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木构件雀替在清代晋商大院中的艺术特色

2015-11-11 09:29刘春羽罗晶
创意设计源 2015年4期
关键词:木结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刘春羽+罗晶

[摘要]雀替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构建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社会寓意与文化内涵。以清代晋商大院为例,在晋商文化的大背景下从装饰题材、雕刻手法以及文化内涵三方面分析比较了王、乔、渠、常四大院落中雀替的异同,充分展示了晋商大院雀替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木结构;雀替;晋商大院;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struction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decorated bracket not only has a high aesthetic value, but also contains a profound social implica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aking Shanxi business groups courtyard in the Qing Dynas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theme decoration, carving techniques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of decorated bracket among Wang, Qiao, Qu and Changs courtyar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anxi business groupsculture, which shows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m of decorated bracket from Shanxi business groups courtyard.

[Key words] Timberwork;Decorated bracket;Shanxi business groupscourtyard;Artistic features;Cultural connotation

雀替作为传统建筑中的精华部分,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虽然其起初是作为力学构建存在的,但后来则更多的是基于美学而发展的。随着雕刻程度的不断繁复精细,使其成为了集装饰与实用、审美与习俗为一体的文化符号。这一变化在清代尤为突出,其独成一体的艺术风格让人惊叹。气势恢弘的晋商大院成为当时最为著名北方商帮的代表,这组北方深宅中的雀替无论是从艺术风格、审美价值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一、木构件雀替

(一)雀替的简介

雀替是中国传统古建中的常见构件,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枋、梁)与竖材(柱)相交处,是特色构建之一。在不同的时期其有着不同的名称,宋代称为“角替”,清代则称为“雀替”,或称为“插角”、“托木”。雀替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枋梁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倾斜。

(二)雀替的发展演变

在中华建筑史上,雀替是一类成熟较晚的制式和构件。其雏形见诸北魏云冈石窟中。[1]从该时期出土的石雕画中可以看出,雀替已经开始在亭、轩等建筑上得到应用。

宋代以来,将其称为?头绰幕或蝉肚绰幕。?头绰幕是一种装饰极为简单的雀替,只是其尽端雕刻出两三根线条,形成几片瓣状纹;而蝉肚绰幕的雕刻内容则稍多,其特点是在尽端刻出连续的曲线,使之呈现出蝉肚的形象。虽然该阶段的雀替都有一些雕刻,但其主要还是作为柱上交于托栏的一根拱形横木使用,装饰作用很小,不为人所重视。元代以前,雀替都用于内檐修饰,只有简单彩画不施雕饰。

明代之后雀替才被广泛使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发展,所运用的装饰纹饰也逐渐丰富起来。到了清代,作为支撑性构建的斗拱等建筑结构的发展日益成熟,加之建筑技艺的不断完善,雀替逐渐从力学结构中解脱出来,并向着装饰性构建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如图表1-1)

(三)雀替的类别

按其形式可分七类:大雀替、雀替、小雀替、龙门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等。[2](如图表1-2)

大雀替:左右雀替连为一体,其制作方法是用大块整木制成,由上往下逐步变窄,底部安置一个大斗,最后再将其整体放置柱头上。大雀替最早见于北魏时期,在以后的各代建筑中(藏传佛教建筑除外)一般不使用这类雀替。

雀替:古建筑上最常见的一类雀替,其位置在梁与柱交接处的下部,其造型不像大雀替在二度空间上多向发展,而向左或右及下发展,且多用于室内。从元代开始在室内外随意使用。明、清时主要用于室外,还在雀替下加了一拱一斗,此为前代所没有。

通雀替: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柱子两侧的雀替结构是分别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则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穿过柱身而成立的。

小雀替:因体积较小,通常使用于室内,自身造型无太多时代性变化。多见于江南徽式建筑。

龙门雀替:多用于牌楼结构,以增添其美观度,因此相较于其它雀替而言,龙门雀替的造型格外华丽,并且在一般雀替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装饰性构建(如云墩、三福云等),这些也都使原本呈水平方向的雀替开始向垂直方向发展。

骑马雀替:适用于柱间距较近,位于梁柱交接处,主要用于加固。在不同柱子的两个雀替会因距离过近而发生相碰连接的情况,骑马雀替由此形成,而且其装饰意义往往要大于实用意义。endprint

花牙子雀替:又称挂落,是一种纯粹起装饰作用的雀替。常用于复杂度较低或对结构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建筑上,因其力学要求较低,故而发展出多种多样的造型,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以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

二、晋商大院的历史背景及现状

(一)晋商大院的历史背景

《五杂俎》中记载:“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文中山右指山西,江南徽商和山西晋商都是明清时期商界知名商帮。到清代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势力最大的商帮,尤其在雍正、康熙、乾隆年间晋商经济贸易达到顶峰时期,晋商衣锦还乡后修建宅邸、祠堂,其豪宅建筑集南北民居风格,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在北方民居风格中独树旗帜[3],也是晋商富家凸显的表现。

这种大院群落的出现,是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4]明清之际,受重商、崇商思潮的推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为经营理念,商人得以迅速致富,雄厚的经济实力及政策支持都为豪宅大院建筑提供了保证和条件。这组等级森严、气势恢宏、装饰精巧的北方深宅吸收了中国天南地北传统建筑技术及艺术精华,使其成为了封建制度下最完美、最成熟、最后的传统建筑的代表。

(二)晋商大院的现状概述

如今的晋商大院,俨然成为当代山西的一张名片。山西晋中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晋商文化旅游区。作为晋商的起源地,当地集中着五座深邃富丽的晋商大院。这几处晋商大院不仅将民居建筑文化发挥到极致,体现了山西民居的菁华;而且也是晋商五百年兴衰史的见证,院中的一砖一瓦、每一局部细节都是晋商文化的体现。从这些大院的气势与凸显等级制度的构造中,可以领略晋商当年的雄风与气魄,晋商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从侧面展示出晋商的繁荣昌盛。显赫一时的晋商家族,用建筑表述了文字语言无法企及的文化内涵。

尽管当年的晋商家族不遗余力地为子孙后代营建了一个归宿,但不是所有的晋商大院都能够保存完好,有的大院虽然依旧存在,但颓垣残壁,早已难觅当年的风采,譬如祁县城的何家大院、阳泉官沟张家大院、碛口西湾陈氏民居等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有关部门先后修复开放了五座晋商大院,分别是: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祁县县城的渠家大院、太谷北村的曹家大院、灵石静升镇的王家大院、榆次东阳镇车辋村的常家庄园。虽然这些力求恢复原貌的修复工程并不能完全还原旧日景象,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遗憾,但今天的人们终于可以直观地去感受晋商文化。

三、晋商大院中雀替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一)晋商大院中雀替的装饰题材

构件雕刻在晋商的宅院建筑和室内陈设中占有突出地位,是晋商建筑装饰形式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其中雀替便是一个典型代表。晋商大院的雀替雕刻艺术,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所谓“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不仅有各种各样样式的人物、又有品种繁杂多样的吉祥花卉、自然现象、珍禽瑞兽、符图器皿、几何图形,部分构件上还刻有佛教八宝、民间杂宝,忠孝故事等,大量采用了民俗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手法进行表现。这些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又寄托了人们对不息生命的追求和热望,为一座座深宅古院营造出吉祥喜庆的氛围。

1.动物题材

动物纹样图案一般有整体的结构特征,强调突出局部特征和体态特征,深度刻画动物典型动态以及图案中动物形体各部位间的比例关系,表现出内在的本质。晋商大院中雀替的动物纹样图案一般为宅院主人利用汉语中的谐音,通过比拟、借喻、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5]

通常选择寓意较强的动物如:中国龙、凤凰、狮子、仙鹤、喜鹊、麒麟、羊、鹿、顽猴、蝙蝠、鸳鸯、鱼、玉兔等图案。龙与凤的纹样一直是身份高贵的象征,它们有时成对出现,寓意龙凤呈祥,有时自成一体,单独作为装饰的主题。正如王家大院“澡身浴德”宅下的龙、凤纹样的雀替(图3-1),二龙戏珠、彩凤飞翼,生动形象,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外表凶悍、威猛,古代人认为它能驱邪镇宅,有事事平安、官登太师之意。乔家大院五院中的“芷兰第”,其骑马雀替(图3-2)便完美地展示了这一主题。两边各有四只狮子,口咬丝带,靠近门外一端脚踩一镂空绣球,狮头微斜上望,靠近中心门板处的两头狮子口咬丝带,头部极力后扭,两柱旁最下端狮子最小,两侧四只狮子面部细节保存完好,神态各异,中间画板处刻一骑狮长者,面向门前,头戴高帽,身着长袍,身体侧向斜前方坐于狮背之上,四围以植物枝干修饰,整个装饰保留完好。[6]其中,乔家大院中的鸳鸯戏水(图3-3)以及常家大院中的仙鹤图(图3-4)则寓意着祈求平安,琴瑟和谐,家庭美满。endprint

2.植物题材

以植物为主的木雕图案,一般有牡丹、石榴、菊花、荷花、梅花、松树、藤蔓等,当然这些植物也被古人赋予了一种特有的意义。[7]其中,葡萄题材的雀替在乔家大院中较为常见,具有代表性的就有两处(如图3-5),常家大院也发现一处(如图3-6)。葡萄与藤蔓交替出现,相互缠绕,一串串诱人的葡萄粒粒分明,颗颗饱满,预示着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古人一般借以松树来祝寿,苍松长生,其叶常青,以喻高寿。以乔家大院中“会芳”下的骑马雀替为代表(图3-7),内容为松树纹样,两旁垂落以树干,苍劲有力,周围衬松针,生长至顶端斜向中心发展,一直连通为中心部位的卷云饰纹,转而变为横向生长,松针雕刻极为概括简练,放射状浅雕将松针的形态表现极为到位。当然除此之外,象征安居稳定的菊花(图3-8)、雍容富贵的牡丹(图3-9)以及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也是数见不鲜。

3.人物题材

人物题材的图案也是雀替的精华部分,内容丰富广泛,一般取材于民间传统的文化。常见的有和合二仙、麻姑献寿、八仙过海、燕山教子、五子夺魁、陶渊明爱菊等。在晋商大院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有王家大院的“五婴戏莲”(图3-10),乔家大院的“三星高照”、即福星、禄星、寿星(图3-11)等。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精致到位,饱满充实。

4.器物题材

常见的器物形纹样有礼器、乐器、寿石、货币、瓶、如意等典型图案, 其中各种鼎饰代表儒家的“定力”,瓶、壶则表示“静气”。博古图案(图3-12)主要包括炉、壶、瓶、鼎等古玩,以及文房四宝(图2-13)、琴棋书画(图2-14)等文化用品和各类摆设,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儒雅风格。这类题材的图案通常是器物之间互相组合或与其他题材图案组合寓意另一含义,表现出主人的追求和美好的向往。

(二)晋商大院中雀替的雕刻手法

雀替雕刻的手法多变、精致,以线条造型为主。工匠们充分利用雀替这一特殊的部位进行装饰点缀,雕刻做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达到了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手法与语言的统一。雕刻手法有浮雕、圆雕、透雕、线刻、镂空雕等。

浮雕,是一种传统的剔雕方式,表现形式是以线雕为主,以面为辅 ,通过线条粗细、曲折、或是线条流畅等形式来加以表现,使勾勒出的形象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图3-10)

圆雕,也就是传统的混雕艺术形式,不依附任何背景,可四面观赏,利用不同的元素以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技巧,打破空间观,将变化各异,大小不同的形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单体人物、动物、花卉等多是采用圆雕手法,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显示出体积感和浑厚感。(图3-14)。镂空雕(也叫透雕、镂雕、锯空雕)雀替在花卉枝叶雕饰方面就采用此种雕刻方法。去掉形象之外的部分,使雕刻具有通透的空间感,将木板刻穿,造成上下左右的穿透,然后再做剔地刻或线刻。(图3-15)

(三)晋商大院中雀替的文化内涵

著名学者王振复曾将中国建筑的文化品格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意识;二是重伦理、淡宗教的思想;三是“亲地与恋木”的情结;四是达理而通情的技艺之美。[8]作为建筑的装饰构件,雀替当然也不是随意而为,其背后隐藏着深厚的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1.宣扬人伦的儒学礼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被人们所推崇,其基本思想是人道、礼制,以治国平天下为最终目的。礼的本质是秩序与和谐,其核心内容是宗法与等级制度。提倡君仁臣忠、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夫义妇随等社会秩序与人伦和谐。具有深刻的教化作用。如王家大院的挂落木雕《满床笏》(图3-16),描绘的是唐代大将郭子仪六十寿辰时,位列高官的七子八婿们前来祝贺,将朝笏堆满床榻的吉庆场景,寄托了院主福禄昌盛、子孙世代为官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常家大院“学礼典书”的挂落上雕刻着丝线团和书卷册,寓意着“诗书传家”(如图3-12)。宅院的主人在浓浓的文化熏陶中完成了儒家“成教化,劝人伦”的教育目的,使礼制的观念深入人心。

2.祈求福禄的吉祥理念

祈求幸福、平安、吉祥、如意乃中华各民族的普遍理想和追求,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9]当然雀替也不例外,无论是乔家大院的“三星高照”(福星、禄星、寿星)还是“三官赐福”(天官、地官、人官)都充分地表现出了大院主人祈求福禄寿,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当然,除了人物内容外,由牡丹与花瓶共同组成的图案中也透露出了“富贵平安”的美好寓意。(图3-17)

3.多子多福的传统愿望endprint

自古以来,中国都很重视家庭的延续,因此多子多福的思想延续了几千年。子孙满堂一直被认为是家庭幸福的基础、生活的希望。这样的期望同样在雀替的图案纹样中有体现。如王家大院的“五子戏莲”(图3-10),乔家大院的“天王送子”(图3-18)、“麒麟送子”等题材把中国人期盼子孙繁衍、多子多孙、家族兴旺的传统心愿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雀替,作为传统古建的重要构件,经历了力学到美学的功能演变后,成为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精美装饰。其最辉煌的时期便是在清代,而晋商大院则成为北方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其复杂多变的雕刻工艺,灵活多变的装饰题材,都充分印证了清代木雕技术的成熟精湛和手工业的高度发达。深厚的文化意蕴既能体现出清代民间文化的核心内容,也可以传递出晋商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如此数量精美的雀替无论是从题材、装饰手法、样式种类还是文化寓意上都有着其各自独特的风格,充分显示了晋商大院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然,在折服于其强大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到对于它们的维护以及今后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挖掘和探寻其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价值,让这一精湛的建筑构件可以一直延续。

参考文献

[1]席彬.雀替的艺术特色探研[J].中国包装, 2009(08):24-25.

[2]刘星雄.中国乡村古建筑“雀替”的历史演变和艺术探析[J].农业考古,2011(02):189.

[3]戎喜平.晋商大院“三雕”图案特征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06):P5.

[4]范志萍.晋商大院中的雕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J].安徽文学,2009(10下半月):138.

[5]刘改英.晋商大院的“三雕”艺术[J].中国地方志,2003(12):67.

[6]贾海洋.乔家大院木雕骑马雀替装饰艺术[J].山西大学学报,2009(1):13.

[7]郑崴.常家庄园木雕图案艺术特征[J ].艺海,2011(1):140.

[8]陈辉.话说雀替[N].市场报,2008-5-27.

[9]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结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趋势浅析
木结构建筑生产基地落户武汉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2014中国木结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福建漳平隆重召开
浅谈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