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友 贾兰 彭明翰
2013年织金县人民政府决定把织金县第二中学申办为省级示范校,织金二中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政府投资3.01亿元重新规划建设校园,两年间学校旧教学楼推倒重建,85个标准化教室全面配置班班通,实验楼和行政楼拔地而起,300米塑胶环形跑道田径场建成。学校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开发校本课程。教师热衷课堂改革,省市两级教科专家悉心指导,贵阳、深圳、山东课改前沿的学校不远千里前来帮扶。在这样的氛围里,织金二中推出新的课堂模式“四步七环节”教学模式,2014年4月织金二中历史课堂开始推行“四步七环节”课堂。历史教研组为了更好驾驭“四步七环节”课堂和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展了关于“四步七环节”课堂改革的校级和县级课题研究。笔者作为课改和课题研究一分子,回望“四步七环节”历史课堂推行的艰辛的一学年,总结与反思经验教训,为推动新一轮课堂改革作好准备。
“四步七环节”模式。“申示”启动前,织金二中绝大多数教师对课改认识还限于理论层面,对课改缺乏感性认识。“申示”启动后,为了转变课堂模式,推动全校进行课堂改革的探索,教科处的课改骨干教师推广了他们探索的课堂流程即“四步七环节”模式的雏形:第一步“学情调查,精心导入”,第1环节检查预学完成情况,第2环节课前示标,精彩导课;第二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第3环节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相互交流;第三步“学生成果展示,师生点评”,第4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成果展示,第5环节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第四步“巩固反馈,总结提升”,第6环节学生完成当堂检测习题,第7环节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当堂课的知识。“四步七环节”教学模式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新的课堂模式,使每一节课堂发生了变化,学生课堂主导地位也在悄悄的养成中。但是多数教师也清醒看到,固定的教学模式格式化程序化,在转化课堂形式的同时也会限制课堂的创新能力。模式是工具,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是教师,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模式的积极性,要趋利避害。
课改力度与程度。目前社会推动的课堂改革如火如荼,课堂定位与要求越来越高,由什么高效课堂已发展到高品质课堂,这反映了社会对课堂改革要求之高、关注之切。我们课堂改革起步晚,教师科研能还处于培养锻炼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推行大跃进式的课堂改革。历史课题组教师的认识是宁可课改没进步,也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一步一印的进行,课题研究的最终任务不是课改,而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集体备课。“申示”前织金二中已经进行集体备课,不过量小面窄,一月两三次,限于教材教法交流。“四步七环节”教学模式推行后学校要求每一堂课的导学案由集体备课编制。高二、高三年级周教学任务沉重,集体备课陷入导学案冗杂的编制工作中。后来我们实行集体备课的主备教师二元制——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男教师与女教师搭档,利于初步的备课中整合不同认识和不同教学思路。备课前双方交流思想,定好备课基调再确定具体执行人。集体备课会前导学案初稿发到备课组QQ群,集体备课讨论会事先人人有准备,讨论比较有针对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集体备课赢得时间研讨学法教法,分享教学经验。
一次备课与二次备课。一次备课的任务是编制集体备课的导学案,主备教师事先根据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导学案内容。集体备课研讨会上全体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初案进行讨论,统一意见后定稿付印。一次备课的困难在于面对数量庞大的班级制定同一份导学案。教师二次备课是根据导学案、结合班级学情、教师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备课。二次备课的内容为个性化的“四步七环节”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PPT。受模式流程的影响,我们教学设计易形成形式单一的课堂模式,易格式化学生的课堂思维与语言,机械化教师的教学思路,我们在模式推行的第二学期不断地突破模式的束缚,由于实践力度和受教师理论水平的限制,还不能把探索过程系统化和理论化。新课堂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设计比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复杂,第一轮PPT制作工作量大,教师课题研究也需要一定的精力,所以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假期重视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并对下期教学内容进行粗备。
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是这场课堂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课堂改革中争议最大、整合力度最强的地方。导学案发挥前置预习、组织课堂、释疑拓展、课后巩固的“一案四步”的功效,理论上很完美,实际操作中问题不少。首先,为节约纸张和印刷工作量四案统一印在一纸上,教学的层次性减弱,遇有公开课时学生为了准备充分课前四案齐做使课堂教学流于表现形式。其次,各科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学习任务沉重,导学案挤占学生自主学习和消化知识的时间。第三,教学设计功能弱化。导学案的完整性使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教学过程受导学案束缚,师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影响。鉴于此,我们拟对学生导学案进行“瘦身”——仅印发预学和固学两案。
小组建设。小组建设一直是课堂改革的推动力量。小组一般由8人组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不一,个别老师曾经推行“强强联合”最终以失败告终。小组内推选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组内设置各学科的科代表,负责各学科学习的日常事务。“四步七环”课堂模式推行初期,为了短期内实现课堂转型,组内科代表还扮演“中心发言人”的角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小组科代表进行培训引导,在“中心发言人”的示范影响下,课堂自主性学习和学生讨论氛围逐渐培养起来,课堂的主导地位由教师逐渐转移到学生,新课堂模式雏形初现。但是指导的专家和老师们发现“中心发言人”的消极影响巨大,课堂依赖中心发言人,多数学生没有得到锻炼。于是,课堂又推行去“中心发言人”、去格式化的语言。这个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非常关键。为激励学生课堂积极性,老师们绞尽脑汁,甚至不少教师还采用陪学生食堂就餐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师生平等交流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在老师的督促下,小组讨论开始变得有效,小组凝聚力不断增强。但是,课堂用于小组活动的评分机制依然不能发挥激励作用,不是虚设就是占用课堂时间,小组评价机制的探索还需要更大的努力。
学习兴趣与历史素养的培养。传统课堂一言堂,学生的学科兴趣受制于教材的趣味性和教师语言的风趣性。现实中,不是每一篇教材都能迎合学生的趣味性,不是每位教師努力都能做到风趣幽默。新课堂模式的导演——教师在设计课堂时根据课标和三维目标、结合学情与教师课堂艺术风格设计教学,增添课堂情趣,发挥学生主动性,推动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超越。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了,辩论赛、知识抢答赛、手抄小报都是学生比较喜好的作业形式。学校周边的名胜古迹也是培养兴趣与素养的好去处,但受安全问题所制,校外活动开展的阻力非常大。
从高考看课堂改革。高考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目前的高考招生体制改革的情况,分数依然是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准绳。高考虽然是应试教育的标志,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新课程标准推行后试题考查内容悄悄变化着。近年高考历史和贵州适应性考试的试题在考察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不断突出考查学科素养与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指挥棒在变化,新课堂改革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与主导,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顺应高考能力考查的方向。
随着2015年6月的“申示”复评工作结束,学校“申示”工作宣告一段落,但是对织金二中教师来说“‘申示永远在路上”!“申示”过程中的良好教学生活习惯需要保持下来,专家的经验指导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消化,课题研究肩负推动课堂改革、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重任。而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学习着、教学着、快乐着、幸福着、收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