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柱
叶 柱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全国人教版课改实验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分会学术委员,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学科审查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绍兴市名师培养工程导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十佳青年教师标兵,绍兴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潜心课堂,钟情教研。曾获“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150余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个人专著《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主编或参编教学用书近百万字。
无论哪个学段,题目始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在“例题”的研探中体验、在“习题”的操练中内化、在“试题”的测评中反思,从而夯实了学科基础、领会了数学思想、积累了学习经验。波利亚曾经强调:“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但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扇门,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确实,题目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理应多给学生提供“有意义但不复杂”的“好题”,为其数学建构提供绝佳的载体、打开宽绰的空间。下面,笔者就新理念下小学数学“好题”的基本属性谈些思考。
一、“好题”,是有情趣的
数学题应有情趣,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指出的:“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数学题的设计也要贴近学生“未成年状态”的实际,力求顺应童真、趣味盎然。但是,有一种现象亟须引起警惕。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情趣性,在题目旁边配上一些诸如“孙悟空”的卡通形象,就美其名曰“让我们和孙悟空一起解决问题”,而具体的题目信息及解答过程则与孙悟空毫不沾边。在这里,数学题的情趣性被狭隘地理解为“装饰”与“噱头”。由此,会使学生受到浅层刺激的外部干扰,从而影响主体思考的精度和深度。所以说,“好题”的情趣,绝不等于“加点花头”“弄点幌子”,而是通过营造贴近儿童心理的问题情境,将需要落实的目标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亲近题目”的热情与“一探究竟”的欲求。
例如,全国各版本数学教材编写时都强调“对话”形式,即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分享,生成问题,提炼策略,明晰知识。“对话”是人们参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方式,也吻合学生乐于表现的年龄特点。为此,我们可以借鉴教材的编写特点,设计“对话”形式的数学题,为解决问题预设一条“抽丝剥茧”的探究之路,由此凸显题目的内涵与情趣。
【题例1】“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原创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三位小朋友同时在口算一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根据他们的想法,你觉得,这道除法题是()。
此题呈现了三个小朋友不完整的话语信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他们究竟在口算哪道题呢”的“破案”场景,显得饶有趣味。每个小朋友的话语信息,恰好对应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种算法,所以通过“破案”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序梳理了口算除法的三种算法。另外,根据一个小朋友的话语信息还不足以揭示真相,如针对第一个小朋友所说的“因为8÷4=2,所以……”,能够联想到80÷4、800÷4、8000÷4等很多算式,但综合三人的所有信息便能锁定“800÷4”这一正解。这个过程,利于学生推理能力的提升。显然,此题之所以是“好题”,是因为它突破了常规题目“根据算式想方法”的定势,彰显了“基于方法寻算式”的新意,真正打开了主动探求、积极思考的情趣性学习空间。
二、“好题”,是有意图的
题目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因此,通过每道题的解答,具体促进学生哪个方面的数学发展,这是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的。真正的“好题”,并非信手拈来、随意乱用的,而是需要精心设计、适时巧用的。比如,上面的题例1,在其情趣性表象的背后,“帮助学生有效建构口算除法的三种算法”的训练意图是清晰而坚定的。所以,我们必须以“四基”理念为宏观导向,以教材要求为基本线索,细化训练目标,明晰训练落点,设计出指向准、意图明的数学题,来助推学生的数学发展。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好题”的意图在以下两个方面尤其要凸显。
其一,夯实意义理解
很多老师都有同感,学生解题的重要意义在于“熟能生巧”。但在笔者看来,这里的“熟”所指向的,不应仅仅是“方法表象”及“答题套路”,更应包括“策略原理”与“意义本质”。只有完满的“熟”,才能生成深度的“巧”。因此,教师在设计题目时,要适时革新“老面孔”、拆除“老包装”、打破“老思路”,在聚焦知识核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加强变式,盘活结构,来唤醒学生对知识内涵的旧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意义的新感悟。
【题例2】“确定位置”原创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0,16),顶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12),那么,顶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很多关于数对的题,都是给出完整的坐标信息,让学生写出指定位置的“数对”。几次练习后,学生对“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便很清楚了。然而,要帮助学生深度建构“数对”的意义,光凭此类仅靠模仿就能解决的基础题是不够的。此类题目所含的思维空间较窄、探究张力较小,所以,知识意义在学生脑海中的植入度便较低。相比而言,本题有些“不按常理出牌”,隐掉了完整的坐标信息,让学生根据A、B的位置来推断C的位置。在“走迷宫”式的任务情境中,为确定C的位置,学生必然需要自觉解读表示A、B位置的“数对”。而这个解读的过程,就是对“数对”意义的再理解过程。随后,学生会发现C与A同列、与B同行,所以列数与A相同,行数与B相同,由此得出C的位置是(10,12)。这个过程,凸显了对“数对”构成的意义理解,有力拓展了认知深度。
【题例3】“小数乘法”原创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学习小数乘法时,我们知道了:“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那么,为什么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呢?请以3.76×0.4=1.504为例,说说你的想法。
这道题选自笔者命制的一份区域性质量调测卷,其检测视点在于,学生是否理解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清晰表达。如果说,题例2指向的是对知识本身(数对)的意义理解,那么,本题所指向的则是对知识来历(算理)的意义理解。像这样的题目,在“偏重知识运用、忽视原理建构”的传统教学中是极其少见的。从答题情况看,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有些学生能像教材例题那样,以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两个因数先看作整数相乘再将积缩小”的动态过程,比较清晰地揭示“积的小数位数”的形成真相;有些学生则备感茫然,写出的答案是“这是一种规定”“老师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算起来比较方便”……不同形态的回答所折射出的,是学生对算理理解的真实水平,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的客观样貌。当前,应该适当加强此类“聚焦原理解读”题目的比重,来引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其二,锤炼核心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数学课程十大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对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数学课程亟须培养学生这十种核心能力。对于这些核心能力的教学,教师不能停留在观念上、口头上,应落实到行动上(包括题目设计)。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数学题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这十种核心能力的检测及锤炼融入其中。由此,既巩固了基础知识,落实了基本技能,又使核心能力的养成落到实处。
【题例4】“图形的旋转”原创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如图1,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三角形ADG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则三角形DCE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乍看此题,似乎信息不全,无从下手。事实上,此题为“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预留了宽绰的“用武之地”。如果学生能够想到将三角形DCE绕D点逆时针旋转90°,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如图2,围绕D点,线段DC旋转到了DH的位置,线段DE旋转到了DG的位置(DE与DG原本就是正方形的两条边),三角形DCE整体旋转到了三角形DHG的位置。而三角形DHG与三角形ADG等底等高,所以三角形DCE与三角形ADG面积相等,即10平方厘米。这道题中,“将一个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是基本知识点。在一个比较复杂的面积计算情境中,能否想到“通过旋转,寻求关联”,是对学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的有力挑战。经历解答过程后,学生不仅能对“旋转究竟有什么用”产生切身体会,其空间想象能力也会得到有益提升。
当然,指向核心能力锤炼的数学题并非“高大上”。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在常规题目的基础上“跟进一步”即可。
【题例5】“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原创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1.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图3: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
图4:长28米、宽15米的长方形
图5: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
2.想一想:生活中,这三个图形的大小分别接近于哪个物体的表面呢?请连线。
图3 图4 图5
魔方的一个面 电脑屏幕篮球场
此题中,“算一算”部分属于常规性的面积公式运用,在后面添上“想一想”部分,整道题的立意便被拉高了:引导学生立足基本操练、拓宽认知视野,寻找每个面积的生活原型。在这个过程中,量感得以巩固,应用意识也由此切实强化。
三、“好题”,是有效度的
在力求创新、追寻“好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关注一道“好题”的底线属性:效度。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效度是“测量工具所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也就是说,题目作为“工具”,用其测量后,所能呈现出的原先想要反映的训练目标或检测目标的程度,即为效度。由于命制过程的种种缺失,当下题目效度缺失的现象并不鲜见。日常教学中,一些题目之所以会引起争论,“效度缺失”便是重要原因。为了确保效度,我们在设计题目时务必遵守两条准则。
其一,要紧扣课程要求
前文谈到,“好题”是有意图的。这个意图,必定依托“课标精神”“教材要求”而确立。在此基础上,从“题目材料的选择”,到“题面信息的形成”,再到“题解思路的预设”都要与测量意图高度匹配。切忌出现有悖于课标要求的内容细节,以免影响题目效度。
【题例6】“左右”测试题(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此题选自某校一年级上学期的一份单元测试卷。有的学生以自己(观察者)为参照点,填了“4”;有的学生则以小红(活动者)为参照点,填了“2”。阅卷时,老师们也展开了广泛讨论。笔者认为,命题者没能把握课标关于第一学段“左右”教学的具体要求:强调以“学生身体”(即“左右手”)为中心辨识左右。而且,《教师教学用书》强调:教师应慎重对待位置关系的相对性问题,不能任意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审视本题,我们不难发现,“小朋友排队”的材料适合于考查“前后”,不适合于考查“左右”。如果非要用这则材料来考查“左右”,必须让小红转过身去,与其他学生身体朝向一致,避免“相对性”带来的难度。由此,题目才能更为真实地检测出每名学生“以自我身体为中心辨识左右”的能力水平。
其二,要避免思维歧义
当前,很多教师都注意了将数学题目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从中体现现实性与应用味,这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不过,在充分把握生活资源对数学理解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生活经验可能会对解题思路造成的客观干扰,要更为严密地编制题目,确保测量结果的效度。
【题例7】“小数的大小比较”作业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下表是五位同学的跳远比赛成绩。
如果C至少是第二名,那么,他跳了( )米。
此题顺应了学生熟悉的“跳远比赛”情境,将“小数的大小比较”融合其中,且任务设置富有探究性,将“推理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确实是一道“好题”。不过,有位学生的解答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别人的答案都是“2.85”(这应该是命题者预设的正确答案),可该生却坚持“2.75”。他的理由是:“题中写着‘至少,那就是说数据要尽量小一些。而C和B‘并列第二名时C的数据是最小的。所以,我认为是2.75米。”你能说这个学生的意见没道理吗?生活中,确实存在“并列名次”这回事儿。生活经验告诉他,要实现“至少”,就很有可能是“并列第二名”。这样一来,“2.85”“2.75”两个答案皆有其合理性了。其实,如果命题者将C的成绩调整为“2.□3”(百分位不是“5”皆可),可能答案就唯一了。