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必將形成文化差异。而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说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又一方沃土。椒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椒江人勤劳善良、勇敢豪爽的性格特点,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椒江文化。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我尝试着将椒江文化与品德课程有机整合,与学生一起走进椒江文化,探究椒江文化,内化椒江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解读椒江文化,提炼文化精髓
不同地域的本土文化都是在历史变迁与环境变化中不断发展、沉淀下来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品德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椒江位于台州湾入海处,是我国最早的海洋渔业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富,传统民俗活动与风俗源远流长。居民的饮食、居所、家具、活动等无不渗透着独特的文化和民俗风情,极具特色。我全面解读椒江特色文化之后,提炼出有益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文化精髓。
(一)走进饮食文化,传承智慧与仁爱
椒江位于东海之滨,海洋渔业非常发达,《椒江竹枝词》中写道:一夜潮回葭芷船,花蚶白蟹不论钱。记过周七娘娘庙,满地青虾带雨鲜。这是写椒江水产品之多,无论花蚶、白蟹,还是青虾、鳗鱼,到处都是活蹦乱跳的,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货色新鲜。椒江的农作物又以水稻为主,麦类、薯类、玉米、豆类也大量种植,因此椒江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椒江本土特色美食有姜汤面、食饼筒、猪肉麦饼、面结、炊饭、肉骨粥、绿豆面碎、核桃蛋仙人烧、绿豆面碎、粽子、山粉糊、漾糕、重阳糕、青团、鸡子酒等。
(二)走进节日文化,传承勤劳与简朴
椒江人世代靠海而居,以海为生,孕育出丰富神奇的节日文化:“立夏拄脚骨”、“六月六,狗洗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椒江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比如“送大暑”节:椒江的渔民千百年来以出海捕鱼为名,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每年逢“大暑”这一天,此地渔民便都要举行“送大暑船”的习俗活动。“送大暑船”队伍里不仅有开道人员、舞龙队、腰鼓队、铜管乐队,还有由儿童装扮成各种鱼和蚌的表演、荡湖船、地戏,再加上7乘小轿,最后就是香客队伍。渔轮将装有大暑船的竹筏子拖运至椒江口外,随着退潮,借助着潮水的力量,大暑船顺江而下,越漂越远,也带走了人们美好的祝愿。
(三)走进名人文化,传承勇敢与坚毅
潮起潮落几度春秋,大海以她宽广的胸怀铸就了椒江人勇敢不屈、坚定刚强的优秀品质。
虽说椒江陆地面积才280平方公里,但历来人才辈出:明代文化名人栅浦何氏,祖孙十几代共留有著述38部、数百卷;中国画画家、版画家朱宣咸,他的气势恢宏,题材广泛;佛教天台宗创始人之一灌顶大师也从章安走向天台国清寺,开创了一代佛宗……椒江人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二、体悟椒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
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服务品德课程教学,必须要以儿童的发展为本,以儿童独有的视角审视地方文化,遴选符合儿童特点的本土文化,丰富平的学科的课程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实践中,我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出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了几项活动,以期在活动中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一)家长助教,在活动中体验文化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椒江文化浸润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品德课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提炼对学生成长有益的文化精髓,组织各类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让椒江文化真正走近学生的身边,走进学生的心灵。家长助教,便是其中一个及其有效的教学方式。我们班有个家长助教团。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可以说是群英荟萃,各领风骚。我组织了《认识椒江常见海鲜名称及滩涂找海鲜活动》、《了解姜汤海鲜面等特色食品制作方法》等家长助教课程。品德课程就是要重视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他们在椒江文化活动课中体验椒江文化的魅力,才能让课程变的对儿童有意义,也便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参观访问,在感悟中沉淀文化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就应该只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
椒江有两个个著名的景点——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和章安古郡。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已列入国家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单,有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陈列馆、纪念塔、烈士桥、将军碑林、烈士墓群、战斗场景大型浮雕群雕等,学生可以通过馆内的展板、模型和大型沙盘以及多媒体三维实战模拟电影等了解当年战役的全过程。章安古郡已有2000多年历史,三国以来一直是浙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章安古街满街都是商店作坊,有保存比较完好的府衙旧址、祠堂、牌坊,历史悠久的古木屋、老宅等古建筑。穿行街中,脚下饱经风霜的石板路,章安桥那被风化的桥面和桥两边残缺不齐的石阶,仿佛在告诉我们它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桥下的回浦水,依然在不停地流淌,映托着浙东南最古老的历史古郡。
(三)调查实践,在共享中内化文化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因此,品德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椒江的节日文化,我请他们自由地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头调查椒江的各个节日特色风俗文化。有的小组选择“中秋节”、有的选择“端午节”,有的调查“春节”,有的调查“元宵节”。三周后,各个小组以报告、图片、实物展示等形式汇报交流调查结果,这一次调查活动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拓展椒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后,更多地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生存质量。品德课程注重课程内涵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生动丰富的地方文化联系起来,将地方文化与品德课有效整合,既能拓展品德课程资源,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生活、发展。“山光水色夕阳开,鱼版初停鼓久催。稍坐矶头待明月,布帆十幅海门来。”相信有了椒江文化的浸润,这些新时代的“小椒江人”,必将与他们的先辈一样,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勇立潮头”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