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
肩周炎“铆”牢白领族
31岁的白领吴小姐在广告公司从事设计工作,除了吃饭、方便,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她早已习以为常。下班之后,吴小姐也不太对逛街“感冒”,宁愿冲个凉水澡、换上小吊带,继续扒着笔记本聊天加视频。觉得肩膀酸痛就去美容院做按摩,她似乎也没有忽视自我保健。几周前,吴小姐却莫名感到肩膀怕冷、怕风,甚至顶着炎炎烈日都要在肩部盖条小毛巾。继续接受美容院按摩后,肩膀酸痛和怕冷的感觉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愈发明显,接踵而至的是“穿衣梳头举不起肩”、“常常半夜痛醒”。
经诊断才发现,原来是患上了肩周炎。肩周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肩部疼痛、夜间加重,病情严重者难以刷牙、背手、脱衣、提裤等。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而任其发展,就会压迫血管,使手肩部血流不畅,甚至引起肌肉萎缩。
才过而立,缘何被肩周炎盯上?其实,像吴小姐一样“莫名”中招的白领俯拾即是,而所谓“认真工作、闲适生活”的日常习惯恰是“始作俑者”:为工作,白领往往整日与电脑为伍,而长期保持一种姿势就会引发肌肉紧张、供氧不足,最后导致肌肉变硬。同样,冲凉水澡、吹空调等“一时舒服”常常就是引发肩周炎的重要原因。
取“条口”穴治标本
与名声在外的拔罐、刮痧、理疗相比,取条口穴或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仅有中医院的部分“老熟客”能道出一二。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对于饱受肩周炎折腾的患者而言,通过电针取条口穴确是一剂“良方”。
“条口穴主治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自《针灸甲乙经》首载条口穴直至明清,古籍中未曾记载条口穴可用于治疗肩部疾患。不过,当代许多针灸医家却对针刺条口治疗肩周炎情有独钟,这或许正是中医被定义为经验医学的经典所在。在贯通人体的十二条主要经络中,阳明经多气多血,针之能调补气血、舒筋活络;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刺之能驱风散寒、祛瘀止痛。所以,临床上往往根据“上病下取”的中医理论,以条口穴透承山穴立法,通过电针疏通阳明经与太阳经对肩周炎进行治疗。通过有节律地舒缩局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电针不仅能加快局部炎症的吸收、减轻疼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松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粘连,从而滑利关节,促使关节功能快速恢复,以达标本同治的目的。
“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借用元代名医朱震享对于“治未病”的诠释,针对肩周炎,不妨取穴条口,因势利导,方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