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摘 要】通观目前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依旧呈现出师本位的形态,主要表现为教师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忽略双向的交流沟通,这样的教学形态使得整体的教学成效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有效改善这一境况,笔者认为应该构建起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架构。具体到实践层面,即首先是教师要在观念层面进行转变,其次在课程设计层面要更为活跃,最后学生自我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经由这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最终才能构建起学生本位的教学架构。
【关键词】英语;初中;主体;学生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的境况
对于我国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情况而言,其依旧呈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态,远未形成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教师倾向于向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忽略了更具互动性的双向沟通。这样的单向传输,不仅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心生厌倦,而且还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虽然教师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知识要点,然而,学生却无法很好地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无法运用于实践,这是与教育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的。教师之所以会倾向于单向灌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对英语课堂具有很大的掌控权。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扮演主体的角色,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去看待课程与设计课程,并未将学生视为积极的主体,对于学生响应反馈环节缺乏更多的思考,从而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整体教学成效不高。
由此可见,目前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是收效甚微的,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一境况,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实现从教师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2012年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其实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标准中明确指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倾向,可见,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所具有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整体架构之后,能够有效改善以往过于机械的教育现状,为整个初中教育重新注入活力。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能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显而易见,相较于被动灌输知识,学生更愿意主动去获取知识,更具自主性地进行学习,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助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可以有效改善以往题海战术的教育窘境,不会使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过早丧失。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尤以魏书生老师的成效最为明显,他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之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魏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参与感,主张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甚至是整个班级的主人。他认为,只有当学生建立起自身的主体地位之后,才会更为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收获更佳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从上文可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是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的。笔者认为,在整个构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下述三个层面入手:
1.教师需要转换固有观念
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时,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师所持有的固有观念。教师不能够再像以往那样,以自身为中心,整个课堂中不愿意与学生展开过多的互动,基本是以单向知识点的灌输为主,这样的教学手段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的。教师应该把学生视为教学合作的重要主体,重视他们的响应与反馈,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互动,增加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比重。观念转变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角色的转变,当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观念建立起来之后,教师扮演更多的角色将是组织者、辅助者。角色的转变对于教师而言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教师尝试着在课堂中探索更适合的地位,开始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需要更具活力
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主体。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对整个班级颇为熟悉,并对每一个学生有着更深的了解与接触,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及整个班级呈现出来的总体特征,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更为合理,更适合学生的课程计划。要想充分了解相应班级的特征,教师除了与学生进行日常的交流沟通之外,还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详细询问学生对于哪种教学形式更为喜欢,从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更多地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相关特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流程之后,不断推进流程的更新与改革。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不断地对已有的设计进行持续性的修正,从而保证整套课程设计更适合学生。简单来讲,就是要将课程设计视为一个动态变换的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调试,并且随着学生自身特点的改变而不断做出及时的响应。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有两种,即任务型教学和情景化教学:
(1)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指的是教师可以将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分割为若干个任务,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对相关的任务进行主动认领,最后分小组去完成。小组在接受任务之后,会收集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汇总与整合,最后形成较为成熟的成果,在课堂上予以展现。采取此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保障学生的充分参与,无论是最初的资料搜集,还是最终的成果展示,学生都全程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收获更多有益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情景化教学。从根本上来说,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想让学生习得一种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的获得,是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的。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英语课堂上更为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对听说能力不予关注,这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掌握是没有帮助的,更多的只是让学生学会哑巴英语,用以应对考试,这显然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对待,而仅仅是视为应付考试的客体。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设计进行改进,其中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设置情景教学。经由设定特定的语境交流氛围,让学生更快融入对应的语境之中,自我独立思考,并尝试不断表达,将书本上生硬的知识点,转变为能够自如运用的能力。在具体设置交流情景的时候,应该从实际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去设置相关的场景。这样设置的好处,就是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神火经验,更快领悟到场景交流中需要哪些对白,从而更深入地浸入到相应的场景之中,自如地展开交流沟通。学生经由这样的交流体验,所得来的知识技能,印象将更为深刻。
(3)学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除了上述对于教师以及课程设置的要求之外,对于学生而言,也有相应的要求,毕竟是以學生为主体,所以学生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应忽略。具体而言,学生应该转变自身角色,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以主人翁的姿态,更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体悟。另外,需要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其学会如何去学习,不要坐等老师来灌输知识,而是要主动地汲取知识,在学习面前呈现更为积极的姿态。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努力,构建起来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架构,能真正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收获更好的学习成效,并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为轻松活泼,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永芳.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