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水中见曲处: 两会评论创新的“审美”向度 ——兼论《燕赵都市报》评论的立体创新

2015-11-11 15:59陈方
中国记者 2015年4期
关键词:两会

一勺水中见曲处:
两会评论创新的“审美”向度
——兼论《燕赵都市报》评论的立体创新

□ 文/陈 方

提要:全国两会这样重大的政治性会议,都市类媒体如何体现评论这面旗帜的特色?本文作者认为,无论是从受众类型、报道风格还是从媒体角色上讲,都市报评论都不应该走“社论”路线,而应承担起向大众通俗解释、浅易传播主流话题的责任。

关键词:两会 评论 燕赵都市报 都市媒体

古人论造园之法,有言: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大意是说,小细节中要看到大千气象,小切口中要展现宏阔意境。如果评论也有“审美”之说,笔者觉得它也适用于这个道理。

司法改革、政府改革、财税改革、医疗改革、国企改革等,这些宏阔的问题都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集中探讨。可想而知,要以一般的评论形式宏观把握这些问题,难免会有主题抽象或挂一漏万的情况出现。在思考《燕赵都市报》今年两会的评论栏目和评论类型时,我们首先确立的是“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这个“审美”向度。

以全新的评论语系,诠释政治和生活的关系

《燕赵都市报》评论版今年在策划两会评论时,打破常规,头条评论位置推出了“两会新笔记(聊家事、侃国事)”栏目。这个栏目以评论员的个人叙事描摹中国改革的社会图景,以和作者有关的“家事”切入,分析背后的“国事”内涵。也即,栏目要在家常闲话中展现出相关政策的纵深,让“江湖之远”和“庙堂之高”同频共振。

同时,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介形态的多样化,也使得以往严肃的政治话题被逐步分解。这个时代任何事情要想赢得关注,都必须和人民的生活发生关联。可以说,《燕赵都市报》两会评论“两会新笔记”正是捕捉到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特质,以一种全新的“评论语系”诠释了这种变化。

从3月3日政协开幕,到3月15日人大闭幕,《燕赵都市报》评论版推出13篇“两会新笔记”。每一篇“新笔记”都专注于一类改革,涵盖了医疗改革、养老并轨、收入分配等十数个热点领域。每一篇都由评论员自己的故事或身边事说起,自然引发读者的代入感,再将讨论延伸到广阔的政策背景,梳理改革历史、前瞻改革走向。

“从下往上”看两会,以具象化方式展现评论意义

对于都市类媒体评论的发展方向、在把握重大时政主题上的规律,“两会新笔记”的探索给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再次反刍了如下两个老问题。

第一,纸媒评论如何克服同质化惯性?新闻评论在话题上本来就有同一性,从文本上看,近些年来评论语言也出现了八股化倾向。比如开头先引用一大段新闻由头,然后再开始“总分总”或“正反合”式的论述,千文一面的情况非常常见。对此,笔者的感触是,纸媒时政评论应该一方面借鉴杂文、笔记等文体的叙事风格、拓展灵活说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应该吸纳新媒体评论个人叙事的长处、展现出写作的多样性。这不仅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方便纸媒和网媒内容的自由流通和联合生产。

以“两会新笔记”中的《产业转型,小人物也和过去说再见》为例。作者从微信朋友圈卖面膜的朋友谈起,一个在国企工作的朋友突然转型卖起了面膜,这一切只是缘于朋友所在的国企面临转型之艰,效益大不如从前。身处其中,每个个体也不得不和过去的生活方式说再见。通过展示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宏大议题下个人命运的转向,小人物的困局与破解之道娓娓道来,一方面读者能够从中感悟到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还能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如果没有个人叙事,完全由“讲道理”的语言模式来向受众呈现产业转型的重要,达成的效果恐怕是“你讲你的,他做他的”。

第二,大众化的都市类媒体如何驾驭重大时政选题?从采访资源和政治敏锐性来讲,对于全国两会这类重大时政主题,大众型纸媒较之党报和调查类媒体而言,肯定不占优势。这种情况下,只能深挖自身的特点,在平易、好看、耐读、接地气上做文章。“两会新笔记”其实就是站在百姓视角上,“从下往上”看两会,是在体会大众对两会的信息“饥饿

点”、满足大众的发声诉求。而这样的功能,其实也是回归都市媒体的基本定位。

如果再往深层说,此次探索,亦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关于评论本身的思考。观察几十年的舆论生态和社会心理,就会发现评论在社会转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以“一事一理”的方式对事关中国改革的前沿思想、理论进行了分散消化、通俗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往往通过“评议热点”集中发力,对中国社会的宿弊进行了矫正,对发展中的问题给出了及时提示,匡扶社会正义、助推中国改革。微中知著、“一勺水中见曲处”,正是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现出了评论的意义。

媒体融合,传统媒体评论也要立体化

过去几年间,《燕赵都市报》在评论方面也进行了多样化的改革,试图创造出一种更立体、更多元也更有趣味的说理空间。除了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期的“时评版”之外,还有每周二到周五的“舆论场”版和周六的“七日评”版。

“舆论场”是对热点新闻的舆论盘点、媒体札记,是针对评论的评论,从中可以寻找出新闻的第二落点,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一种“聚合式评论阅读”的体验。而“七日评”则是聊天式评论,通过多位评论员对同一主题的剖析、讨论、交锋,让受众对新闻能有更全面的理解,然后让读者形成自己的洞见。

“两会新笔记”的探索,可以看作上述改革的自然延伸。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新闻评论已经很难完全满足读者诉求,烹制全面立体多样的评论形态,已成必然之举。以“七日评”栏目为例,我们不希望把评论做成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通过多层次的剖析之后,给读者提供更多角度,以便让读者形成自己的观点。

“七日评”是以“聊天”形式,对热点新闻进行评论。评论员通过你来我往的聊天,展示新闻全貌,呈现各方观点。这种带有新闻评说式的“聊天”,不是几个人把观点简单地集结起来,也不是各说各话舆论吵架,而是在一定的线索和提纲下,平等、开放地交流,实现观点之间的碰撞和彼此启发。

风格之一:评论立体化。2012年6月16日,“七日评”专栏做过一期《延迟退休,是不是一条无可选择的路》。在这一期中,我们对延迟退休的弹性问题、谁在支持谁在反对、养老金到底有没有缺口,以及延迟退休是不是唯一一条路等层次,都适当展开了讨论。三个评论员对此各持立场,如果只是一篇普通的评论文章,这种观点交锋几乎不可能体现,但是在“七日评”专栏中,思考角度的多样性和观点的丰富性,都得以展示,评论也更加立体化。

风格之二:信息补充化。除了呈现观点碰撞,“七日评”专栏还追求信息的能量,以及信息的附加值。通过几位评论员的聊天,将新闻容易被忽略遗漏的部分,或者更广阔视野中的相关资料,自然而然地呈现给读者,作为思考和追问的有益补充。同样以《延迟退休,是不是一条无可选择的路》为例,在谈到养老金缺口问题时,几位评论员找来的数据甚至是相互“打架”的,这样的信息展示更能吸引读者,使其意识到,当前关于养老金缺口的讨论,尚存在信息不完整和数据缺乏权威等问题,因此在吸收和形成观点上必须考虑这一情况。

风格之三:体验性评论。“七日评”根据选题的需要,除了邀请评论员参与讨论,还会邀请新闻当事人发表看法。新闻当事人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展示对事件的认识,这让“七日评”这个栏目更加生动立体起来。比如,在做关于留守儿童、高考作文等选题时,我们的专栏都寻找到恰如其分的“当事者”参与了评说。

风格之四:碎片化阅读。“七日评”专栏在形式上不是大块头,而是比较注重阅读的轻松和趣味性。口语化、漫谈式的观点互动,时而幽默时而犀利的往来交锋,让读者在长文中却不感疲惫,反而颇有代入感和阅读的乐趣。“‘七日评’读起来热闹有趣,放下却发人深省”,这是读者对专栏的最好褒扬。

“七日评”专栏自2012年4月21日创办以来,除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基本保持了每周一期的频率。每期选题都是一周内舆论聚焦,或者是最具争议的话题。在近三年的时间内,“七日评”坚持精耕细作,栏目呈现的角度和观点也大大启发了读者认识社会的高度。其中,包括《网络反腐,如何从“碎片”走进制度》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思想理论动态》选编。该栏目的出现,打破了都市类媒体评论趋同的现象,在评论形式的呈现上让人眼前一亮。而评论形式的突破,也大大吸引了读者的兴趣。“七日评QQ聊天群”里加入的普通网友,经常对栏目刊登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作者是《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猜你喜欢
两会
“两会”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