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梅
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学讲”教学正在我市深入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也变得更有生命力。课堂上时刻闪动着灵动的火花,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被充分点燃,教师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学讲”这份放手所特有的美丽。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积极的姿态,提高了学生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究的深度,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语文的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相对比较简明,多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准确识字理解字词、理清文章脉络层次等,“学讲”的步骤实施比较清晰,学生们学得充分、讲得明白、练得扎实。而第二课时阅读课的教学,则让教师有些“雾里看花”。那是因为每一篇课文内在的语文价值不同,有的语言文字准确凝练,利于学生积累沉淀;有的情感表达细腻自然,应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感悟;有的写作方法独特新颖,值得学生模仿习得……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似乎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这让“学讲”在第二课时,有了巨大的研究探讨空间。
崔峦老师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在实施“学讲”的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大力提倡一个“简”字。
一、立足语用,教学目标简明准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准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语用目标已经成为语文学习的方向和指针。曾几何时,我们也希望语文课能像数学课一样,一课一得,让学生们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品味,一个个练习的巩固理解感悟,进而积累运用语言。但是这一切都依靠教师对文本的深刻解读,精心搭建运用的平台。每每拿到一篇新的课文,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真正抓住语文本体性的教学内容,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探究文本的深刻内涵,从遣词造句、写作方法、表达顺序等多个方面去思考:你打算通过一节阅读课,引领学生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是背诵复述能力?是按顺序表达的能力?还是通过关键词句了解作者如何表情达意的能力?教学目标一旦确定,那么无论是学生的“先学”,小组互动活动的“兵教兵”,抑或是教师的点拨、训练,一切就有了宗旨,语文课才能有的放矢。
在三年级下册《日月潭的传说》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故事的脉络,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有了这一目标的准确指引,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次第进行,有力地实现了教学活动的推进。
二、自主合作,教学环节简洁明了
“学讲”之所以有着无限魅力,是因为它是全员参与的主动学习。只有让学生在真正的语文学习中,深入亲近文本,在文本中走一遭,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学过了”“学会了”“会学了”。而不是“水过地皮湿”或者被老师一个又一个问题引领,看似环环相扣地被引领着大步前行,“精彩”地实现教学目标。可能“学讲”的课堂少了几分花哨、少了几分热闹,但是真正在这种朴实、扎实的课堂中受益的是全体学生。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呢?
通过实践我们知道,这种学既包括自主学习,又包括小组间的互助合作学习,还有随机生成的质疑学习。教学中,我们将教学目标逐步细化、具体化,变成了课堂上的自学指导,就要让教学目标体现其可操作性。同时又要避免使自学指导出现过多繁琐的问题,应该精心设疑一两个简明扼要的主问题引领学生学习,问题应该有思考的空间,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把握。
在六年级下册《夜晚的实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这样的自学指导任务: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完成表格。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几次实验描写的异同之处。
回顾这一自学指导,不难看出其不但体现了自学内容、方法、目标,当堂检测的明确性、指向性,而且兼顾了让学生产生新的思考,使得学习不断向纵深迈进。
“讲”在何时何处,如何“讲”?这也是“学讲”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课堂上的讲,既应该有学生之间“兵教兵”式的同伴互助讲解,也应该有教师深入的点拨、引导讲解。在实践中,当小组交流之后,学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或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时,作为教师要敏锐地捕捉教学的契机。首先应该引导全体学生关注这一问题,将生成变为教学的有力助推,让学生们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将学习引向深入。再次探讨交流时,如果有学生理解不够全面,或者描述过于庞杂的内容,我们首先要“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让学生来补充、修正,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提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拓展延伸。
三、听说读写,当堂训练简化有力
“学讲”的课堂,更加看重“生本”,更加看重“儿童立场”。我们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语文课堂还原成为练习场,通过扎扎实实、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练,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践行语言文字,学习表达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师生共进,追求语文课堂的无限生命。
随着新课标中语用目标的深入人心,教师们也越来越关注课堂上的语言运用。而“学讲”中的当堂检测反馈训练,能更加有力地保证语用目标的落实。抛开繁杂的分析、拎清训练主线的语文课堂格外清爽。练习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们要与教材编者对话,根据课时目标、课后问题设计练习点,有效落实写字默词、朗读背诵、复述、品味词语等训练。当然,教师们也可以架构起读和写的桥梁,使得语文教学由理解表达向表达倾吐无痕迁移。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仿写、补白、拓展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动笔,以练促学,以练促讲,真正让读写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东方之珠》的学习中,学生们感悟到规范的总分构段,迁移写法用在课堂的仿写上;在现代儿童诗《问银河》学习时,我们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拓展写话;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进行补白训练,体会谈迁的不屈不挠……在深刻的“学讲”之后,这些表达训练从文本出发,架起了读写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在学文中感悟写法,在表达中践行写法,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的设计,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以读促写,以写促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简”引领当下的语文“学讲”课堂,秉承自主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讲”如一泓清泉,使得当下的语文课堂变得澄澈灵动起来。我们每一个小语人都要学习、实践、反思、运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实践能力,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智慧,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滋养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