不佳的兴趣培养。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更为全面的教学模式,对钢琴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钢琴教学;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后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展起来,逐渐变为一种教育思潮,音乐教学也随着这种思潮得到了快速发展,“钢琴热”便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社会现象。素质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什么?钢琴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给钢琴教学带来了什么?我们只有先弄清楚这几个问题,才可能将素质教育运用到钢琴教学中。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是一种很宽泛的概念,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对应,那我们可以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教学模式。如果把素质教育放到整个教育学里来讨论,也可以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音乐教育蓬勃发展,但在1957年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从1957年以后,我国的美育发展并不顺利,再经过十年浩劫,我国音乐教育已远远落后于西方。改革开放后,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关注,在这种背景下,钢琴教育才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教育思想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后结构主义”成为一种思潮,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威廉姆E·多尔(美)[2]认为课程应该具有:“1.丰富性。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失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2.回归性。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而形成自我意识的方式。3.关联性。‘教育关联和‘文化关联。4.严密性。不确定的和诠释的。”[3]笔者认为这四个课程特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素质教育的特点。
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认为素质教育也应该有四个特点:第一,素质教育应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第二,素质教育应具有批判性,要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第三,素质教育应该促使教育内部之间相联系,并与教育外部保持适当的联系。第四,素质教育的形式应是多样性的。
二、对钢琴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理解
当今的钢琴教育,主要教学方式有“双基教学”和“兴趣教学”。双基教学重视提高学生钢琴弹奏及相关音乐感知能力,专业技术性强;兴趣教学重视激發和保持学生学习钢琴的动机,在学习中体验美、创造美,发展学生全面健康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现实中时而相互对立、时而相互依托,这种模糊的关系,使钢琴教学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
(一)双基教学模式
钢琴课是一门技术和理论结合紧密的课程,技术性特点明显,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是其重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在体验与反思中解决问题。双基教学模式主要针对技术问题进行训练,如身体协调能力、触键方法、音乐感知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等。我国的钢琴教育一直都很重视双基教学。但是,这种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将学生看成设计“产品”,“产品”合格了,教学也就成功了。一些钢琴教师对双基教学的真正含义把握不到位,认为双基教学就是单纯“技术教学”,只要教好钢琴弹奏技术,能让学生弹奏高难度的钢琴曲就合格了,这种教学思想在当今比较盛行。这种教法极容易忽略学生自主性,甚至压制学生对钢琴和音乐的兴趣。
双基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术教学,应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并主动参与到音乐中来,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素质。
(二)兴趣教学模式
兴趣教学模式和双基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对立性,但这种对立性并不是绝对的。兴趣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和学生的二元对立,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部分人片面理解兴趣教学,认为兴趣教学只需要保持好学生学习钢琴的动机就好了,对学生钢琴技术的要求可以低一些,这样的教学思想有可能导致教学成效下降。兴趣教学不只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保持,兴趣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4],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加有效掌握各项钢琴弹奏技能,找到美的真谛。
(三)素质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模式打破了双基教学和兴趣教学的二元对立,引导师生走向更开放、更全面、更健康、更有效的教学活动中。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该兼顾:(1)个别性。钢琴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2)开放性。应该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有适度的开放性,以适应钢琴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全面性。钢琴教学应包含审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钢琴弹奏技法、音乐理论等内容,以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4)发展性。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共同配合,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使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得到发展。(5)技术性。钢琴演奏的技术要求很高,我们需重视钢琴教学中的技术训练,在钢琴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音乐感知、音乐体验、音乐创造等多种能力,能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三、钢琴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钟启泉认为:“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5]钢琴教学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尊重完善学生的人格,利用音乐的体验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点,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和督促学生学习钢琴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良性发展。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每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为基本目标,引导学生努力提高音乐素养,形成学生独立思考音乐的能力。
(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钢琴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要弹好钢琴是不容易的,需要刻苦的練习,所以要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钢琴的动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每个小进步给予肯定,使学生增加自信心,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让学生懂得辛勤的付出定会有回报。教师不能盲目的降低或放弃钢琴技术训练目标,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教学,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进行钢琴技术教学
技术训练是钢琴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首先,教师要多一些耐心,培养自己的教学判断力,准确的找到学生的技术问题。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清楚学生的性格差异,将学生在学习钢琴中所具备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把出现的技术问题分为短期解决问题、中期解决问题和长期解决问题三个种类(见下图)。短期问题是相对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如右手的食指折指等,教师应该在每节课中挑出一到两个短期问题集中解决。中期问题是需要将短期问题全部解决后才能解决的问题,如手指垂直触键弹法的用力和放松等,是在短期问题之上的相对困难的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一个中期目标,让学生逐步把问题克服掉。长期问题是一个宏观的问题,如快速连贯的弹好音阶等,解决长期问题可以使学生在钢琴技术上获得质的提升。
(四)在实践中体验和创造音乐
学习钢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音乐和创造音乐。“对音乐的理解,应当与真正的音乐活动以及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聆听所体现出来的意义相联系”[6]。学生要体验和理解音乐,应首先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挥和表达音乐。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认为:“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的艺术力量与生具有的反应能力。”[7]通过钢琴演奏体验音乐,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解音乐美的方式,教师通过讲授和启发,引导学生在弹奏钢琴音乐时合理加入自己的理解和瞬时感受,激发学生想象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素质教育为钢琴教学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和科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钢琴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素质教育思想破除了我国传统钢琴教学中多重视单一技术训练的状况,为钢琴教育工作者解释了兴趣教育的真正含义,提供了更为科学和有效地教学方法,为我国钢琴教育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和国教育5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2〕高鸿萍.后现代文化视阈下的审美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1):118-121.
〔3〕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0-261.
〔4〕刘雅旭.论声乐演唱及教学中表现欲望的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7):113-116.
〔5〕钟启泉.教育的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97.
〔6〕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
〔7〕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