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凝聚力在小组建设中的培养

2015-11-11 09:58姜珊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组长凝聚力分组

姜珊

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特殊的相册,相册里的照片全是我所带过的班级的合影,这里记录的是一个个班级的故事,是一个个团队的形成……

一、组建小组,初识合作

文理分班,进入高二后,我一直在观察学生:哪个性格沉稳,哪个处事冷静,哪个多才多艺,哪个活泼开朗,哪个性格内向,哪个小学时是班委,哪个有点调皮……我在本子上记录下每个孩子的特点,在我认为能够胜任班委或小组长的名字上做上记号,为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做好准备工作。一个月后,我开始组建班级合作小组。每个小组6名成员,按照身高、性格、性别搭配组合,每个小组的成员身高差不多,性别不同,性格也不相同。组与组之间的成绩均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合理搭配,有利于任课教师按照小组展开课堂教学。分组完成以后,由各小组推选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纪律组长,负责日常的小组工作,至此,班级的小组建设基本完成。各小组不但给自己组起了响亮的名字,还制定了小组组规、组纪和学习常规。

为了让学生明白小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晨会期间,对学生进行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和“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教育,让学生初步明确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形成后,小组里每一个同学都有事干,每件事都有人干,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上来。我的工作量明显减少,我现在只要加强对小组长的管理,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充分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就可以让班级各项事情都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更重要的是,团队凝聚力在小组中逐渐培养与形成。

二、开展班会,体验合作

我曾利用下午自习课时间,开展针对小组合作成绩进行的展示班会。对于上一周表现较好的组和较差的组进行总结与奖惩,举行小型颁奖仪式,配有隆重的颁奖典礼背景音乐,礼仪小姐,颁奖嘉宾即我班主任本人。一方面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积极上进,为组争夺荣誉,另一方面也是团队凝聚力在小组建设中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三、实践活动,内化合作

学生在每周一次的小组展示班会中既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又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作用。在学校组织的去大连森林动物园春游活动中,为了使团队凝聚力更加深入学生们心中,我有意安排小组自行游玩,而取代了班级整体游园的机会,组员同学在活动中能够团结互助,午餐期间大家分享自备食物,活动中没有一个同学消极对待此次活动,这次森林动物园的参观游园活动也使他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团队。不仅如此,回到课堂中的他们也能做到积极踊跃为团队争取荣誉,而且在生活中越来越注重团体合作,他们在内心深处真正有了团队意识,有了合作需求。

四、延伸合作,走进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有效学习方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没有一种发展是与别人无关的。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學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只有分组,各负其责然后交流分享成果,才能共赢。这种合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在这期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使学生有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从而有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团队凝聚力在小组建设中起到了不可过量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地增强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如一般情况下,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难题的目的。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学生只有在思考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交锋和碰撞。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和思考时间。

小组学习课堂讨论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协商法: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在小组学习中各自陈述,然后讨论、归纳、总结,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学生集体意识。也可采用动态分组法:在课堂讨论中,还可采用小组成员动态编排,如让部分同学固定在小组座位上,而让其他同学流动,比如第一组同学到第二组,第二组同学到第三组……这样,学生不仅有新鲜感,而且有机会了解更多他人的想法,还可以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固定模式,为每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猜你喜欢
小组长凝聚力分组
分餐小组长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