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宇强
城市化影响下通道侗族织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肖宇强
(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长沙 410004)
城市化建设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传统文化艺术的流失,以湖南通道侗族织锦为例,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侗族手工织锦的织造工具、制作技法、色彩搭配都发生了改变,有的制作技艺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城市化同样是一种机遇,它能让传统侗族织锦走出乡镇、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面向都市和大众视野,与创意产业结合而获得新的生命力,体现出传统文化艺术对于城市建设的反哺,实现双方的融合与互赢。
城市化;通道侗族织锦;挑战与机遇;文化反哺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即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型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在城市化建设中,更多科技手段被应用,更多的先进理念被导入,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智能生活,但城市化建设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如人口剧增、房价飙升、环境污染、传统文化丢失,城市化在许多民族地区蔓延开来后,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处在湖南通道的侗族及侗族织锦就是一例。
通道县位于湖南西南部,属怀化市管辖,它北接靖州苗族自治县,西邻贵州省黎平县,南靠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毗邵阳绥宁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处于湘、桂、黔三省交界处,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植被繁茂,各种富含纤维、可用来捻线和纺纱织布的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为侗锦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材料。侗族居民很早就会利用当地的苎麻、木棉、芭蕉等植物的树皮、叶片制成的纤维来捻纺纱线,结网织布,[2]形成了极具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侗族织锦。侗族织锦的编织一般在专门的织机上进行,其编织没有固定的图案和纹样,编织者一般会预先在脑海中形成即将成型的图案,然后将丝线一根根排列在编织机的竹条上,织造时,用脚踩压经棒,提经开口,按顺序取出竹签,使经线上下分离,再用手工提梭挑织,通纬梭织,见图1。侗族织锦编织线使用的颜色以黑、白二色为主,其中白纱线作经线铺底,黑纱线作纬线提花,用这种方法织造的侗族织锦在正反两面形成互补的图案,色彩相反,风格粗犷,双面都可使用。侗族织锦常被用于服饰花边、床毯、头巾、儿童背带、被面等。每逢传统的祭祖仪式,男女老幼都要穿上侗族织锦制作的服装或披肩,以缅怀祖先和表达感谢养育之恩,并寄托对未来的美好心愿;在婚丧嫁娶之时,侗族织锦更是必备之物,如在结婚时,女方必须送给婆家一件自己亲手织成的侗锦,以表示自己嫁入家门,永不变心。[3]所以侗锦纺织也成为侗族女性必备的手工技能之一,在挑选意中人时,男方小伙子和家人甚至会将侗锦织造的好坏作为评判姑娘贤淑能干与否的标准;当家里有老人去世时,亦有专门用于垫棺材的侗锦,称为“寿锦”,寿锦上的纹样多用龙、鹰鸾等猛禽、猛兽图案,搭配上素雅的色彩,预示着老人去世后,其子孙后代们会像龙一样活泼、神勇,像鹰鸾一样健壮、高飞。这些侗族居民的行为和文化无不体现出侗锦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图1 传统侗锦的编织
随着城市化向周边村镇的扩展和蔓延,通道侗族自治县的经济和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农业、工业、第三产业都实现了稳步的增长,特别是交通事业的发展,让通道县与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先进技术和文化观念的传播使得侗族居民有了更加开阔的眼界。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纺织器械的不断更新使得传统庞大而操作复杂的侗锦编织机显得有些过时,大部分侗民都能在市面上购买到轻巧便捷的小型木织机甚至是电动的织造机,用这些先进机器编织的侗锦更为精致,但也失去了原始粗犷朴素的手工风格。受纺织化工印染行业进步的影响,许多以前没有的丝线和色彩都不断涌现,它们随着交通的便利进入了侗乡,取代了之前需要侗民亲自纺织、染色的繁杂工作所得。于是,侗民将这些先进的丝线和色彩加入到黑白侗锦的编织中,形成了黑白相间或彩色的侗锦,它们富丽堂皇,鲜艳多彩,但却打破了传统侗锦素雅、庄重的印象。甚至还有一些商贩,看中了当地旅游业中民族工艺品的消费火爆行情,利用电脑数码提花设计和机器生产出千篇一律的低廉劣质的所谓“手工侗锦”来蒙骗旅行者,获取利润,让传统手工织锦的特色荡然无存,并严重损害了传统侗锦的优良形象和经济文化价值。许多侗族织锦的织造者和传承人年事已高,不能继续从事侗锦的织造工作,希望能将这一技艺传给下一代,但大多年轻人被城市中的霓虹闪烁、光怪陆离所吸引,甘愿前往千里之外的城市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农村从事这“无聊的”侗锦编织工作,使得侗族传统手工织锦在当地城市化的进程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虽然侗锦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是机遇同样并存。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省市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的修建与完工,让通道成为了湘西有名的旅游之乡,侗族民族风情特色旅游吸引了大批的外来游客,这对于侗族传统织锦的传承与再生具有积极意义。由政府牵头,组建的通道传统手工侗锦的生产和展示馆,以稳定生产—产品展示—游客参观—参与互动—自愿购买等方式,实现了侗族织锦的保护与传承。在展示馆中,进行区域划分,生产区域由当地侗锦的制造者和传承人现场制作侗锦,完成的织锦放置在展示区保存,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侗锦的制作和相关产品,并在互动区负责人和织造者的指导下亲自体验参与侗锦的织造,感受这一美妙的过程,最后自愿购买展示馆中已经编织好的织锦。
如今,通道侗族织锦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与保护。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政府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推荐与管理暂行办法》,为侗锦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政策性保障;政府还举办了专门的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以培养侗锦手工织造的接班人。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民间艺术博物馆就将通道侗族织锦纳入其中,并结合展示湘绣、苗绣、土家织锦等多种湖湘民族民间艺术品,其建设宗旨为“整合湖湘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这都是城市建设中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纳入城市规划中的一个有益尝试,体现出侗族织锦在城市化进程中获得的新机遇。
“城市化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经济型城市化使城市化进程中的“反文化”与“去文化”现象日益凸显,城市文化功能萎缩或缺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等“城市文化病”不断涌现,导致了城市化进程面临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失衡的困境。[4]
如何才能在城市化中平衡科学与民俗的关系,营造既有着中华传统内涵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城市文化环境,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必须寻找和利用各方面的智慧及资源,挖掘传统文化艺术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资源,来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人类和谐生存、可持续发展和精神走向等问题,[5]让传统文化艺术反哺城市建设,用文化推动城市的和谐发展。以侗族织锦为例,侗族织锦是少数民族原生态的生活实用品,它不仅具有普通生活物品的实用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和精神作用。在喧嚣的城市中,人们每天面对着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生活在狭小的居所,工作在严谨的办公区域,使用着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似乎形成了一种生活和思维定式,于是城市中的人非常渴望得到乡村中的宁静以及使用、欣赏到有个性、有特色的原生态产品。
图2丰富的侗锦设计产品
在国家和省市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侗族织锦也能从相对闭塞的小村镇走出来,与现代科技、理念相结合,完成华丽的“蜕变”。如侗族织锦制作者可以寻找相关设计师,以侗族织锦的形式、风格、图案、色彩等为元素进行侗锦建筑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包袋设计、家居布艺设计、首饰设计、车饰设计、玩具工艺品设计等现代侗锦的创意和产品设计,为城市的形象、居住的环境以及人们的着装、家居、生活增添一抹质朴归真的韵味,如此侗锦元素的创新设计既能保持侗锦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能丰富城市居民消费产品的构成和艺术形式,还能让侗锦相关生产者和传承人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带动整个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多挑战与机遇,尽管挑战可能会让我们暂时迷茫失去信心,但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许多挑战实际上也是机遇。从侗族织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织造机器和丰富的原材料,让侗锦在脱离传统手工织造技术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产量和更多品种的可能性,为侗锦的大量生产、宣传、教育提供了基础;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形式,让侗锦在独门闭户的生产中走进了大众视野,从而为侗锦的工艺品展示、销售、公众参与互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城市文化与侗锦结合的机会,让侗锦从偏僻的小村镇走向了都市化和现代化,从而为侗锦的创意、新生提供了不竭的源泉。相信借助这些机遇与挑战,传统侗锦一定会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散发出持久的魅力。
[1] 宁越敏. 中国城市化特点、问题及治理[J]. 南京社会科学, 2012(10): 19.
[2] 蔡荭. 侗锦艺术特色初探[J]. 广西民族研究, 2004(2): 77.
[3] 孙建君. 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212.
[4] 俞万源. 城市化动力机制: 一个基于文化动力的研究[J]. 地理科学, 2012(11): 1335.
[5]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138.
(责任编校:贺常颖)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Tongdao Dong Brocade under the Urbanization Influence
XIAO Yuqiang
(Department of Art & Design,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Urbanization brings convenience to our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leading to the lo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Taking Hunan Tongdao Dong brocade as the examp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any Dong brocade hand-made weaving tools, techniques, colour has changed, some techniques are endangered; But on the other hand urbanization is also a kind of opportunity it makes the traditional Dong brocade going out of villages, it is combined with the tourism industry, for urban and public view, and combined with creative industries to gain new vitality, reflecting the feedb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for the urban construction, it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and mutual aspect of win-win.
urbanization;Tongdao Dong brocade;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cultural feedback
J 528;G127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5.04.011
2096-059X(2015)04–0052–03
2015-06-22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2015BZZ15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5C0697);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
肖宇强(1985-),男,湖南长沙人,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民间艺术与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