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事件解释报道如何科学可读

2015-11-11 16:01郭起豪
中国记者 2015年4期

极端气候事件解释报道如何科学可读

□ 文/郭起豪

提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对于这类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特别是直接关系到百姓安全感的重大热点气候话题,受众对新闻深度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解释性报道可以承担起这一重任,但在专业性极强的气候报道领域,如何使解释性报道兼具专业意识和受众思维,并且科学可读?

关键词:专业意识 受众思维 中国气象报 气候报道

现状与特征

总体而言,时下一些气候事件解释性报道呈现以下特征:

其一,内容越来越丰富,需求越来越大。

频发的干旱、洪涝、台风、暴雨、暴风雪、雷电乃至大气污染等极端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影响越来越大,都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些事件一旦出现,都会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就像美国飓风、澳大利亚高温等曾引起国内的关注,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同样会引起国际舆论关注。

各级媒体通过大量解释性报道,对重大气候事件的跟踪报道正在向全天候、无缝隙迈进,内容越来越丰富、分量越来越重。同时,极端气候灾害频发一再警示我们,防御减轻极端气象灾害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仍将是人类发展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这将使公众对重大气候事件深入解释、分析报道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和期望值变得越来越高,可以预见这类新闻的热度未来会持续并有随时升温的可能。

其二,缺乏全面深入解析,通俗性可读性不够。

要把重大气候事件解释清楚,需要全面深入说明跟其相关的事实的前因后果。尽管新闻记者也时常关注重大气候事件新闻报道,但是真正要把人们不了解、不理解而又需要清晰了解和透彻理解的重大气候相关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展开,厘清事件中的因果关系,并引发多方面的反思和探讨,促使公众主动采取改善行为,参与到传播气候知识、科学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而非浮于气候事件表面进行肤浅的形态描述,这并非容易的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并具备专业思维。当下,不少媒体对重大气候事件的解释性报道,多是从现象和事件入手,简单分析原因,仅是“冰山一角”,缺乏纵深感,难以让受众“解渴”,自然不利于公众深刻理解新闻的全貌和实质。

不只如此,这类新闻中往往会有很多高深的理论、专业词汇,语言平实化不够,读者看来晦涩难懂,原本解释性报道是疏通读者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孰知太多专业知识的引入,不仅没有解忧反而“添堵”,从而使得解释效果大打折扣。

总体而言,放眼未来,对于公众普遍关注的极端气候事件这类热点话题,媒体应主动出击,以科学理性、严肃求真的态度进行全面深入权威解释,兼顾专业与通俗,回应社会关切,抢占话语权、主导权,必须强化专业意识和受众思维,最终在引导公众中增强媒体影响力和生命力。

以专业意识科学引导

1.注重专业性、权威性解释,有效引导热点难点问题。

一旦出现极端气候事件,社会反应都十分强烈:这些极端灾害性气候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时间有多长,收到灾害预警后该如何有效应对这些灾害,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还有哪些薄弱环节?历史上出现的类似的极端气候的影响程度如何,给我们哪些启示?一连串的问题亟待解答。

受极端气候影响区域的公众容易有恐慌心理,对解释性新闻报道的依赖程度颇高,媒体传播的信息对公众行为认知随时可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这个时候,专业、权威的解释性报道,最容易给公众“定心丸”。

未知旅途的迷人之处,大抵就在于,你永远无法想象下一秒会遇见什么。在预期之外的情绪,比平静无波更令人着迷。

专业性、权威性,体现在对专业问题的专业、权威解释和判断上。对极端气候事件,新闻媒体往往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迅速对事件成因进行初步说明,并尽可能对热点、难点问题给出专业性解释。这个过程像剥洋葱,一层一层逼近“内核”。这不仅实现了内容的专业性、权威性解释,而且实现了“刨根问底”方式方法的专业性。

如,2014年登陆海南的台风“威马逊”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的台风。《中国气象报》推出的多篇解释性报道,涉及的内容分别是台风最新情况如何、未来往哪里走、风雨影响(哪里是台风防御的核心区域)及台风特点,再是历史上相似台风的影响,随后放大到宏观尺度,介绍2014年影响我国的台风的整体情况,然后是台风监测预报技术和防御手段,台风预报准确率等。记者选择的采访对象——中央气象台以及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的首席专家,是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国内台风预报领域的顶尖专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发

生后,有一些记者因为自身缺乏大气科学知识,缺乏专业判断,对采访对象选择不够专业。由于权威性不够,这些专家的解释、分析或片面,或不科学,或不正确,有些观点可能误导人们对极端气候事件趋势的基本判断。这样的解释性报道不仅难以有效引导公众舆论,而且容易给人们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有效防御灾害带来不利影响。

2.注重科学性解释,准确传播科学理念、科学知识。

要注重解释性报道的科学性,还应从源头上做好两件事:

其一、打造有科学素养的专业新闻人才队伍。记者要有良好的科学态度,有丰富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具备专家、学者型记者的基本功底。这样的队伍在极端气候事件出现后的舆论引导方面更具前瞻性、主动性。

其二、建立健全涉及科学性内容的解释性报道的生产、加工程序,形成严格的审稿制度。如,报道要经过当事科学家的认可;聘请科学顾问对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把关。2010年,有关“千年极寒”的虚假新闻被大量转发,给我们的警示是:面对涉及科学问题的报道,媒体人应有的清醒判断和专业审查绝不能被忽略。

□ 台风“海鸥”袭击后,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港一片狼藉(2014 年9月17日摄)。(新华社/发)

用受众思维体现人文关怀

1.关注百姓关心的焦点议题。

解释性报道中涉及到的重点问题,到底是不是公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是不是有关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准确地反映了民情、考虑了民意,直接关乎解释报道的可用性。尽管不少新闻媒体都有极端气候事件专门报道小组,但是这些报道小组设置的议题有没有抓住公众关注的问题,值得商榷。

比如,在极端灾害性天气出现前后,诸多媒体的解释性报道中多会提及预警信号的发布情况,但公众关注的多是接收到这些预警信号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而非单一的防灾减灾组织方发布的预报预警。再比如,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过程中,政府层面的应对常常被放大。新闻记者多从政府层面采访报道,而忽视采访科学家了解极端气候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其结果是,一旦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公众会认为是政府应对不力,而忽视灾害本身的“不可抗拒性”。

解释性报道传递的信息,若不是百姓关注的议题,仅是媒体或记者本身所关注的问题,百姓“用不上”,不管其信息量如何,意义都不大。面对极端气候事件,以前一些新闻媒体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没有形成舆论主导,而让一些杂音介入混淆视听,恰恰是因为没有解释到点上,“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为此,议题的贴近性直接决定着这类报道对公众的理解和体贴程度。

2.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新闻语言是大众化的叙述和描写,需要解释的极端气候事件的解析,涉及大气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往往是受众不熟悉的领域,这需要新闻记者用科学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颇为高深的理论和极具专业的词汇以朴素“诠释”,让专家学者看后觉得科学,让非专业人士能够读得懂、喜欢读。

其中,有两个方面可以坚持进行,一是抓情节、抓细节,形象生动直观解释,前提是准确,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一线,尽可能接近事件发生的地点挖掘第一手素材。二是剔除概念化。要让“低空槽”“高压脊”“西南急流”“副热带高压”等专业的概念化的内容尽可能少一些出现,这就意味着记者必须深入采访,多向专家请教,自己真懂了读者才更容易懂得,才可能懂得更多,用上的信息更多。

3.少一些说教,避免舆论引导“填鸭化”。

解释性报道容易给受众说教和灌输的感觉。越是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关键时刻,公众越是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如果报道的口吻给人“我说你听”“你应该怎么着”,缺少平等的交心式的对话,高高在上,这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受众意识,注重表达平实化,在内容、形式和文风上充分运用受众思维方式,以便给公众留下感同身受、“你的冷暖我知道”、共担风雨等印象,在人文关怀中看新闻,学习防灾减灾技能,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和巩固科学的防灾减灾意识,从而最终主动参与防灾减灾和应对 气候变化行动。(作者是中国气象报社采访中心副主任,2011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