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初探

2015-11-11 02:45王秀萍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青蛙文本母亲

王秀萍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只有用生成性思维来看待社会,研究教学才是科学的。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只有在生成性的语文教学与课堂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全面的提高。

经过笔者初步研究发现,有了充分的预设,课堂的“生成点”是有迹可循的,主要出现在以下这些环节中。

一、在探究的活动中“生成”

《坐井观天》课堂片段情景描述:教师: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生1:小鸟说得对。生2:小鸟和青蛙都说得对!(众生笑)师(走近学生,面带微笑):同学们都笑了,你还认为青蛙说得是对的吗?生2嘟哝着:“青蛙说的是没错呀,它看到的天是只有井口那么大。”部分生附和、议论:青蛙说是没说错,它看到的天是只有井口那么大,可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说的又是错的”师:现在我们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天究竟有多大?出示大量课件并要求学生根据课件用“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的天。”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教师本想以她的“微笑”想让学生自己说出“我错了”三字,但学生并不买帐,尽管没有了开始时那么有底气,但此刻学生仍在捍卫他的个性化的独特理解,尤其是部分学生的议论使这个生成问题越来越尖锐,而这个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恰是达成“理解成语的寓言”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此时能把握住这一美丽的“生成”,在明确青蛙说的是没错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青蛙说这话根据是什么?再一次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探究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这时学生的学习充满了挑战,他们不由自疑:那么青蛙究竟错在哪呢?这时教师再一次引导组织学生进一步自主、合作、探究文本,成语的寓言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师再从文本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观天”的人和事,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个成语的人生哲理,终身受益。

二、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

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理念的一大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元解读会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的成长。例如张晴老师教学柳宗元的诗《江雪》时,常有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课堂中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来要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没人和自己抢了,可以独享一份清静;有的学生认为老翁可能是遇见上什么伤心事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问学生你现在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三、抓导语促生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积累·运用六》中有一篇阅读短文《雪化后是什么》,文中提到“雪化后是什么”有三种答案:父亲和儿子的答案是“雪化后变成水”,班长的答案是“雪化后变成水蒸气”,王叔叔五岁的儿子答案是“雪化后变成春天”。文章后有一道思考题:“你对短文中的三种答案是怎样看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在四年级的两个班里,给(2)班上课时,教师没有对上述三种答案发表过看法,也没有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时,他们几乎说不出什么来。在给(1)班上课接触到同样的问题,教师在导入时先说了下面的话:“文中关于雪化后是什么的三个答案都是对的,但无所谓哪个‘最好。答案没有‘最好的,也不是‘唯一的。雪化后变成水,变成水蒸气,这两种答案是正确的,也是科学的。这三个答案之间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只是最后一个答案更富有诗情画意,更容易引发人们的翩翩浮想。文中的作者认为‘雪化后变成春天是好的答案,那么你们的看法呢?你们应该有自己的与作者不一样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变得奔放而无拘无束,答案多种多样。

四、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

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师—生、生—生平等、互动的对话情境,促使对话生成。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我校的张老师教师没有搬出教参中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爱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组块教学,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五、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我和学生在《妈妈的吻》的伴奏曲中朗读文章最后一节,读到最后一句,我的眼眶已经湿润:小时候,母亲抱了“我”无数次,而“我”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她就感动得落泪了,这母亲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呀!而学生同样情真意切,声音哽咽,很明显,凭借这一处语言文字,他们能体会出母亲的伟大。于是,我问学生:“‘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这是什么样的泪水?”也许是音乐渲染的效果,也许是对教材的理解比较到位,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是高兴的泪,儿子这么孝顺,妈妈很高兴;是欣慰的泪,吃了那么多年的苦,如今苦尽甜来,儿女孝顺,妈妈很欣慰;是难过的泪,妈妈为自己病得不轻,连累儿女感到难过……这“难过的泪”让我很是意外,没想到学生体会得这么深刻,天下的母亲不都是这样的吗?甘愿为儿女付出一切,却不愿拖累儿女一丝一毫。这种对母爱的理解出自学生之口,比出自老师之口更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随即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想起老妈妈》这首歌,在感人的歌曲声中,学生眼中泪花闪烁,至此,感受母亲的无私,热爱母亲的教育水到渠成。

六、在偶发中“生成”

教学《夜宿山寺》时,学生初读、再读、三读课文后,教师请学生说说诗句中写了哪些事物,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但教师很快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并发现其中一幅有问题的画,那是一张画有星星、月亮和一座倾斜的厉害的高楼。教师默许并支持了这一学习方式,并请学生对那幅画作出评价,学生很快纠正了错误,从而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诗句中“危”字的正确解释不是“危险”而是“高”。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不再死抱“预设”,而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教师的机智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并在过程与方法中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指导。《新课程标准》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它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中的独特的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不断探索这三大学习方式具体有效的操作方法。为师者多么需要敏锐地捕捉和推广“画画”这类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的“生成”。

猜你喜欢
青蛙文本母亲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小青蛙捉虫
给母亲的信
谁能叫醒小青蛙?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