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
【摘 要】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大学英语的跨文化交流工具本质特征使之与国际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应当面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以及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方向发展。本文基于教育国际化的视角对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英语教育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英语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在当前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内高校英语教育应当打破陈规,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应当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桎梏中尽快走出来,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1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教学反思
在当前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未来国内英语教学发展方向、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然而,从近年来国内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偏重于语言的工具性教学
从目前国内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来看,多采用的是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二者均采用语言功能,即以意念作为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其模仿语言在生活中应用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该种“语言工具论”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语言意义、功能,表现出较强的工具性特征,严重忽视了传统教育的人文性特征。
1.2严重忽略了语言知识的本位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无论读写模式还是听说模式,均注重的是整合交际能力,实际上这是一种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该种语言学习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很多高校英语老师将语言的学习视为语言学习过程中可一带而过的附属品;在交际教学活动中,只要不妨碍交际正常进行的语言知识出现错误,即可视为可容忍或者不必矫正,以致于语言知识的本位性发生了改变。
2国际化背景下英语教育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对当前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反思,笔者认为要想适应时代发展形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2.1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他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在国际化背景下,老师在讲解词汇时,应该考虑到该词汇背后可能隐含的文化内容,将一些具有神话传说或者故事的词语进行详细的解释,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词义的同时也掌握其具体的应用,更好的保证英语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单词学习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其意思外,还应该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该词语的内涵和用法。通过单词与例句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结合语境及文化背景等来理解其具体的意思,能够保证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2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英语阅读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作用,其中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从文章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所学的英语知识。此外,阅读教学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化知识、科技、健康以及社会生活等内容,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从而有利于其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升。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扩展阅读内容,使其能够更好的扩展其知识,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
从本质上来讲,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即与人进行顺畅的沟通、良好的交流,同时这也是评判英语教育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实际上,该种无障碍的交际,一方面建立在双方语言互通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还在于对国家文化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从实践来看,中国学生到英美等英语国家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毋庸置疑的是这对加快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促进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因部分学生对西方文化缺乏深刻的了解,甚至存在着曲解现象,所以难免会产生误会,甚至产生隔阂或者间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西方文化对他们的冲击和影响非常的大,尤其是其中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因无法完全识别而造成潜在的危害。针对这一问题,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入文化教育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对各国家文化全面介绍,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国家的文化,以免学生因对外国文化的盲目崇拜、排斥等,而产生极端的态度。比如,在日常课程体系外,一定要“挤”出一点时间,进行英美文化、英语交际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引入文化,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欣赏外国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应当重新审视和定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改进方式和方法,从国际视野来洞悉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01).
[2]任飞跃.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科技视界,2015(04).
[3]刘玉凤.国际化教育趋动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反思[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